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初游兒童博物館

初游兒童博物館

2月6日,今天計劃帶孩子們去兒童博物館。周二不去學校了,兩個孩子在家裡做作業,都還挺認真的。只不過,有我在旁邊坐著,完成作業的速度似乎更慢了不少。後來發現孩子們有時候會玩點小聰明,看看參考答案。快中午的時候,一天的量看來是沒法完成,需要晚上繼續了。朋友Z接我們出去吃飯,孩子們照樣還是只吃披薩和冰激凌。大人們交換工作的一些想法和事情,孩子們玩冰淇淋。然後開始我們兒童博物館的第一次體驗啦!

休斯頓兒童博物館,曾經被一些父母育兒雜誌評為全美第一兒童博物館,根據各種說法排在全美前幾位還是沒有懸念的。這個博物館起初是幾位父母希望提升社區的養孩子的標準,所以租了休斯頓大學的地來做的。後來漸漸的經過幾次擴容和搬遷,變成了現在總面積8400平方米,每年接待遊客45萬人次(從維基百科的數據推算),其中30%是通過一些社會活動和學校提供,這樣不同家庭經濟條件的孩子們都可以來兒童博物館。兒童博物館每周四下午5點到8點免費開放,承擔買票有困難或者覺得不划算的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們過來體驗。這樣的免費開放日,休斯頓的別的博物館也一樣有,比如我們後面趕上的自然博物館周四的下午2到7點免費。

我做了一下功課, 發現全美有190家之多的兒童博物館,而單單大德州就有15家兒童博物館。兒童博物館呢,就是專門給兒童看世界的地方,在玩中體驗自然,科技,社會,文化以及自己,設計中考慮兒童的視角,兒童的身高,兒童的心理特徵等等。

休斯頓兒童博物館門口

兒童博物館裡有些啥呢,其實這次去了三次,我感覺有些角落並沒有都去到—比如體會各種職業的一個展廳。 休斯頓有著名的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當然會有好多相關的展出。有兩個廳里有這種藉助風能讓球在軌道上跑或者讓火箭借空氣飛出去的裝置。當然,也會有給孩子們觀察撫摸的各種材料比如金屬,木頭等等的表面。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展示不同顆粒度的鐵粒子的裝置,應該是把鐵粒子放在隔開的油透明罐子里,可以有磁鐵把鐵粒子吸在一起。那種大顆粒的當然就形成一簇簇,而納米級別的粒子想成那種想膠狀的東西,呈現流體狀。

孩子們最喜歡的,是博物館裡運動的部分。一個是由繩索和一個個彎曲的橡膠板組成的跨三層樓的攀爬空間,裡面由繩索和橡膠板組成彎彎扭扭的

相互交錯的爬格網。另外一個玩了一趟又一趟的是走繩索和晃動的柱子等等。工作員阿姨聽說他們英文不夠好,很慢地和他們講解注意事項,一邊幫他們穿上保護繩索。蓓蓓運動能力很好,玩了一次很快得心應手,很快就可以走過轉個不停的原木柱子等等。偶爾有第一次玩這個的小朋友加入進來,蓓蓓需要耐心等人家完好自己才能跟上去。這個器械上的每一個部分,不管是檯子,繩子還是柱子,安全考慮都只允許一個孩子在上面。還好是周中,人很少,他們可以多體驗了幾趟。

讓孩子們玩了又玩的還有一個音樂發聲裝置,一頭是固定的鐵片什麼的,中間有個履帶樣子木板,上面按順訊刻出來一個個半球型的洞,,還配有可以放進半球形洞的木頭槌。側面一個把手可以控制履帶轉動,當履帶轉到下面去的時候,原先放的木頭槌就會掉下來打到音樂發生片上。而按照樂譜擺出一定的模式,就可以出現短短的樂曲了。這個倒是讓孩子們探索模式以及音樂的好裝置。

接著,最喜歡的當然是科學實驗環節了。有一些實驗,比如抽提基因組DNA,酸鹼指示劑以及中和反應等等。如果我仔細想想,大學本科畢業俺也沒幹過抽提DNA這個活的,本科實驗生化多,然後本科實習論文也是生化。孩子們把白大褂,防護眼鏡一戴上,那倒是很有模樣呢!實驗的設計適合孩子們,比如定量比較粗發,用的材料試劑盡還是孩子們熟悉的家用品等等。提取基因組DNA的實驗中用到的實驗材料是草莓。抽提草莓DNA

其他的有樂高體驗區—用樂高製作汽車,然後從一個高高的軌道滑下來,能越過障礙並且裝更多重量的車獲勝,看了小朋友們的創作還是很受啟發—比如可以把車輪外面的橡膠剝去,減少摩擦等等。第二次和第三次體驗才到了的地方包括一個體驗推理和編程的場館。比如編程讓機器人達到目標等等這樣的遊戲。

另外還有一個用具體實物介紹以前非洲裔的生活場景的小博物館,戶外玩水區以及一個展示真實小雞孵化過程以及鳥類保護的小屋子。

博物館門口附近有一個叫做父母書屋的地方,每周有定期的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時間。兩孩子也進去坐了坐,看的書當然是中文書了。

從博物館出來後發現一個小驚喜。出來一個街區的時候我們發現有燈箱上貼了很多圓形的貼紙,就是博物館作為入場憑證用的小小的印有博物館圖標的那種貼紙。再走幾步,電線杠上密密麻麻貼滿了這樣的貼紙,五顏六色的,除了兒童博物館,還有附近自然博物館,藝術博物館,健康博物館等等的貼紙。從地上一直貼到估計2米高的地方,這也算一種博物館區特殊的塗鴉了吧。

交通燈控制柱上面貼滿了各博物館的貼紙

本來想帶孩子們走到RICE大學邊上去坐公汽到師兄家的。不巧,天開始下小雨了,在一個樓旁邊站好,我嘗試電話叫的士,沒有人接,推薦我下載他們的APP。哎,要是APP都好用,我電話就不會打了—也許節省人力成本,電話叫車很少有人接?正著急,突然發現我們在一個酒店背後,進去酒店想讓他們幫忙叫車,被告知門口一直有車的。坐了車到師兄家,蓓蓓小朋友第一次感覺美國小貴,大概4,5公里路,連小費一起花了20美元。基於這一點,小朋友後來給我的關於出行反饋是,可以更多地使用公交系統。

到了師兄家,師嫂已經做好了蔥油餅,那種慢慢發麵型的厚厚的麵餅。平底鍋里加一點點油,放入麵餅胚,小火慢慢的煎出來。超級香,而且很鬆軟。在北美生活,大家都多少被逼著更能幹一點,其實師嫂說她雖然是北方人,來美國之前也是基本不會做麵食的,現在已經成了包子餃子餅的能手了。我自己包點包子勉強可以吃,餃子呢餡總是太硬,餅那就幾乎沒有辦法吃了。在美國實在想念千層餅,實驗過不下5次,每次都是自己含淚吃完啊。不過這次出行,終於學到餃子餡的做法,回到家和做為南方人的老媽一起做出了軟而多汁的餃子餡了,幾乎純肉餡,重點是加水,使勁一個方向攪拌肉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個故事聽聽吧 的精彩文章:

TAG:講個故事聽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