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遊戲:又一個「玩遊戲致富」的空中樓閣
時下最火的概念是什麼?區塊鏈毫無疑問可以當此殊榮。這項號稱可以「重新定義世界」的技術,隨著比特幣等一系列加密貨幣價格的熱炒,成為了互聯網世界中最熱門的技術名詞。
熱潮之下,接踵而來的是各種產業將自己與區塊鏈結合起來,文娛、電商、物流……來錢更快的遊戲行業自然不會免俗,區塊鏈遊戲應運而生。看著搶先入手比特幣的大佬們賺得盆滿缽滿的遊戲廠商和遊戲玩家們,聽到區塊鏈就馬上和「能賺錢」聯繫到一起了。
廠商們要做能賺錢的遊戲,玩家們想玩能賺錢的遊戲,那麼問題來了:錢,從哪來呢?
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亘古不變的商業法則,而在許多消費場景中能夠成為消費者與商家雙贏的商法——消費者以較低的價格買到了東西,商家也賺到了應得的利潤。然而這樣的雙贏建立在消費者購買的商品真正具有實際意義的場景中,這種意義可以是娛樂消費中獲取的精神滿足,也可以是衣食住行的消費中被滿足的剛性需求。
但如果消費者的目的是賺錢,賺不到錢這筆消費就沒有意義,那最終只會變成單方面的「薅羊毛」。
遊戲賺錢不假,行業火爆不假,但單純憑藉「玩遊戲」這一行為賺到錢的人,很少。遊戲主播,遊戲代練,遊戲工作室,就是少數通過玩遊戲賺到錢的代表。然而,他們從遊戲中所獲取的價值,很大程度上並不來自於「玩遊戲」這一單一要素,而更取決於這些人自身的附加價值。
對於遊戲主播來說,男性更多需要技術好、互動能力強,節目效果好,女性則在此之上還需要人美聲甜等附加條件,最容易讓人誤會「玩遊戲」能掙錢的主播行業,恰恰是最注重遊戲以外的附加價值的。遊戲代練與工作室販賣的,則是自己的技術或遊戲內的商業眼光。說白了,玩遊戲本身並不會創造價值,通過遊戲這一媒介販賣自身的附加價值,才是遊戲從業者們正常的生財之道。
遊戲工作室通過倒賣遊戲內物資賺錢的模式如今越來越多地被用於「玩遊戲就能賺錢」的宣傳當中,好像只要進入遊戲把遊戲中的道具從左手倒到右手,賣給別人就能賺到真實的財富一般。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真正能夠摸清楚遊戲中的市場形勢,懂得鑽營的玩家仍是金字塔頂端的少數。而這些人的風光同樣來自於他們的商業頭腦這一附加價值,去開個淘寶店,一樣能賺錢。
還有一種確確實實,只要花時間玩遊戲就能賺到錢的方式。有些所謂的遊戲平台打出「玩遊戲就能賺錢」的宣傳,讓玩家每日在平台上完成任務,以賺取幾元到十幾元不等的傭金。這倒是回歸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本質,用戶實際賺到了一些微薄的傭金,而平台則完成了對相應遊戲的買量訂單。
筆者從業內資深運營人員處了解到,目前國內手游市場的買量價格已經飆升到50元至150元,視留存狀況和質量波動。這種行為別說賺大錢了,就是徹底地拿著微薄的薪水為別人打工。
「玩遊戲賺錢」這樣的宣傳方式,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騙局。現在區塊鏈的概念出現了,套上了區塊鏈外衣的遊戲在普通人眼中很容易形成一條「區塊鏈=比特幣=數千上萬的美元」的邏輯鏈條,即使不像比特幣一樣使人一夜暴富,隨便賺一點也會盆滿缽滿的吧。
區塊鏈遊戲的玩家們不用急著否認,請仔細思考一下:你究竟是為什麼去玩區塊鏈遊戲的?
