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LED:一個集顏值與能力於一身的技術產品

OLED:一個集顏值與能力於一身的技術產品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這是一個注重顏值的社會。一個面容俏麗、身體苗條的女人就是會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如果這個女人再擁有氣質、學識和能力,那簡直就會讓人慾罷不能,必想娶之回家。

不過一般來說,這樣的女人要求也比較高。沒有一定的財力,恐怕難以抱得美人歸。

顏值女人如此,顏值產品也同樣具備這樣的特點。

看到OLED,很多人都會情不自禁地睜大雙眼,內心會發出「哇」的一聲讚歎,然後想要擁有它。但如果看到售價,一般也會發出「哇」得一聲,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這就是OLED——兼具顏值和能力,但價格有些小貴的技術產品。

什麼是OLED?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體)是利用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製成的顯示屏。

OLED的基本結構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之銦錫氧化物(ITO),與電力之正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包成如三明治的結構。

整個結構層中包括了:空穴傳輸層(HTL)、發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當電力供應至適當電壓時,正極空穴與陰極電荷就會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產生紅、綠和藍RGB三基色,構成基本色彩。

如果上面這些術語沒看太懂沒關係,重點是了解OLED有哪些優勢:由於OLED是自發光、因此無需背光源,具有亮度高、對比度高、厚度薄、視角廣、反應速度快、可彎曲、使用溫度範圍廣等特點。

這些特點使OLED具備了高顏值和高能力的基本要素,因此被稱為視為最具前途的顯示技術之一。

鄰家有女初長成

OLED的這些特點看起來很厲害,但在發展初期,由於技術不成熟,並不能完全顯現出來,顏值也不行。

顯示面積小,色彩單調,還經常「生病」,良品率、使用壽命等問題讓消費者頗為擔心,這也是OLED沒有迅速普及的主要因素。

不過到了近幾年,OLED頗有「鄰家有女初長成」的驚喜,原來的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開始在各大展會和市場上頻頻亮相。其集靚麗的色彩、寬廣的視覺、纖薄的身材、婀娜的體態於一身,賺足了「眼球」。

曾令人擔心的良品率和壽命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良品率超過85%,小尺寸OLED更是達到了90%以上;使用壽命超過了5萬小時,如果每天看8個小時,可以連續看17年。

可以說OLED現在已經到了可以「出嫁」的時候了。

伴隨著OLED的逐漸成熟,各大廠商也開始紛紛加碼布局。

如蘋果公司在2017年首次在其iPhoneX上採用OLED屏幕之後,計劃在2018年iPhone新品上大量採用OLED屏幕,並為此與三星旗下的SDC簽署了為期兩年的小尺寸OLED面板供貨協議,價值約合90億美元。

作為手機品牌中的顏值擔當——蘋果具有強大的示範效應,它的這一動作將會加速其他手機製造商對OLED屏幕的採用。

LGD在2017年OLED大尺寸面板產量達到180萬片後,2018年將進一步擴大至300萬片的生產能力,而2020年的產能將達到600萬片。

此外,LGD廣州OLED面板廠也已開工,預計2019年上半年投產,除生產以外還有配套、物流全產業鏈配套。而索尼、夏普、松下、東芝也將重返大尺寸OLED市場。

根據IHS數據顯示,從全球看2016年~2019年大尺寸OLED預計出貨量年增長率在70%以上,出貨額年增長率在40%以上。

中國大陸面板廠商也積極布局跟進OLED產業,目前已經建成和規划了12條小尺寸的OLED面板線,大尺寸OLED面板線也已經列入了京東方、華星光電的投資規劃中。

在產品方面,國內品牌創維、康佳、長虹均推出了OLED電視產品。日本品牌松下,歐洲的美茲、Grundig、Vestel、Olufsen也將旗下OLED電視作為主打旗艦機型。

由於LCD面板和OLED面板在生產工藝上有70%可以相通,OLED可以在LCD面板技術基礎上發展,待OLED技術成熟,現有的LCD面板生產線都可以改造成AMOLED產線。

因此,從長遠看,中國大陸未來OLED面板產能相當可觀。而且隨著大陸面板廠商加速OLED產線投建,OLED面板供給端以韓國為主導的壟斷市場格局將逐漸被打破。

根據IHS預測,到2020年,中國廠商的OLED面板市場佔有率將提升至20%。

對LCD的衝擊

在大尺寸顯示方面,OLED的崛起對於LCD絕對是一個巨大衝擊。

作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平板顯示技術,LCD曾經是當之無愧的顏值擔當。

最早先是以大尺寸、輕薄、省電、低輻射等優勢成功幹掉了笨重的CRT。之後又以更具苗條身材的發展潛力、靈活的尺寸規格、規模的成本優勢把PDP趕出了市場。

但面對OLED,LCD好像有些自信不起來了,因為無論是輕薄、曲線、還是色彩、視角,LCD似乎都不佔優勢。儘管目前LCD的價格比OLED實惠的多,但未來就不一定了。

相比較結構複雜的LCD技術,OLED由於不需要背光的支持,所以結構非常簡單,機身自然可以達到極致超薄,目前市面上最薄OLED電視厚度只有驚人的2.57mm,隨著OLED技術更加趨向成熟,未來OLED有望實現1mm以下的厚度,這是令LCD所望塵莫及的。

