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策死前對張昭說了2句話,第一句很好理解,第二句至今無人能解

孫策死前對張昭說了2句話,第一句很好理解,第二句至今無人能解

原標題:孫策死前對張昭說了2句話,第一句很好理解,第二句至今無人能解


孫策是孫堅的長子,自幼勇猛過人,人稱「小霸王」。十六歲的時候,孫堅死於劉表的部下黃祖之手,孫策悲痛萬分,安葬好父親之後,舉家遷到江都,並暫時投靠了袁術。後來,孫策召集父親的舊部,來到江東進行打拚,通過幾年的努力平定江東,成為令曹操畏懼的人物,曹操曾嘆息道:「猘兒難與爭鋒也!」


公元200年,孫策在一次打獵中被許貢的門客用毒箭射傷,沒多久就去世了。臨死之前,由於兒子太小,孫策就把權力交給了弟弟孫權,並對孫權寄予厚望。另外,他還把大臣張昭叫到床前,對他說了這樣兩句話:「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孫策說的第一句話很好理解,就是告訴張昭,如果孫權能力不夠,他就可以取而代之,這與劉備病逝前託孤諸葛亮的情形如出一轍,體現了孫策對張昭的信任。但是,第二句「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此處的「西歸」,指的的去哪裡?


若要弄清這個問題,就要分析一下張昭這個人。張昭是東漢末年彭城人,熟讀《左氏春秋》,與王朗、趙昱同為當時的名士,朝廷曾多次召他入朝為官,張昭均以各種婉拒。為了躲避戰亂,張昭帶著家人來到了南方,被孫策拜為長史和撫軍中郎將,他也深得士大夫的敬重。



在孫策平定江東之地的過程中,張昭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就連狂傲不羈的禰衡對張昭也挺佩服的,孫策甚至將他比作管仲。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因根基未穩,張昭則盡心儘力地輔佐孫權治理江東,敢於當面指責孫權的錯誤,但孫權並沒有因此而記恨他,依舊任其為長史。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寫信勸降孫權,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孫權把這封信給文武大臣看,徵詢他們的意見。眾人都相當畏懼,基本上都認為,歸順曹操才是最好的選擇,絕不能以卵擊石。最後,孫權看著張昭問道:「張公對此有何看法?」

張昭思考了一會,然後回道:「曹操挾持天子以征討四方,如果我們進行抗拒,則名不正而言不順。況且曹操佔有荊州的土地,兵強馬壯,在微臣看來,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所以,就有人認為,孫策死前所說的「西歸」,是讓張昭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投降曹操。但也有人認為,所謂的「西歸」,是回到江西(並非指現在的江西),因為那裡是孫堅發跡的地方,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007 的精彩文章:

明朝一大臣,敢當眾行刺並怒罵朱棣,下場比方孝孺還慘
皇帝對大臣說:如果你想做皇帝,直接告訴我!大臣:我只想當丞相

TAG:史學界的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