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什麼鬼?
當下社會,物質空前豐富,但人們卻苦於疾病和亞健康狀態,中醫養生一時間被視為至寳。各種理論、觀念泛濫,其中被提及最多,奉為圭臬非「黃帝內經」莫屬。
《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提供了一個著名的養生總綱: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這就不能不提什麼是陰,陽?
陽主動,主熱,主生髮,清陽為天,陰主靜,主寒,主收藏,濁陰為地。
簡言之,有男有女,非黑即白,計算機中的二進位,都可以陰陽喻之。
以天而言,日為太陽,主光和熱,月為太陰,主黑夜與寒涼。
一日之間,晝為陽,夜為陰,一年之中,春夏為陽,秋冬為陰。
上圖為「周易」十二消息卦合以二十四節氣,紅色為陽爻,黑色為陰爻。
冬至時節,一陽來複,故有臘梅傲雪怒放,此後陽氣漸長,陰氣消退,
至立春時,三陽三陰,陰陽均衡,天氣漸暖,方興三陽開泰之說。
立春兮至立夏後陽升陰降,天地生髮,萬物以榮。天氣轉熱。
夏至一陰生,亦即熱極生寒之意,此後,百花漸漸凋零,結成果實。
立秋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天地隔絕,故卦名為「否」
人生於天地之間,秉陰陽二氣,天人合一者,必順應天地四時陰陽,方能健康保全。
故春夏之際,萬物生長,人亦應之,陽氣在體表,胃中虛冷,易傷於寒涼。往往夏季容易腹瀉吃壞肚子,就是此理。
秋冬來臨,天氣轉涼,植物結果,枝葉枯萎,營養物質聚斂於根莖部,動物則飽腹休眠,此謂「收藏」 。 此時人的陽氣內收,故消化力增強,物極必反,過食辛熱之物,易致胃中煩熱,故此才有「冬食蘿蔔夏吃薑」之說。
至此,引用內經中名言做為結語,以飧讀者。
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草叢「珠寶」下的「小蘿蔔頭」,養陰潤肺的上品,被稱為「不死葯」
※春天露養陰雨綿綿,多肉這樣淋長得更旺
TAG:養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