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聯發文督促第三方支付接入:與銀行直連將被切斷

網聯發文督促第三方支付接入:與銀行直連將被切斷

是一個有體位的公眾號

關注

解鎖更多姿勢

GIF

吳哥窟

 我本人

吳雨霏 

00:00/03:45

來源 | 森林學苑

作者 | 雨滴

網聯近日下發42號文督促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網聯渠道,明確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都將被切斷,之後銀行不會再單獨直接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代扣通道。

這次銀行支付埠關停首當其衝的就是互聯網金融公司,但並非專門針對互金行業。多家P2P公司及消費金融公司發布公告提醒用戶更換銀行卡。被關停的支付埠主要是快捷支付和代扣。

42號文稱,各相關成員單位應積極配合,完成協議支付、付款、網關支付、商業委託支付、認證支付全業務功能的生產測試。

附:相關辭彙科普

1、網關支付:第三方支付公司作為代理(網關),接入銀行。用戶在網關頁面選擇銀行,頁面跳轉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後重定向到對應的銀行,用戶在銀行電子銀行官網,採用網銀完成支付。比如早期的12306購票支付頁面。

2、代扣:代扣一般指用戶通過線上或線下櫃檯方式簽署「用戶-商戶-銀行」的三方協議,授權商戶可以從其銀行賬戶中扣錢。

3、快捷支付:快捷支付針對小額支付的需求場景,簡化了授權過程(比如只需要完成持卡人銀行卡、身份證、手機號的實名認證即可),同時通過下行簡訊驗證碼的形式來完成消費確認。

監管政策密集發布,代扣關閉大勢所趨

2017年,央行陸續出台多個監管政策針對代扣。

2017年5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發布110號文《關於加強小額支付系統集中代收付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第一條,通知規定了集中代收付中心對代扣額度的限制和後續代扣業務行業只能用亍公益和公用事業。

2017年1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發布281號文《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規範支付創新業務的通知》,第五、六條,進一步嚴控代收業務管理,禁止轉接代收交易介面,禁止銀行、支付機構間互相轉接。

2017年年末,財付通也響應監管宣布從2017年12月8日起全面關停商戶代扣支付業務。

一系列的監管政策和市場動態都表明,代扣通道關閉將是大勢所趨。

除了對代扣的監管外,2017年8月4日央行發布209號文《關亍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台處理的通知》,規定自 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台處理。

同時,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亍 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網聯的出現意味著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模式將被切斷。

第三方支付、網聯、銀行關係

第三方支付模式存在越線嫌疑,監管必開刀

根據第三方支付的定位,其本質意義上是一個資金的中轉和搬運平台。第三方支付機構本身並不能滯納資金並作其他用途。

在現有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中,支付機構除了在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賬戶之外,還可以在多家備付金合作銀行開立賬戶。

在同一家支付機構內部的資金流轉,其信息隱藏在支付機構內部,支付機構內部軋差之後調整在不同銀行賬戶的金額,監管機構只能看到銀行賬戶金額的變動,看不到資金流轉的詳細信息,存在違法違規的隱患。

網聯平台正式運作後,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連接開展的業務將遷移到網聯平台處理,支付機構內部的跨行資金流動必須經由網聯平台清算。

將改變支付機構通過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變相開展跨行清算業務的情況,網聯可以掌握支付機構的資金流向的詳細信息。

協議支付將取代代扣,裸扣將成為歷史

事實上,代扣通道的關閉和其蘊藏的巨大風險有關。而在所有支付機構接入網聯之後,協議支付的模式將取代代扣。

兩者到底有何區別呢?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工具處處長譚靜蕙針對2017年底印發的281號文的政策解讀,代扣業務需要強調付款人的開戶機構,包括商業銀行或者支付機構,一定要從首筆交易就明確付款人的授權。

這意味著要明確開戶服務機構是用戶賬戶資金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需要客戶給你明確的授權,才可以不經過他,按約定直接把錢劃付走。

也就是說代扣只能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才能不經過用戶將其在銀行卡中的錢直接划走。

但在實際情況中,「裸扣」的情況卻非常盛行。

所謂「裸扣」,就是不經過用戶驗證或綁卡,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直接通過用戶的四要素(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銀行預留手機號)甚至是二要素(姓名、銀行卡號),將用戶銀行卡中的錢划走。

