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的行為是富有一定規律的!

人的行為是富有一定規律的!

昨兒;我接到朋友一個電話;他用前言不搭後語的話跟我說了一番不可思議的事情;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他是做玉石生意的;但是他去年進了一批白玉一直不大好賣;當時這正是旅遊的高峰期;按照平常來講;他開的價格一定對的住這質量;可是就是沒有人買賬;就是賣不出去;那給他一個愁啊!」於是他就想方設法的嘗試不同的方法去推銷他的玉石;他為了將這批玉石賣掉可費了不少心思;這比如放在顯眼的位置引起人們的注意;打折這樣的等.....。然而結果呢:還是不盡人意啊;最終也沒有賣掉幾個!最後他要去省城進貨;出發的前一天他留了個字條在辦公桌上;給那些負責銷售的售貨員看;由於他字跡潦草;原本寫的是:「5號櫃的貨價格全部乘以1/2「。結果由於他的字跡潦草櫃員將這1/2 認成了2;這接下來的事情可就神奇了:這批玉石一售而空。他知道後調侃到正是;有幸在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他也是徹底的服了。

就這樣他給我打了個電話訴說此事;我跟他說其實這事也不是很難理解:這裡面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先給他講了個故事:大致是這樣的:我們初高中生物課本里有這樣一個例子:說給狗從小餵食之前每次都搖鈴鐺;等這狗長大了你一搖鈴鐺啊!他能哈喇子流一地;這叫條件反射;還有類似的像:將初生猴子和兩個玩偶放在一起,一個用布造,一個用鐵絲造。小猴子傾向與「布媽媽」相處,即使將食物放在「鐵絲媽媽」懷裡,小猴子吃過食物之後,仍會跑到布媽媽身上;受到驚嚇時,小猴子也會跑到布媽媽身上。這兩個看似不是很有關係的事卻可以得出一些規律;前一則那是條件反射;後一則是心理實驗;研究的對象都是動物;但是我們今天要看的就是一群高等動物---人;我們先看後面猴子和我們在面對自己所陌生的事物時往往做出的判斷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得出的自己內心的的判斷;在加上從眾的心理(群居動物一般都會有類似的反應);從而來做出自己的判斷;以上這些只是這些動物做出的盲目而機械的富有規律的行為模式。那我們這些人在對我們所不熟悉的事物,所做出這些判斷;也是機械而重複的且富有規律。接下來我們來分析這件事:這些買家都是有錢人;但是對這個玉石那都不懂;而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內心都會有一個範式:「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有好東西;價格貴東西不會差(假)」;想這些挑剔的買家;都是在「一分錢一分貨」這樣的教條下長大;更何況這個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應驗成功;像這樣的「價格貴=東西好」這樣的東西在大多消費者的心目中幾乎是一個鐵定的規律;再加上買玉石的人自己買了之後還會慫恿別人買以寬慰自己這東西絕對沒有買錯;別人一看這麼聰明的人(看起來)都買了;我還有何不可(這邊就爆發出從眾的效應)所以好多人都怕錯過這次機會一擁而上搶購一空所以就發生了本文開始 描述的事情。

所以說儘管買家在對玉石做出反應的時候都會抄捷徑;當然他

們也是綜合未來過去整整一輩子的經歷,來做出他們認為的最為理性的判斷並且還帶著帶著打賭壓勝算這樣的心理去購買;但是卻很少有人靜下心來研究不同價格的玉石有什麼差別質量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模式化的機械性行為在我們的生產活動中是相對普遍的一件事。應為很多的時候他也是一個比較有效的行為方式;或者說也是必要的;因為你我都生活在一個比變化較迅速的極端環境之中;為了對付這些變化我們需要捷徑;哪怕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那個人;那件事;我們都方方面面分析出來。我們做不到這樣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經歷去做;所以我們才會根據一些這樣那樣的觸發特徵;都會做出不假思索的反應。

事實上我們自己也清楚這樣的範式不是回回都會管用;但是我們平時容忍這樣的不完美;因為我們沒有更好的選擇。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分析鑒別;機會也就 如白駒過隙 轉瞬即逝。所以我們才會更加依賴這些範式(經驗)。

正如阿爾費雷德.諾思.懷特赫德認為的那樣「文明的進步,就是人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今天到此為止,還有的話見下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葉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新葉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