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以「愛」的名義,去加害身體

別以「愛」的名義,去加害身體

寫在前面

「小兒吃鹿茸」、「驚蟄服安宮」、「一天八杯水」這種健康流言你聽過多少?關注養生的你,你是否總有一種對健康的不安?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養生?到底什麼才是真正預防疾病發生的最好方法?到底什麼才能讓我們永葆健康?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前幾日,我聽到一位平時溫文爾雅的老專家在診室里怒不可遏地斥責患兒家長。

某小朋友,女,6歲,身高一直比同齡孩子矮,體弱多病,家長非常心焦。因為他們一家人篤信傳統醫學,便上網查閱了一些有關兒童助長和增強體質的食療偏方。

鹿茸磨粉,加水沖服;三七燉童子雞,隔幾天就煲一次。另外,也少不了各種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給孩子供著。

交談時,家長挺誠實,低著頭捏著衣角囁嚅著跟大夫說,要是再不行的話,當時真想帶著娃去兒研所打生長激素。

結果呢,孩子體重嚴重超標,鼻根發青,舌苔厚膩,口氣特別大,睡時鼾聲如雷,小肚子按上去跟石頭一樣硬鼓鼓,一派營養過剩又積食的癥狀。而更讓人無奈的的是,孩子個頭不僅沒有噌噌噌地長,還早早來了初潮。

生米都做成了三鮮鍋巴,老先生一連三句的「胡鬧」,家長的唉聲嘆氣,也無法彌補對孩子身體造成的傷害。

愚愛之心,何其殘忍。

驚蟄那天,隔壁桌同事問我,「今兒是不是該吃顆安宮牛黃丸預防上火、保護心腦血管?」

講真,我頭一回知道,安宮牛黃丸居然還能這麼使喚。細問一圈才知道,這個「養生」的習慣很多人早有耳聞。可能是因為這玩意的價格並不便宜,所以實施起來稍有困難。

打開網頁隨便搜搜,排在前幾位的結果,更是讓我皺了眉頭:

原本用來治療熱陷心包所致危急重症、不到關鍵時候根本用不上的急救用藥,性屬大寒,怎麼就被不負責任的媒體和商家描述成了像龜苓膏一樣純良無害、可以用於日常預防保健的傢伙事兒了呢?

這只不過是萬千有關健康的流言裡面,並不起眼的一個罷了。

話又說回來,那些不必花費太多錢財和精力的「養生」之事,僅僅覺得對自己「好」,而不顧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就去實施的,又何其多。

身心健康,人人在意。從我開始工作到現在,接觸了數以千計的患者和用戶,雖不算多,卻也給我頗多感觸。

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發現很多人的關注點大致就是如何增強自己的體質,如何防病於未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讓大病化小、小病化無,等等等等,還有諸如下面這樣的問題和說法:

「我好像氣血虛弱,適合天天吃阿膠嗎?」

「每天做艾灸是不是對自己特別好?」

「我家孩子好像有點氣虛,我能不能給他吃點黃芪或者人蔘補補?」

「專家說,口渴了之後再喝水,身體就已經是極度缺水了,非常不好,所以一天要喝八杯水。」

這些觀念的形成,往往是「專家說的」「養生書上寫的」「微信上看的」「電視里播的」。

結果呢,覺得自己氣血虛弱,但脾胃運化能力特別差,最後吃阿膠到拉肚子,起了滿嘴的泡,氣色反而越來越差;

覺得艾灸是個適合天天做的保健方法,卻忘了自己是陰虛內熱的體質,結果火氣內攻,反而搞出一身病;

不知道從哪兒看來的說法,想當然覺得孩子氣虛,黃芪人蔘一用,卻搞得孩子鼻血長流上了火;

盲目聽信「一天八杯水」的說法,卻不知「水之消化,較難於谷」,也不顧身體的感受,最後喝到滿臉發黑,精神萎靡,心下脹滿,肚子發冷。

明明沒病,卻以「愛」的名義給自己搞出一堆問題。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高中的時候,曾讀過英國作家J·K·傑羅姆的一篇小說,講的是一個人在閱讀藥物廣告和醫學百科全書之後,總能對號入座地認為自己患上了某種疾病,因此惴惴不安,覺得自己是個百病纏身、衰朽不堪的病夫。

而最後求醫時,醫生給出的「處方」竟然只是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按時就寢,還有一條「不要把不理解的東西塞進自己腦子」的叮囑。