此外也由於OLED無需背光,因此色彩可以原生的顯示出來,對比度、廣視角也可以達到很高。

而LCD因為背光系統的影響,畫面明顯受到背光源的影響,影響了畫質本身表現,尤其是在黑場細節呈現方面更是無法與OLED相比,即使採用了量子點作為背光,LCD也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OLED還是一種柔性顯示技術。

在今年的美國CES展會上,LG公司展示了可以捲曲的顯示屏幕和彩電產品——這是其它任何顯示技術還無法做到的效果。

這使得在追求創意的商顯和家庭領域,OLED可以做到LCD無法做的一些設想創意,比如:在垂直方向、橫行乃至於對角方向的自由弧度顯示設計。

此外,OLED還可以實現任意弧度的柔性拼接、透明顯示單元拼接、超輕薄拼接牆體設計等這些現有拼接技術難以實現的差異化應用。

在以畫質、纖薄、曲線、創意為美的顯示時代,OLED無疑佔據了很大優勢。

當然現在價格還比較貴,不過貴也有它的好處,就像賓士、寶馬、LV一樣,可以幫助中高端用戶場所彰顯身份和品質,與普通場所應用拉開檔次。

事實上,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產量提高,OLED成本下降空間還是挺大的。

且不說現在良品率已經提高到85%以上,就OLED的材料成本佔比來講也比LCD低不少。LCD佔比在6成左右,OLED只有4%~45%。其他主要就是折舊、攤銷和良率成本。

隨著早期投資OLED產線折舊的結束,OLED成本也會快速下降,這會加速替代LCD。

小間距LED也感危機

小間距LED現在發展得可謂是如日中天,不僅搶奪了LCD的市場,也侵佔著DLP拼接的一畝三分地,在酒店、商場、車站、會議室、在控制室、指揮調度室、演播室、主題公園、舞台背景等顯示領域大顯身手。

與傳統LED顯示屏相比,小間距LED的點間距更小,解析度大幅提升,顯示畫面也越來越清晰細膩,這為其進軍室內提供了良好基礎。在其解決了低亮高灰等問題後,小間距LED屏終於登堂入室,開始大舉侵佔LCD、DLP拼接市場。

與LCD、DLP拼接相比,小間距LED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一是無縫拼接。它可以根據需求進行幾乎無限拼接且沒有視覺拼縫,畫面完整且隨意分割。而LCD、DLP的拼縫只能是不斷縮小,不可能完全消除,終會造成畫面上割裂感;

二是色彩、亮度一致性好。因為它是自發光,所以色彩顯示更加自然真實,亮度和色彩一致性效果較好,而且擁有成熟的逐點校正技術,在後期維護上相當方便。

三是小間距LED產品的外形設計、應用領域更為靈活,可根據需要搭載觸摸、裸眼3D、4K、智能應用等潮流性技術。

本來小間距LED的入侵已經夠LCD、DLP拼接屏受的了,現在OLED的興起更是雪上加霜。但與此同時,OLED也對小間距LED產生了一定威脅。

OLED與小間距LED雖然是兩種顯示技術,發光原理不同,採用的材料不同,但它們相同的是都具有自發光特性,不需要背光,因此二者在色彩表現和廣視角方面不相上下。

此外,它們都可實現彎曲和透明顯示。不過小間距LED的彎曲和透明是以犧牲清晰度為代價的,彎曲弧度也有限制,只適合遠觀和對畫面清晰度要求不高的場所。

而OLED顯示屏不僅可以多角度彎曲、還可以捲曲乃至摺疊,且清晰度保持不變。同時OLED的解析度遠比小間距LED高得多,可以在1英寸以上的各種尺寸的屏幕上清晰顯示2K、4K甚至8K畫面,這是小間距LED無法企及的。

另外,OLED比小間距更為輕薄,且不說通常的單面顯示,它雙面顯示時的厚度也才僅僅7.94mm(以LG雙面平面55寸OLED顯示器55EH5C為例)。

因此,對於需要創意顯示、彰顯時尚、顏值擔當的顯示場所而言,OLED顯然更具殺傷力。

不過相對小間距LED而言,OLED也有軟肋,就是具有拼縫,不能實現無縫顯示。這就看用戶更重視什麼特性或哪個更適合現場實際需要了。

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廣泛應用的顯示技術,如LCD、LED、DLP等都曾經是人們眼中的顏值產品,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技術儘管越發成熟,但創新乏力和過剩趨勢不斷彰顯,很難再創造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革新,因此人們也漸漸出現了審美疲勞。

而OLED作為新興顯示技術產品,首先因為擁有著區別於其他顯示產品的靚麗外貌,吸引了人們關注;其次它還兼具色彩、輕薄、柔性、透明等鮮明的特點,這可以幫助用戶實現更多創意可能,因此OLED一定會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未來顯示應該是DOT(Display Of Things)的時代,具有任何地方、任何形態、無邊界等特點。目前顯示不僅僅是在大屏幕、顯示器、手機上,各種穿戴設備如頭盔、手錶、手環、眼鏡,也都拓展了視覺。事實上,這只是DOT時代的一個雛形,未來,包括窗戶、窗帘、桌面、牆壁、衣服、車身……總之,人眼看到的一切物體的表面,都可以作為顯示的載體,這也就是「萬物皆顯示」的DOT時代。「LG Display社長呂相德曾這樣表示。

如果今後真是這樣的話,對於OLED來說,確實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中國 的精彩文章:

智視界,享未來——飛利浦AWE開啟人工智慧商用大「屏」台
今天不AI 明天被淘汰

TAG:電影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