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最相信的5個心腹手下,衛青第一
縱觀歷史長河,大漢王朝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大一統帝國。古語有云:國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事實上,大漢王朝強盛起來的顯著標志之一,便是具備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的即位。以下是漢武帝的詳細介紹:
漢武帝,劉姓,名徹,西漢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與秦始皇嬴政一同被譽為「千古一帝」。漢武帝執政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
《漢書》評敘劉徹「雄才大略」,《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國歷史書內,「秦皇漢武」經常互相銜接。他的功業,對中國歷史進程和之後西漢王朝的發展影響深遠。
由上觀之,漢武帝劉徹的一生,是彪炳史冊的一生,是開疆拓土的一生,也是威震四海的一生。而成就劉徹這一歷史功業的,除了他本人之外,還有他的這五位心腹大臣:
第一位:衛青
西漢名將,著名軍事家。他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以十四萬匹戰馬及五十萬步卒作為後勤補給兵團,授與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步兵和運輸物資的軍隊十萬餘,兵分兩路,跨漠長征出擊匈奴,史稱漠北之戰。
事實上,正是通過漠北之戰,大漢王朝才真正徹底擊潰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迫使匈奴逐漸向西北遷徙,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作為這一戰役的前線總指揮,衛青自然功不可沒。
第二位:桑弘羊
西漢時期政治家、理財專家、漢武帝的顧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歲時以精於心算入侍宮中。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後推行算緡、告緡、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幣制改革、酒榷等經濟政策,同時組織六十萬人屯田戍邊,防禦匈奴。
桑弘羊所實施的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為武帝繼續推行文治武功事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後元二年(前87年),漢昭帝即位,桑弘羊遷任御史大夫,與霍光、金日磾等受武帝遺詔,同為輔政大臣。歷史已經證明:作為漢朝頂級的理財家,桑弘羊在長達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桑秉持工商富國的思想,極力主張和踐行工商官營,主持或參與制定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和制度,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作為出色的政治家,他對政府管理和軍事外交亦作出過較大貢獻。
第三位:霍去病
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霍去病因其傑出的軍事才能,被世人譽為「漢軍軍魂」。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他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在中國軍事史上,霍去病是把閃電戰或速戰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一代名將。在漠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南之戰這三次漢匈戰役中,霍去病率領輕騎兵,成功取得了漢軍速勝的成就。
第四位:主父偃
漢武帝時期名臣,「推恩令」的幕後策劃者,也是「大一統」主張的積極倡導者。主父偃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齊國時,他受到儒生的排擠,於是北游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未受到禮遇。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主父偃來到長安。而後直接上書漢武帝劉徹,當天就被召見,與徐樂、嚴安同時拜為郎中。不久又遷為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與此同時,他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事實上,漢武帝正是採納了主父偃的建議,才頒布了著名的「推恩令」,從而巧妙地解決了西漢王朝錯綜複雜的諸侯王國問題。
第五位:張湯
西漢時期名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酷吏。張湯因為處置陳皇后、淮南、衡山謀反之事,而得到漢武帝的賞識。他先後晉陞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與趙禹編定《越宮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張嚴峻,常以春秋之義加以掩飾,以皇帝意旨為治獄準繩。與此同時,張湯曾助武帝推行鹽鐵專賣、告緡算緡,打擊富商,剪除豪強,堪稱漢武帝的一把極其鋒利的匕首。正因為張湯頗受武帝寵信,因此他多行丞相事,權勢遠在丞相之上。更為可貴的是,張湯死後家產不足五百金,皆得自俸祿及皇帝賞賜。他為官清廉儉樸,不失為古代廉吏。
綜上,衛青、桑弘羊、霍去病、主父偃和張湯五人堪稱漢武帝最為信任的心腹大臣。有趣的是,這五人均出身寒門,但都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從側面反映了漢武大帝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胸襟和氣度。
※太平天國如果成功打敗清朝,那麼中國會是什麼樣?
※李世民為了當千古一帝,幹了件前所未有的事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