於明詮:魏老是當代駕馭多種書體的一流大家
於明詮:魏老是當代駕馭多種書體的一流大家
我一直就想寫一篇文章,寫一寫魏老,但是考慮了很長時間,一直沒寫成。一個是我自己寫東西太慢,再一個呢,魏老也確實太深厚。我們老想從他的藝術當中、他的生活當中抽出一句兩句來概括他的書畫、他的人生,但是很難。但是我還是想寫,有這麼一個情結。在考慮成熟之後,我一定寫出來。
魏老的書法吧,從風格上說,他的書法呢主要在楷,他自己說的是真書,以及行書、草書方面;那麼像篆書、隸書,他基本上沒有去碰觸。臨帖肯定臨過,但是他在創作上他基本上沒有碰觸,也就是平常說的以行草書為主。以行草書為主的書法家作品,往往風格單調,但是我們看魏老的字呢,雖然都是行草,但是一點都不單調。他的行草書,咱們粗略地分析一下的話,大概是四個類型。一個是他以二王和老米為體,其它的都可以拿來為用,形成的這樣一種很瀟洒、很飄逸的、很有個性的這樣的行草書,這是他的主調。
那麼,此外還有三種。一種就是他說的真書,他的真書實際上寫的是魏晉,寫的鐘繇他們,它跟唐楷還不太一樣。他自己很強調,不叫楷書,一定要叫真書。那麼這一類作品就是以他寫的周恩來的那種「大江歌罷掉頭東」最為典型。那幅字,所有喜歡魏老字的人都十分清楚。那麼這是一種類型,真書。再一種類型呢,就是他在五十幾歲到六十幾歲的時候,大概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他有一段時間把章草書和漢簡結,和他的所謂的真書雜糅在一起,寫的那種方頭方腦的那種字。那麼他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後,他就不寫了。那麼這一類型的字,有兩個內容我印象最深。一個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再一幅呢,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他反覆寫過這兩句,這兩句最為典型。
那麼還有一類,我覺得是魏老最了不起的。就是把隸書、漢簡、包括摩崖刻石的碑的一種方法,寫的一種大字的對聯,有這麼幾句我是印象特別深。一個叫「千秋筆墨,萬里雲山」;一個叫「瀟洒秋水,沉吟青山」。還有,「上游天柱,下息雲峰」;還有,「龍跳天門,虎卧鳳闕」等等。這樣的字最小寫在四尺整張的紙上,有的寫的很大,寫的五尺、六尺、八尺。
我覺得在這四種類型當中,最了不起的就是四個字的大字對聯這種形式。把它放在書法史上來說的話,前無古人,可能也後無來者。我覺得這個代表了魏老書法的一個高度。
更為難得的是,魏老他書法的這些不同的風格類型啊,它都貫通在一起的,就是它都是一個人寫的。而且它的風格,它的精神面貌,它的神采,完全是糅合在一起的,這說明什麼呢?我覺得魏老是非常了不起,陳老師說的——他太高明、太智慧,他的才氣太大了。在這一點上,跟他年齡相近的,往前推二十年,往後推二十年,幾乎沒人能跟他相比。這樣說不是我們山東人自誇,我們在身邊看這些老先生,我覺得這個慢慢是會讓大家都認可的。
我在想,山東出了魏老這麼一個大家。其實魏老呢,也是這個群體當中的一個代表,其實咱們山東還有很多人,包括比他大五歲的蔣維崧先生。他是另一種風格,他所達到的高度,在他那個年齡段,在全國來講,我們放眼全國,那也絕對是一流的,而且在一流當中也是很有高度的。
那麼再往前推,還有些老先生,一些去世的早,我們不應該忘記。像關友聲先生,像黑伯龍先生,雖然是畫家,其實字也很好。像任曉麓先生,像山之南(1906-1997)先生【龍口人,書法家】。就是山東這塊土地上,有這麼些人。像這麼些人,非常可惜的,很多年輕人,包括一些寫字的,對他們都不太熟悉了。就是他們的作品,沒有整體的呈現,就是沒有搞一個展覽,沒有出一本像樣的作品集出來。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只是斷斷續續,偶爾見到一些作品,很不系統。
咱們全國啊,如果按城市的級別分分類的話。可以這樣分,像北京、南京、杭州,這算一線城市。那麼,上海,到今天都很難算一線城市。其它的,像西安、上海,算二線城市。其它的算三線城市。那麼濟南,靠二線弱點,三線強點。就是說,一個書畫家,在北京、南京、杭州,跟在其它地方,影響啊、待遇啊,都不一樣的。我最近看林散之東西比較多。這個林散之先生是1898年出生的,魏啟後先生是1920年出生,兩個人相差22歲。但是我老覺得把他兩個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這個比較可能沒有什麼道理。我簡單說一下。
