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爭奪世界定價權,中國在下一步大棋

爭奪世界定價權,中國在下一步大棋

本文2981字丨閱讀時長約為8分鐘

核心提示

歷史上,無數的戰爭因石油打響,無數的財富,也被石油定價者所掠奪。而中國版原油期貨,似乎想要打破這樣的局面。真的可以嗎?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有了錢,卻發現想要的東西,是錢買不到的。

要問誰對這句話感受最深,或許是前商務部發言人姚堅。

曾經他非常無奈的調侃:「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定價權幾乎全面崩潰。中國買什麼,什麼就漲價,中國賣什麼,什麼就降價。」

可見,錢是有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當中卻遠沒有想像中的英姿煞爽,甚至帶著一些冤大頭的味道。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2004年的大豆風波。

當年,得知中國大豆採購代表團準備去美國採購250萬噸大豆後,國際炒家馬上聯手將大豆期貨價格從200美元力推到400美元,而合同簽署完畢後,期價迅速下跌了三分之一,國內一半大豆壓榨企業瀕臨倒閉。

10多年過去,情況也並沒有好轉。在定價權這個事情上面,中國頻頻吃虧,許多情況下,充當了一個被迫接盤的老實人角色。

最近上海能源交易所新鮮出爐的原油期貨,或許就是旨在解決這個問題,不過,真的會有效嗎?

01

油價很無奈

讓中國這個老實人吃苦頭的商品,大多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進口依賴度極高。換句話說,就是國內買不著,不得不進口的商品。

在這些商品中,原油尤讓人頭疼。這不,3月28日,新一輪成品油又準備開始漲價了,預計漲價幅度在每升0.12元以上。

大家都抱怨油價高,卻鮮少有人知道,如今中國的石油進口依賴度達到70%,是全球第一大原油消耗國。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我們開車加100塊錢的油,有70塊是靠國外飄洋過海的進口油賺的。我們所熟知的大慶油田,新疆克拉瑪依,在國際上,根本排不上號。

因此,我們嘴上抱怨著油價高,實際上卻也怨不得三滴油,要怪就怪,作為世界原油第一大消費者,我們卻並沒有像常理一般,享受到應有的優惠或者話語權。

為什麼呢?

因為目前全球的原油價格基本是美國的WTI原油和英國的布倫特原油兩雄稱霸,這兩大交易所統治了全球的原油定價權。

全球85%的原油貿易都會參照這兩個交易所的價格作為基準價。

在這兩大交易所的牽制下,中國雖是最大的進口國,但是卻相當的被動,可以說是一個躺著任國際炒家宰割的模樣,在目前石油供大於求的情況下,這顯然是不科學的。

大家都以為三滴油賺了個盆缽滿盈,卻不知道國家每年還要給三大石油巨頭補貼,以彌補國際油價波動帶來的損失。

不僅僅是大起大落的波動讓人居然忍不住心疼大寡頭們,價格歧視同樣讓人無奈。

據專家統計,扣除運費因素的影響後,15年間中東銷往亞洲的原油還是比銷往歐洲,美國等地區的原油貴1.5-4美元/桶以上。

甚至有些人還專門把中東的原油先運到美國,再運回中國,因為這樣倒騰下來,成本居然比中國直接購買還便宜。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

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在定價這個問題上的弱勢,石油輸出國組織利用店大欺客的便利,迫使我們接受了更高的石油價格,即所謂的「亞洲溢價」。

而這看起來只有幾美元的亞洲溢價,使得我國每年至少要多支出數十億美元進行原油進口。這些花出去的羊毛,最終還是出在了羊身上。

02

原油期貨是一步有深意的棋

那麼,原油期貨的推出,就可以徹底改變這種情況了嗎?

