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先進的坦克也要背著一根木頭,究竟是幹什麼用的?

再先進的坦克也要背著一根木頭,究竟是幹什麼用的?

俄制T-80坦克炮塔後部攜帶了一根自救圓木

無論蘇聯坦克還是現在的俄羅斯坦克其重量上都要比同型的西方坦克要輕,大概在10噸-20噸之間。重量輕,意味著一旦在一些複雜地形上,坦克如果被陷住就可以使用這種「自救圓木」,來提高坦克的牽引力,或利用自身的動力或是坦克救援車來脫困。但是如果你坦克本身自重太大,那麼這個「自救圓木」能起到的作用就不大了。比如西方主戰坦克M1系列、豹II系列、挑戰者系列,都是60噸級的重量選手,同樣的被陷住的情況下,使用「自救圓木」肯定不如,40噸級的蘇制坦克好使。

當淤陷的情況比較嚴重時,需要多輛坦克的攜帶的自救圓木來組合自救。

因為重量大,所以西方主戰坦克的功力包都非常強大。基本一般複雜地形都可以依靠強大動力來脫困,但是如果一旦被陷住,就不是輕易能解決的事兒。所以要不要「自救圓木」其實影響並不大,還是老老實實的等坦克救援車比較合適。另外,西方坦克的履帶採用掛膠履帶情況要多一些,這種履帶紋路突出抓地性能好牽引力強,比起蘇制坦克普遍配備的全金屬履帶來說,優勢要明顯。可能同樣環境下,掛膠履帶能通過,全金屬履帶就不一定能通過,這讓就使用西方坦克時在戰場出現淤陷情況相對少一些。當然,西方坦克也不全是掛膠履帶,全金屬的也不少。掛膠履帶主要缺點就是壽命短,成本高。因此,一般大量配備坦克的軍隊盡量平時都以全金屬履帶為主。而裝備坦克數量少的國家所配用的掛膠履帶總量也少,自然成本就低,長時間列裝也是能接受的。

西方坦克的履帶寬度一般都要更大。西方主戰坦克和俄羅斯的主戰坦克設計有很大的不同,俄羅斯的主戰坦克為了考慮到性價比一般體重都不會超過50噸,體型也要比西方坦克要小了一圈。而西方主戰坦克為了具備更強的改裝冗度和防護性能,一般西方國家設計主戰坦克的結構重量都在55噸上下,很多主戰坦克甚至已經超過了60噸。並且由於西方國家經常介入中東衝突,所以對坦克履帶的寬度和對地的壓強有著更高的要求。所以即使俄羅斯坦克要比西方坦克更輕,其面對沼澤地和泥濘地形時的脫險能力也沒有西方主戰坦克強,所以就要攜帶自救木頭

其次,西方主戰坦克的傳動系統要更加優秀,且坦克發動機馬力也更大。這使得西方坦克往往能在陷入泥濘地形後往往可以用更大的馬力強行讓坦克車從沼澤地里衝出來。而且從紙面數據來看,西方坦克的的推重比也要比俄羅斯的坦克要高一些,也證明了西方坦克在遇到同樣體型時,脫險能力會比俄羅斯的主戰坦克更強。而且西方主戰坦克還可以調節坦克的的重心,使得坦克可以更緊的抓牢地面,也更容易從泥濘地形脫逃。所以西方主戰坦克都不會安裝自救木頭。

然而,西方主戰坦克也當然會用被地形陷住的時候。但由於西方的坦克團和裝甲師的編製中,以坦克為平台改裝的各種特種車輛佔了非常大的比例。所以在坦克遇險時,西方的裝甲部隊往往能齊心合力動用各種特種車輛將陷入泥濘地形或者落入水裡的坦克救出。而相應的,俄羅斯裝甲師編製較少,特種車輛在俄羅斯裝甲師中也是獨立編製。所以這時就需要坦克自備木頭來保證坦克不會徹底陷入泥濘地形或者水中,這樣才能為特種車輛的到來爭取時間。所以俄羅斯坦克才要自備木頭。

自救木的作用已經是老生產談,稍微了解軍事的軍迷都知道這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產生原因,但是很少有軍迷知道這種原始的工具已經被淘汰了,現代化坦克在使用現金柴油機或燃氣輪機之後,一般都可以擁有1000匹以上的馬力,想想二戰發動機實力最強德國也只是為虎式、豹式配備了700匹機械式渦輪增壓器發動機(汽油機),而且此時虎式坦克的體重最大達到了57噸的水平,在原野中能夠做到有限的同行,因為這種馬力配比還算是合理的,因此虎式坦克並沒有配備自救木。

但是蘇聯坦克就沒有這麼馬力強勁的發動機了,T-34坦克設計師「科什金」和「莫羅佐夫」研製出12缸的V-2柴油發動機,功率僅有500匹,考慮到T-34-58型33噸的重量,T-34的推重比實際上是在虎式坦克之下的。還有一點只有機械行業的人知道,那就是德國邁巴赫發動機的轉速擁有3000轉/分鐘的高轉速,而T-34的柴油機僅有1800轉/分鐘而已,轉速越高發動機的扭矩就越小,坦克可以高速的賓士,但是它通過複雜地形的越野能力就會大大降低。T-34之所以在實戰中的越野表現超過虎式坦克,是因為它極輕的重量,而發動機設計實際上是不符合越野要求的。

蘇聯不僅僅是一款T-34坦克如此,包括斯大林式坦克在內都使用了這種低轉速、低馬力的發動機,因此只能攜帶一顆自救木來提高通過性能。但是對於那些發動機技術過硬的國家來說,坦克配備自救木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此外蘇聯坦克的設計是針對本國的戰場環境而定的,蘇聯繼承了貧弱的沙俄國土道路狀況非常糟糕。入侵蘇聯的德國軍官曾說:「蘇聯既沒有瀝青路也沒有水泥路,到處是黃土或者紅土那麼黏、那麼細無孔不入」。這說明蘇聯的道路狀況需要坦克具備更強的越野通過能力,載重量已經降到最低、發動機也因速度需求而開發到極限的情況下,配備自救木似乎是最後的選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曉峰 的精彩文章:

蘇聯最鼎盛時期是什麼時代?
看似老舊的美國M198式155mm榴彈炮為什麼還在服役?

TAG:劉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