當文中的「我」照著做了之後,「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得非常輕鬆愉快」。

害怕得病,是愛自己的一種體現;希望自己體質堅實強壯,也是愛自己的一種體現。

但其實,很多人的「病」,很多人的「虛」,無非是自己脫離正常生活規律後身體給出的預警信號而已,只要再回歸正軌,一切都恢復如初。

或者,縈繞在你腦子裡的「病」和「虛」,僅僅起源於不了解之後的對號入座,慌不擇路地往自己身上貼各種各樣的標籤,無非是心虛而已。

完全有把握的事,你可以自己放手去做。半懂不懂或者毫無了解的事,請你務必去問問靠譜的專業人士,然後再決定做不做。

如果真覺得自己存在身心方面的疾病,與其搜索各種診斷標準,惶惶不可終日,自己手足無措,倒不如去醫院掛個號,讓醫生給你最穩妥的解決方案。臨床情況錯綜複雜,唯有在醫生的當面診斷之下,才能得出相對準確的結果。記住,沒有哪一種疾病,是能夠完全按照書上寫的那樣去得的。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來,當下越來越多的人說自己得了抑鬱症、焦慮症,細細篩下來,其中的相當一部分無非是把診斷標準里的隻言片語硬套在自己頭上,給自己強行戴個病的帽子而已。搞不好的話,沒病也真能把自己帶進溝里。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養生?到底什麼才是真正預防疾病發生的最好方法?到底什麼才能讓我們永葆健康?

大道至簡,正如上面這個小說里醫生給出的「處方」那樣,也正如《內經·上古天真論》所言:「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或者像路新宇老師所說,養生就是「不害生」。

是啊,養生就是「不害生」,簡單到沒人信。

正如我難以釋懷的無奈一樣,我被很多人諮詢健康問題,其實有時候問題並不大,沒嚴重到非得開方吃藥,或者動用藥食兩用保健之物的地步,便勸告之,少熬夜,清淡飲食,節制煙酒,減少房事,別老窩著,沒事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陽之類的。

這時,少數的幾個人會瞪大眼睛,用一種懷疑的語氣反問,「就這?」可能覺得這句話就像女孩子姨媽痛時收穫的一句「多喝熱水」一樣敷衍吧。

或者,有人會說,這麼做太費事,太啰嗦了,還是開點葯吧。

再或者,有人會說,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做,讓我像老頭老太太那樣生活作息,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啊。

明明是自己上點心就沒事的小問題,明明依靠身體自我修復能力就能搞定的小問題,明明是真正愛自己的最好方式,卻被很多人拋之腦後,本末倒置地索求所謂的「靈丹妙藥」。

記得之前跟朋友聊天,對方告訴我說,學習中醫讓自己受益匪淺,也確實給自己和家人解決了一些病症。可是知道的越多,越發覺得生活的樂趣好像變少了。

吃了幾口水果,便開始顧慮會不會寒涼傷胃,會不會生痰濕;饞的時候吃了根冰棍,過後又在糾結自己被傷了多少陽氣;擔心早晨洗頭髮影響氣血生髮,便不得不頂著前塌後立的髮型出門……

學習中醫,並不是給自己戴上一個又一個的枷鎖,越走越窄,讓自己一百個不開心。而這樣的「愛」,更像是一種拘束的愛,壓抑的愛,到最後,你在又黑又窄的死胡同里徘徊時,一定會懷疑當初學習這些、踐行這些到底是為何。

其實,中醫教會你的,是知曉氣血陰陽、體質虛實、食物寒熱等等,是如何「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是如何天人合一、跟著四季節氣過日子,最終想著不偏不倚、不縱慾也不抑欲的「中」的狀態無限靠近。這才是中醫這兩個字里,「中」的奧義。

與其滋膩大補或者嗑安宮牛黃丸,不如吃點自然恩賜的好物。靈芝稟木之精氣而生,性味甘平,實乃春日清補的佳品,護肝補腎,和胃健脾。

野生薄樹靈芝

¥199.00

長按掃碼下單→

路徑不對,背道而行,愛越切,傷越深。

清晰、平和、包容的愛,方為至上之愛。愛人如此,愛己亦然。

↓↓春分養肝,仙草煮水再好不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法兒 的精彩文章:

日課 推拿的秘密

TAG:活法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