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驚!秦始皇怕不是有強迫症?

驚!秦始皇怕不是有強迫症?

原標題:驚!秦始皇怕不是有強迫症?



秦始皇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他的帶領下,秦國統一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始皇帝對於「六」這個數字的熱愛。


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史記·秦始皇本紀》

水,北方,黑,終數六,故以六寸為符,六尺為步,乘六馬。


——《史記集解》



秦統一六國後,根據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認為應遵從水德為新的開端,尚黑,衣服、旗幟(旄旌)、使節信物(節)等都使用黑色;符信(「符」,是指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或派遣 使者時用的憑證,故又稱為符信,一般用金、玉、銅、竹、木製成,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執法人所戴的帽子(「法冠」,是掌管司法的御史所戴的帽子 。據說這種樣式的官帽原來是楚王的冠冕樣式,後來秦滅楚時,秦王把楚王戴的冠冕賜給了御史)都是六寸長/高;馬車上可載人/物的寬度是六尺;一步的長度是六尺;駕車要用六匹馬;制定律法時,參照的是李悝「法經六篇」,稱為「六律」; 就連征戰都是橫掃六國。



↑ 秦始皇


除了這些可以直觀看到的「六」之外,還有一些需要乘除演算法的隱藏訊息,比如將天下劃分為「 三十六郡」,後秦始皇北逐匈奴、南平南越,又設置九原及南海三郡,調整了部分幅員過大的郡,最後擴充為「四十八郡」,分別是「六」的六倍和八倍;收集天下兵器鑄成十二個桐人; 遷天下豪富十二萬戶至咸陽等等。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不不不

始皇帝喜歡外出巡遊,所到之處往往刻石紀功。現存的秦代刻石文七篇,其中六篇收錄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


泰山刻石文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飭。


二十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


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


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


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


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


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


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

訓經宣達,遠近畢理,咸承聖志。


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


昭隔內外,靡不清凈,施於後嗣。


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


這篇泰山刻石文共三十六句,三句一韻,六句一章,全文共六章,是6×6的結構。


這七篇刻石文均由李斯撰寫,其中有六篇都是三句為韻,唯一不同的是琅琊台刻石文。


琅琊刻石文


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


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于海。


皇帝之功,勸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

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


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匡飭異俗,陵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


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


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次行。姦邪不容,皆務貞良。


細大儘力,莫敢怠荒。遠邇辟隱,專務肅庄。端直敦忠,事業有常。


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


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驩欣奉教,盡知法式。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


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這篇刻石文兩句一韻,分為六段,每段十二句,每段由兩章組成,每章六句。雖不同於其它六篇的刻石文結構,但其中滲透的仍是以六為紀的理念。

七篇刻石文中,泰山、芝罘、東觀三處刻石都是三十六句,琅琊、會稽兩處刻石是七十二句,全都是「六」的倍數。


秦始皇「數以六為紀」並非個例,王莽代漢後也同樣重視數的作用,而他認定的數是「五」,分全國為125郡,置州牧、部監25人,各轄5郡;又將河南郡劃為30縣,設置六郊州長各一人,每人管5縣……



為什麼古人這麼喜歡設置統一的數呢?難不成老祖宗們都強迫症發作?


實際上用數來分析事物,很早就有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周易》「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數可說是貫穿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數,是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種量的規定性,世上的萬事萬物都與數有關。古代東西方的哲人都把數作為一種哲學範疇。



↑ 拉斐爾 雅典學園(局部),圖中拿書老者為畢達哥拉斯,他提出「萬物皆數」


中國人常說:「心中有數」「一切皆有定數」,陰陽家更是提出了「陰陽五行說」,以其為骨架又發展出「數術」。

數術是中國神秘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學大師呂思勉反對把陰陽五行學說看成是迷信,提出應把古代的數術與後世數術分開,學術層面的數術與信仰層面的數術及江湖術士之數術分開。


從學術層面上看,數術是對自然與人類活動的關係作系統、深入的研究,以尋找規律性;從信仰層面看,數術是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說中國人不喜歡14、18這樣的數字,而西方人則視13為不吉利的數字,這背後都蘊含著獨特的文化背景。


所以說,並不是秦始皇和我們的諸多老祖宗有強迫症的怪癖,在當時來說,這也是符合社會文化的產物。


嗯,關於「數」,親愛的讀者,你有哪些小怪癖嗎?



參考資料:


[西漢]司馬遷:《史記》


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炳海:於特定結構模式中寓含深層文化思想——李斯刻石文的結構模式及其源流考論;《西部學刊》;2015年09期


譚偉:中國數術的演變——從科學到迷信;《中國俗文化研究》2007年00期

編輯:柴婷婷

中山國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山國 的精彩文章:

田獵征戰 堅甲利兵 | 雄風彪悍
【薦讀】《故國中山》漫談孫中山之「中山」

TAG:中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