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瓶醬油,一年賣出80億!食品行業的茅台,市值突破1500億……它的財報,濃縮了整個產業的投資邏輯

一瓶醬油,一年賣出80億!食品行業的茅台,市值突破1500億……它的財報,濃縮了整個產業的投資邏輯

中國的醬油產業,最終濃縮為本報告的主角:海天味業。如今,海天味業市值已破1500億,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調味品公司。

作者:併購優塾團隊

原標題:《一瓶醬油,一年賣出80億!食品行業的茅台,市值剛剛突破1500億……它的財報,濃縮了整個調味品產業的投資邏輯》

大清乾隆年間,在廣東佛山,有一些手工小作坊,人稱「古醬園」,專門生產醬油。

佛山,地處北回歸線,氣候溫暖,陽光充沛,全年日照時間長達300多天。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佛山成了醬油釀造的天堂。至民國時期,已有40多家新老醬園聚集於此。

那時的小作坊主,估計誰也想不到,今天這些作坊會變成什麼樣的公司:

2015-2017年,營業收入為112.94億、124.59億、145.84億,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4.39億、27.68億,33.84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21.95億、40.74億、47.21億,毛利率為41.94%、43.95%、45.69%。

而在這個收入中,幾大主要產品:醬油年營收88億,耗油年營收22億,調味醬年營收20億。

這家公司,名叫:海天味業。

如果說人類歷史上有哪些產業永不沒落,我們敢說,排名第一的是醫藥,排名第二的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領域:食品。或者更準確的說,是食品領域最重要的細分賽道:調味料。

中國人使用調味料的歷史,可追溯至3600多年前。早在殷商時期,長江流域的先民就已經開始用青梅來調味。

到春秋時代,生薑就已成了日常食品調味料,而到戰國時期,就有關於花椒茴香的歷史記載。

孔子算是最出名的一位吃貨,他在《論語》中曾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撤姜食」,大概意思是:「我去,吃飯必須得用生薑才行啊!」

至秦漢,大蒜香菜胡椒幾種調味神器,就已通過絲綢之路進入國內。彼時釀造技術已經出現,豆醬開始進化萌芽。

香菜是個奇葩的物種,又名芫荽(yán sui),最早叫胡荽。《博物志》記載,張騫出使西域,「得胡荽種子歸」。

到唐宋時期,調味品產業已經相當成熟,花椒、蔥、茴香、桂皮、胡椒都已成了專門的產業。唐朝喜歡吃胡椒,宋朝喜吃甜食。

《舊唐書》記載了一件牛逼的腐敗案件,唐朝第一巨貪名叫元載,被查處時,家中還囤貨60噸胡椒。

那一段時期,胡椒是比黃金還貴重的東西,貴族身份的象徵。在中世紀的歐洲,胡椒被稱為「黑色黃金」,一度甚至成為硬通貨,甚至成為婦女出嫁的嫁妝。

為了爭搶胡椒貿易市場,1511年左右,西班牙還和葡萄牙還曾干過一仗。

到1519年,西班牙王室資助麥哲倫率船隊遠征,其實根本不是為了發現新大陸,主要目的是開闢由西方通向香料群島的航線。

你看,調味料的產業進化史,多有意思。有一本描述調味料產業的書,名叫《香料傳奇》,記載了人類因為香料、調味料的各種屠殺、撕逼歷史。

一直到明朝,美洲的辣椒傳入中國,培養出今天風靡全中國的菜系——川菜。同時,腐乳這個重要的調味品,已經開始銷往東南亞。

3000多年的產業發展史,如今,濃縮成幾個你身邊的幾個調味品「獨角獸」:老乾媽(辣椒醬)、王守義(十三香)、王致和(腐乳)、茂德公(香辣醬)。

不過,如果說所有調味料中,誰是最大的王者,那麼,一定是:醬油。幾千年的調味產業進化史,逐漸讓醬油進化成為調味之王,並延伸出這個產業最大的賽道。

《齊民要術》中所記載的「豆醬清」,被認為是醬油的前身。據考證,醬油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兩本著作中:《山家清供》記載用醬油、芝麻油炒春荀、魚、蝦。

中國的醬油產業,最終濃縮為本報告的主角:海天味業。如今,海天味業市值已破1500億,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調味品公司。

同時,公元755年後,醬油生產技術隨鑒真大師傳至日本,最終,成就了日本醬油巨頭:龜甲萬

而在美股,亨氏番茄醬公司和卡夫合併,成為卡夫亨氏(KHC)巴菲特是其大股東。此外,還有辛香料巨頭:味好美(MKC)。

今天,我們就從海天味業這個案例入手,來分析下食品行業的代表——調味料領域的投資邏輯,以及財務特徵。

01

調味品行業這門生意三大關鍵詞

品牌、渠道、產品

醬油的原料為黃豆,黃豆的晾曬,直接影響到醬油的質量。位於北回歸線之上的佛山,全年日照時間長達300多天,非常適合晾曬,最終成為中國醬油製造的最大產地。[1]