森林學苑向多家業內第三方支付公司工作人員核實,若僅考慮技術層面,裸扣確實可以實現。

「但像正規一點的公司,都不太敢肆意這麼做的,風險太大。」一位業內頭部代扣公司工作人員向森林學苑表示。

據了解,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會對合作的公司進行事前的風險評估和業務審核。

「我們都要求被接入反洗錢系統的,以裸扣之名來圈錢的,其實沒多大空間,很容易查出來。」上述第三方支付公司工作人員表示。

但裸扣的現實風險確實存在,也就是說只要第三方支付機構知道你的姓名和銀行卡號,就能划走你銀行里的錢。

而將取代代扣模式的協議支付,則是在代扣前必須有用戶的綁卡操作。

也就是說用戶需要向商戶提供自己的四要素,並填寫銀行返回的驗證碼,才算是授權商戶進行代扣。

只有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第三方支付機構才有權利通過網聯將用戶在銀行卡中的錢划走。

協議支付簽約流程

協議支付簽約流程

網聯的出現無疑能讓第三方支付機構更加合規透明,但同時這也意味著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將接入相同的渠道。

在渠道優勢消失的情況下,能比拼的就只有價格和服務了。對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而網聯6月底才能正式上線,且能否禁得住考驗還不得而知,業內幾乎都處於觀望狀態。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代扣通道可能會陸續停掉,協議支付也還在路上,互金公司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將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

第三方支付行業最受影響 盈利模式遭遇衝擊

此次農行關閉代扣通道是直接切斷了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之間的介面,其實並非專門針對互金行業。只是互金行業風險較大,所以最先被波及。

絕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公司並非直接與各家銀行對接,而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來完成線上的跨行支付、代扣等操作。

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路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

簡而言之,第三方支付就是一個中介,在用戶與銀行、商戶與銀行之間建立起統一連接。其中互聯網支付是多數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主營業務。

支付行業產業鏈(來源:艾瑞諮詢)

2017年,中國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共247家,其中互聯網支付牌照有110家。

雖然聚集了100多個玩家,但互聯網支付市場的巨頭效應非常明顯。

單單是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大巨頭就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還有銀聯的親兒子銀聯商務也來攪局。

不過支付寶、財付通的領先優勢主要集中在個人支付賬戶的市場份額,因此為了差異化競爭,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大多都面對B端客戶,為企業提供支付服務。

其主要的線上業務也就是為企業提供上述的三種支付方式:代收(代扣)代付、快捷支付、網關支付。

而其盈利模式基本就是「賺差價」:商戶需要給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手續費,銀行也會收取第三方公司一定的通道費,這其中的差價就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利潤。

一般情況下,快捷支付業務第三方支付公司會按照金額比例來收費,費率大概在0.6%左右。而代扣則按照筆數收費,每筆金額的大小對應不同的價格區間。

行業內代扣業務收費標準(價格可能稍有浮動,僅供參考)

第三方支付公司對商戶而言的核心競爭力是渠道和費率。一般來講,公司規模越大,渠道費用也就越低,費率自然也能壓得更低。

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專註細分領域的企業用戶,也逐漸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躋身第二梯隊。

而其他大部分第三方公司即無渠道優勢也無費率優勢,只能苟延殘喘,甚至有不少小公司參與一些黑色產業來維持生存。

整體來說互聯網支付的市場空間並不大,這兩年的繁榮其實和互聯網金融的爆發有一定關係。

包括寶付、中金支付等頭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主要客戶都是互聯網金融公司。

根據寶付的招股書,其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互聯網第三方支付中的代收及代付兩大類業務,其中代收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平均為 92.40%。

而這次關閉代扣及快捷支付通道,最受影響的肯定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畢竟這是他們的主要業務。

第三方支付經手的所有資金,央行都要明確監管,不得存在監管真空。

微信和支付寶的戰爭

不僅第三方支付受到了衝擊,如今移動支付的廝殺正在進行,零售企業成了炮灰。3月15日起,沃爾瑪華西區(雲南、貴州、四川、重慶)的門店暫時禁用支付寶支付,而微信、銀聯卡、預付卡等一切如常。緊接著,國內零售企業步步高也宣布停止使用支付寶支付。假如「戰爭」升級,一邊是沃爾瑪、家樂福、步步高等,一邊是蘇寧、銀泰、大潤發等企業,而且,未來還會有零售企業分別會「加盟」阿里系和騰訊系,這些零售行業頭部陣營中的大部分企業屆時如果都只接入其中一種支付方式,消費者的選擇權和便利性會受到多大影響?付款中~ 什麼?不讓用支付寶? 哦,那我不要了。這是網友kaperr在一則沃爾瑪禁用支付寶的報道後的跟帖,玩笑歸玩笑,卻也多少反應出作為吃瓜群眾的無奈和不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子鋪網 的精彩文章:

多數情況下,中國人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他們沒那麼敏感

TAG:銀子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