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而活——個體化與我們
這是我的第23篇文章
也是我們第32次見面了~
文丨艾馨lyx 圖丨網路
現代化帶來了個體化,但什麼才是個體化?個體化不是個人主義更不是個性化,個體化是通過多種方式把人們從傳統角色和束縛中解放出來。由此,個體化首先應該是去傳統的。
我思考了很久什麼叫做「去傳統」。根據我的理解,去傳統或許就是過去人們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現在女子和男兒擁有著同等的受教育權利;去傳統或許就是過去人們認為先成家再立業,現在卻要先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再言其他;去傳統或許就是過去存在所謂的「人生軌跡」一說,而現在該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完全由自我決定。
然而以上並不是我想說的重點。在這裡,我想談談「個體化與我們」。
在個體社會中,原本常態的生活變成了可選擇的生活。需要注意的是,選擇本身就是存在風險的。於是我們站在岔路口前,做著各種利弊權衡,最後在模糊的不確定的現在與未來的催促下做出行為。
我們沒有什麼經驗可借鑒,因為我們的長輩未曾面臨這樣的選擇,也因為我們的同輩中每一個人所面對的都是不同的岔路口。於是,如何選擇便成為「自己的事」。這樣的選擇不僅意味著擁有了選擇的權利,也意味著要承擔選擇的後果。
個體化還意味著性別平等意識的覺醒。「解放婦女」、「男女平等」這樣的口號已經喊了數十年了,但是真的解放了嗎?真的平等了嗎?
這裡似乎就出現了一個極具張力的衝突背後的衝突。如今我們實現了言語的平等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卻遠未實現事實的平等。
女性開始有了屬於她自己的人生與抉擇權,她們不光用腦袋接受了這件事,也將這件事付諸了行動。而男性呢?他們只用腦袋接受了卻並未將之付諸行動。於是,如果女性要過「屬於自己的生活」,男性則要求她們過「應該過的生活」,衝突就不可避免了。因此,我們不得不尋求一種共同的認同來維持兩性平衡,這種共同的認同既需要女性的身體解放,也需要男性的概念解放。
有人認為個體化是一種不穩定的生活,想想我們自身,似乎個體化確實存在著不穩定因素。流動是第二現代性的一個重要特點,流動中的我們有回不去的家鄉、到不了的遠方以及此時此刻腳下所站立的地方。
於是,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可能像流浪漢一樣不停地走走停停。我們不知道自己會在一個地方呆多久,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地方於我們而言是短暫的停留還是長久的依靠,我們唯一清楚的或許就是「這個地方不是我想要的」。你說這是自由也好說這是任性也罷,總之,我們終將奔赴下一個地方,而「下一個」永無終點。
最後,讓我們來聊聊中國的個體化。關於中國的個體化,閻雲翔先生做了很多研究,並且他認為,不必採取絕對的個體主義立場把個體化的某些形態置於優先地位,視之為某類社會文化,很可能存在「沒有個體主義的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 without individualism)。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在中國我們並沒有出現那種明顯的常態性混亂,但我們又確實都在尋找自己的生活。在這個追尋探索的過程張,我們不僅承受著不平衡與變遷帶來的後果,同時也忍耐著性別角色、家庭等既有社會形式的式微。我們沒有個明確的個體主義的指引,但在現代社會新的要求、限制和控制之下我們又不得不走向個體化。
同時,閻雲翔也表示,在中國儘管強制的個體化正在興起,個體化獲得了包容。但個體化同時也受到官方的意識形態污名化,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人們的意識開始轉變,而人們置身於其中的制度卻沒有做出與相應的改變。那麼此時人們將採取怎樣的行為來在意識和制度之間取得平衡呢?
如果你願意
希望我能做你故事的聆聽者
如果可以
希望你能做我文字的共鳴人
歡迎關注東西lyx~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已經開啟,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隨時可以後台留言聯繫我噢~
TAG:東西ly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