區塊鏈遊戲真的好玩嗎?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現在的區塊鏈遊戲。在某區塊鏈遊戲平台上,筆者看到了數十款基於以太坊、鏈克、私有鏈和聯盟鏈的區塊鏈遊戲。而該平台對於區塊鏈遊戲的描述是這樣的。
翻譯過來大概就是:「這些遊戲跟普通的遊戲沒什麼兩樣,就只多了一個區塊鏈的噱頭而已。」如果說區塊鏈是能夠「重新定義世界」的新興技術,那麼運用區塊鏈有望重新定義遊戲也是值得期待的。然而,這些號稱運用了區塊鏈技術的遊戲,真正給玩家帶來了什麼嗎?
目前區塊鏈遊戲的主流是養成類型,以第一款風靡世界的區塊鏈遊戲《Crypto Kitties》為例,玩家購買虛擬寵物,目的不是為了收集愛好,而是為了繁殖配種,以求獲得價值更高的二代寵物。遊戲中每個寵物都都具有唯一性,需要不斷配種,才能出現真正稀有的寵物貓。很顯然,這是一種大幅簡化後的區塊鏈挖礦行為。而玩家的從遊戲中獲取的利潤,實際上就是將手中的寵物賣給願意接手的另一批人,接手者再在自己看好的時機將其出手,如此「擊鼓傳花」而已。區塊鏈中的貓狗,究竟是玩家們需要精心培育的寵物,還是以遊戲廠商的知名度與信譽做背書的一種變相ICO呢?
如果有玩家真的單純將這類遊戲當做養成遊戲來體驗,則會發現這類遊戲的玩法相對其他掛機或養成遊戲,玩法十分單調簡單。這是由區塊鏈技術的性質決定的。打著區塊鏈的幌子的遊戲,聲稱玩家將擁有「真正獨一無二屬於自己的數字資產」,那麼在區塊鏈的定義下,這些「數字資產」就與比特幣一樣,數量有一定上限。這就與玩家不斷氪金遊戲內資產會不斷增多的傳統遊戲不同,整個遊戲市場在一開始就擁有了上線,那麼廠商便無法通過研發新玩法、增加付費點來提升收入。
在我們對網路遊戲的認知里,不更新補丁、不升級玩法的遊戲已經離關服不遠了,然而區塊鏈遊戲偏偏是一個玩法需要儘可能簡化,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更新空間的遊戲品類,真是奇哉怪也。
至於養成類以外的區塊鏈遊戲類型,就更加不值一哂了。例如某款ARPG區塊鏈遊戲,僅僅將遊戲的充值入口換成了某款虛擬貨幣錢包,將人民幣充值變成了虛擬貨幣充值。然而普通人要如何獲取最初的虛擬貨幣呢?除了邀請碼分享這樣杯水車薪的手段,最終還不是要用法幣換取所需的虛擬貨幣嗎?
無論哪種模式,在現有的區塊鏈遊戲的範疇內,遊戲的設計者人為地為自己的虛擬貨幣創造了一個應用場景,將遊戲作為誘導韭菜們接觸並進入虛擬貨幣交易市場的入口。懵懂無知的韭菜們接住了上面的朋友們拋下來的虛擬資產,在遊戲中尋求著賣給新來韭菜的盈利機會,懷揣著賺錢的夢想,看著偶爾有人功成身退,大部分人最終還是淪為被割的韭菜。
聰明的讀者們,我們熟悉的那種「擊鼓傳花」,通常會在什麼時候停下鼓聲呢?
結語
為了玩遊戲而花錢的玩家,通過消費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即「花錢買快樂的事情,為什麼不做呢」;然而為了賺錢而在遊戲中投入精力甚至金錢的玩家,花錢當韭菜給人割的事情,為什麼要做呢?
不為了獲取精神上的「快樂」而是為了賺錢玩遊戲的人,大部分人的錢都被莊家和小部分頭腦和運氣都好的人賺走,沒賺到錢也沒買到快樂,何苦來哉?
※電競化、弱社交化是休閑移動遊戲產品的兩大核心發展趨勢
※早報:Magic Leap融資4.61億美元;幣安深夜疑遭黑客襲擊中止提現
TAG:蜜蜂網MEAF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