或許說徹底改變還為時尚早,但是,這第一步棋卻不可或缺。

3月26號原油期貨上市的那一天,證監會主席「一正兩副」專程跑上海集體亮相上市儀式並敲鑼便足以看出政府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重視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這是我國第一個國際性的期貨品種,也就是說,無論內資外資都可以參與。並且,和國際上不同是,中國版原油期貨是用人民幣計價的。

這其中的深意,想必大家也非常清楚。

一方面,人民幣計價的方式,可以更方便中國把控亞洲市場百萬噸的石油交易價格。畢竟子彈都在自己人手裡。

另外一方面,人民幣計價,則意味著可以拓展人民幣結算份額,為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提供新助力。

從歷史上看,美元走出了如今石油美元的天下,交易所的角色也是不可或缺。

什麼是石油美元?

就是在原油市場上購買石油時必須使用美元,而美元發行由美國政府控制。

那麼,如果沒有美元,但又想買石油,則必須賣東西去美國,拿貨物換美元,再用美元來換石油。

這其中就大有門道了,你想像一下,當你買到石油的時候,你付出了貨物,阿拉伯國家付出了石油,而美國呢?

美國得到了你的貨物,代價卻不過是成本不到一塊錢的綠紙。因此,極端一點的說法認為,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光靠印鈔票,就搶走了中東的石油。

怪不得美國前國務卿說,掌握了石油,就掌握了全世界。

03

原油期貨能扭轉乾坤?

而按照這個邏輯來看,人民幣結算則意味著,我們印的錢,或許未來不僅僅可以購買國內的貨物,還有機會通過人民幣買到國外的原油。

想想是不是還有點小激動呢?不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或許還是略顯骨感。美國石油美元的地位,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容易。

1973年,美國和中東國家鬧了矛盾,中東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短時間內油價飛速上漲。

當時,在中東的操控之下,原油從不到三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西方國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無數的美國工廠因無力承擔高額成本而倒閉。飛機航班,汽車短時間內都被限制,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天美國甚至關閉了全國的加油站。

為了節約能源,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被限時關閉。

在這場危機後,美國痛定思痛,通過軍需裝備,強行和沙特簽訂了石油美元的協議,也是這份來之不易的協議,讓美元成為了石油定價的唯一貨幣。

而目前來看,中國顯然並不具備動搖這份協議的能力,美國和以沙特為首的中東國家,仍然把控了全球的石油供給。

因此,以人民幣定價的中國版原油期貨,在鮮花和掌聲背後,或許未來的路,並沒有想像中平坦。

04

對於普通人的意義

當然,短時間內當不了老大,出來攪攪局也是極好的。

對於中國的石油公司也好,航空公司也好,中國版原油期貨開通後,通過對衝風險,減少因油價上漲帶來的損失不失為一大利好。

比如說,航空公司看到最近油價便宜利潤高,就可以買入原油期貨。即使未來油價真的上漲了,那麼還是可以以現在的低價享受到實惠。

而石油公司或者航空公司的成本降低了,或許對於老百姓來說,也可以跟著沾一點光。

其次,對於普通人來說,原油期貨的開通也讓我們多一個投資方向,降低資產大起大落的風險。

雖然目前來看的話,大多數普通人沒有辦法以個人的名義參與原油期貨的投資。原油期貨的個人投資者門檻為50萬元。交易一手至少也需要近5萬元。

但是,原油期貨的上市必將帶動一批國內原油基金的發展,未來,通過原油基金投資原油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3月26日,剛上市的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一開盤,立即就高開高走跳漲近5.77%。

按照保證金為7%來看,一天內的資金收益就高達82%。因此,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未來中國版的原油期貨會不會像國外一樣,成為國民級的投資產品,還真難說。

不過,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期貨雖好,沒有相應的實力還是不要貪杯。要知道,在槓桿的作用下,無論上漲還是下跌,它都遠比你想像得要瘋狂。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鳥理財 的精彩文章:

美國加息提速,中國樓市變天?
關心丁克怎麼養老,還是先擔心你自己吧!

TAG:菜鳥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