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的處境有多危險,王亞樵下了必殺令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的處境有多危險,王亞樵下了必殺令

原標題: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的處境有多危險,王亞樵下了必殺令


在中國人的心裡,九一八事變是永遠的傷痛。這種傷痛,遠遠不是七七事變能比的,七七事變時,我們雖然輸了,但輸得不憋屈。


即使是慘烈如人間地獄的淞滬會戰,也沒有人會覺得我們懦弱,但九一八事變,卻是中國人最接受不了的一種最可恥的失敗。


這種失敗,讓所有有血性的中國人都切齒痛恨!


而在九一八事變中下令「不準抵抗」的張學良,自然也是人們痛恨的對象,在當時有不少人都想殺他以謝天下。


吳佩孚曾跟張作霖有舊交,當九一八事變的消息傳出後,正在四川成都的吳佩孚立即啟程,不遠萬里地趕到北京,一見到張學良就扇了他一個耳光,怒問:「你為什麼不打?」

張學良對吳佩孚向來很敬重,就辯解說:「東北軍的實力不如日本,如果現在全面開戰,後果不堪設想……」


還沒等他說完,吳佩孚怒道:「什麼是實力?我告訴你,軍人最大的實力,就是一個『死』字!」


張學良自知理虧,不敢再說話。吳佩孚盯著他,說:「國恨家仇,你一個也不顧,你老子的棺材都要豎起來了!」



如果說吳佩孚還礙於面子只是怒罵,那麼在社會的底層,就沒有這麼多顧慮了,當時,在北京至少出現過十幾次刺殺張學良的事件。

有一次,兩個青年學生埋伏在張學良必經的一條路上,等張學良的車一到,其中一個學生猛地衝過去,倒在汽車前面。車停下後,張學良的保鏢下車查看,另一個學生突然從人群中衝出來,手持匕首,猛地向車上的張學良刺去。


當時,張學良帶的保鏢叫譚海,客棧之前專門介紹過,是張學良的首席保鏢,武功極高,所以當那個學生衝出來的時候,譚海雖然已離車好幾米,但一個迴轉,瞬間已回到了車旁,一腳將那個學生踢翻在地。


這時,跟在後面的衛隊也趕了過來,迅速控制住了局面。


兩個學生被帶到了張學良的住所,但沒有審問他們,很快就放了。因為張學良也知道,他們只是出於愛國熱情,如果殺掉他們,就更要激起民憤了。


更值得一說的還是王亞樵。


在近代史上,王亞樵就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這個毫無背景的安徽小子,靠著一把斧頭,在上海闖下了一片天地,上至蔣介石,下至小科長,甚至日本大特務,都對他聞風喪膽,成為最具威懾力的暗殺大王。


1933年3月,張學良來到上海,幹什麼呢?戒毒。看看這個在有些人眼中的「民族英雄」吧,都在幹些什麼事。


王亞樵是典型的民間草莽英雄,對民族大義看得最重,曾多次暗殺過日本高官,因此對張學良的不抵抗行為更加痛恨。張學良一到上海,眼線就上報給了王亞樵。

第二天,張學良的僕人一開門,發現公館門口有一顆炸彈,嚇壞了,趕緊去報告譚海。譚海過來一看,發現旁邊還有一封信,譚海小心地打開信,只見上面寫著:上海不歡迎張學良,請立即立即離開,否則,下次炸彈絕不容情!


原來,這次張學良來上海,是杜月笙做東,王亞樵雖然天不怕地不怕,但也不便沖了杜月笙的面子,所以就送了一個假的炸彈,嚇唬嚇唬張學良。


張學良果然嚇得不輕,趕緊去找杜月笙幫忙。杜月笙便出面,聲稱張學良已知錯,願以金錢贖罪,請王幫主網開一面。



王亞樵回話說,我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民族大義,如果張學良真的知錯,給他三個出路——


一、馬上回到東北,重整兵馬,和日本人決一死戰;


二、如不能戰,請返東北,自殺以謝國人;


三、既不能戰,又不能死,惟有將全部財產交出,購買軍火,接濟關外的義勇軍。


三條路,請張氏擇一而行,否則第二顆炸彈絕不容情!


不過,杜月笙畢竟是上海灘首屈一指的大亨,最後經過多次較量,王亞樵終於鬆了口,答應張學良在上海住一個月,等戒毒成功後再離開。


這就是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後的處境,已到了人人皆曰可殺的地步,不管是父輩的軍閥,還是愛國青年學生,甚至是民間草莽英雄,都對他切齒痛恨。


這就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平時可以有分歧,但到了這種民族大義的層面,所有人都取得了一致,這樣的民族,是打不垮的。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25歲英年早逝的三位頂級名將,如果不死,都是林彪、粟裕的級別
這個納粹軍官口碑極好,戰後被起訴時,盟軍竟集體提出抗議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