林散之先生
林散之先生和魏老的出身,和開始的經歷都差不多。他們開始都不在一個文化中心的地方,也沒有家學淵源,他們都是憑著才氣、憑著自己的努力走到書法這條路上來。那麼林散之先生老師是黃賓虹,魏啟後先生的老師是啟功。他們對老師的觀點,他們對老師的藝術,他們都非常敬重。你看像林散之先生,到晚年一說到黃賓虹那馬上肅然起敬。有一次他題一個書籤,是黃賓虹的一個東西,他一定寫上門生林散之敬題。那麼魏老一談到啟功先生的也是,他那種神態、那種神采我們能夠想出來,其實啟功先生比魏老只大八歲。
啟功先生和魏啟後先生
啟功先生有一句話,就是師筆不師刀,即透過刀鋒看筆鋒。這句話對魏老影響是非常大的。魏先生其實他對於刻經、刻石,有很多魏碑裡面的經典東西,他是學,他不是不學,但是他沒有簡單地描摹那些痕迹。剛才我跟吳耀兄還在說,你看寫碑的有兩類。
你看趙之謙他們,這是一類,他非常忠實於寫碑的味道。還有一些人,包括像魏老、于右任,像李叔同,特別是他晚年的東西。他沒有碑的樣子,他吸收的是碑裡面的那種風采、那種精神。當然這裡面,他們很智慧,他們有很高明的方法,明顯的是受到啟功先生的影響。
陳梗橋老師說了,魏老是思想家。但是他並不是通過長篇大論的文章,讓人感覺他是思想家。他就是通過那種隻言片語,作為一個寫字的人,我們一讀你就會知道裡面的分量。林散之先生也是這樣,也都是隻言片語式的。他兩位也都畫畫,也都寫詩,也都是在行草書上達到一個頂峰的,也都是碑帖結合,兩邊都吸收的。他們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林先生命運坎坷,魏老相對比較平順。魏老的字裡面瀟洒的東西多,林老的字還有那麼一點苦澀。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相似的。林先生其實到70年代中期,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才在南京本地,在江蘇省,才在全國有了影響。魏老的書法,其實也是70年代末在80年代初,開始影響到全國去的。他們都沒有在體制內做一個很顯要的位置,林先生也是這樣。但是他們的藝術,實際上是被當地最基層的愛好者當中、群眾當中認可的。所以,魏老是人民的藝術家。
魏老寫詩,才華橫溢,但是他老人家是隨寫隨丟,他並沒有把這些詩組成一個集子。但是林老非常看重詩,他一輩子把自己的詩看的比自己的書畫都重,他自己題的墓碑,他一定寫上「詩人林散之之墓」。他們兩個也有不一樣的地方,但是整體上是一致的。但是,林先生身在南京,他是1989年去世的,那時候市場經濟剛剛開始。我問當時南京的朋友,那時候他去世前一張四尺條幅就賣200塊錢。所以林老那時候很苦惱,他有很多應酬,但是,並沒有因為市場經濟干擾他太多;加上林先生的脾氣性格,跟魏老不一樣。魏老很通透,很智慧,也很圓通;他2009年去世的。所以,魏老在世的時候,每天應酬不暇啊。所以我覺得,如果魏老在最後十年,就是他八十歲到九十歲之間,如果不去應酬這麼多的話,他的書法還能再造一個高峰。
我們回過頭看林散之先生,他在80歲之前,書法當中還有王鐸的那種東西;但是80歲以後,他的字就變得虛靈,有那樣的一種風度。就是不在表面上去展示什麼,沒有半點邀寵的意思,完全進入了化境。所以,從這一點來看,作為一個年輕人,老覺得為老先生有點遺憾。
1989年林散之先生去世的時候,那種規格,那麼多省市領導都參加了追悼會。魏老2009年去世的時候,我去了,說實話我沒看到有分量、有相當級別的的領導出現,我覺得從這一點來看,濟南就是個三線城市……
(本文根據2014年10月4日於明詮先生在紀念魏啟後先生誕辰95周年研討會上的講話錄音整理,有刪節。)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歡迎聯繫,加入盛世藝拍拍友群,感受收藏的快樂!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春意盎然,花氣薰人 黃庭堅草書經典賞析
※雲花滿目,弈弈生動 王羲之《初月帖》及其章法淺析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