1955年,佛山25家實力卓著的「醬園」決定合併重組。「海天醬園」以其產品的高質量備受同行讚譽,提議將新組建的廠命名為「海天醬油廠」。

海天,其實是中華老字號,始自清代中葉,距今已有三百年的歷史。

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海天的銷售範圍,其實也僅局限於珠江水系和海外的唐人街。醬油,在當時極具地域性屬性,這是因為作坊式生產,產量有限,無法滿足其他區域的需求。彼時在悉尼唐人街,佛山產醬油甚至會限購,每人限購3瓶,而且不送貨。

要研究海天的發展史,不得不提到一個人。

龐康,經濟學專業出身的廣東人,畢業後就去了海天。1982年,他26歲,任海天的副廠長。

作為海天的副廠長,他面臨兩個使命,一是保護海天的百年老品牌,二是擴大經營,做成行業標杆型企業。

龐康認為,只有設備現代化、產業規模化,才能批量生產,做出規模來。為此,他在海天剛有些家底時,就投下3000多萬引進國外生產線,接著,又在2005年投資10億建100萬噸的生產基地。

直到2014年,又投資建立150萬噸的生產基地。

對於生產基地的投入,越來越大。目前,海天的生產規模高達200萬噸,行業內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對手。[1]

它從德國引進了10條自動化全封閉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只需要四五個作業工人,每小時卻最高可灌裝48000瓶醬油。

站在今天回看那個時候,其實,當時的舉措,是海天味業的重大節點——規模化生產,產能取勝,以量制勝。

規模化上去了,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銷量問題,這需要強大的渠道網路。

龐康先建立一支1500家經銷商、5000家分銷商的中層網路,來總覽33萬個終端營銷網點,再由海天培訓1000人,來入駐管理這些經銷商和分銷商。

同時,同一個地區設置兩名以上經銷商,避免一家獨大,同時激勵彼此之間的競爭,給經銷商、分銷商制定月度銷售目標,促使整個渠道網路靈活,及時反饋終端市場銷售狀況。

龐大的渠道網路,讓海天的產品鋪滿全中國的大街小巷。如今你在超市、便利店、農貿市場,隨處都能見到海天的產品。

建立觸角龐大的渠道網路,是海天的第二個重大決策。

海天最初的產品是醬油。當醬油做到行業第一之後,增加了耗油產品線。接著,耗油做到第一後,又增加調味醬產品線。到2016年,三大品類在其總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63%、15%和15%,合計佔總營收的93%。

這就是它的產品策略,身處調味品行業,先將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毫無爭議的第一,然後同樣的模式複製,再推出第二個、第三個產品。

一方面,在自己擅長的自營產品線上穩步擴張,另一方面,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通過併購,逐步布局。調味醬的原料及工藝與醬油高度關聯,海天具備巨大優勢,所以自己做。而腐乳和醋不是海天擅長的,於是採用收購策略。

2014年,海天收購開平廣中皇食品公司,進軍腐乳領域;2017年,海天收購鎮江丹和醋業公司,在食醋市場發力。

2014年2月11日A股上市,當天市值近500億。如今它的市值高達1619億,位列食品行業第二股(第一位為伊利股份),4年時間裡,漲幅近3.24倍。

作為一家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企業,我們梳理它的進化歷程,最重要的其實是這幾個要素:

1)產地優勢:地處佛山,日照適合原材料黃豆晾曬

2)果斷砸資金,擴大生產規模,打破調味品行業區域屬性

3)搭建龐大的經銷商網路,精細化管理渠道網路

4)通過自建和收購手段,一款調料品做到銷量第一後,再拓展下一款,穩步增加品類SKU。

02

300年歷史的醬油生意

渠道網路為它的核心護城河

本案,海天味業,成立於1995年,控股股東為海天集團,持股58.24%,實控人為龐康、程雪等六人,合計持股47.90%。龐康任董事長。

其主要產品為醬油耗油醬類。2017年,這三大品類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62.65%、16.07%、14.47%。

直接看財務數據:

2015-2017年,海天味業的營業收入為112.94億元、124.59億元、145.84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4.39億元、27.68億元,33.8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21.95億元、40.74億元、47.21億元,毛利率為41.94%、43.95%、45.69%。

海天的體量、業績、現金流、毛利率這四個主要財務數據,都在逐年增長,並且現金流從2016年開始高於凈利潤,盈利質量良好。

這樣的業績擴張,與它的商業模式密不可分。

它的上游,是黃豆、白糖等農產品和包裝物等原材料的供應商,這些材料可獲得性較高。

2015-2017年,海天的應付賬款為5.85億、5.47億、5.54億,占營業成本8.92%、7.83%、7.01%。 海天可以佔用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資金,但最近三年,對上遊資金佔用比例,逐年遞減。

它的下游,是各地經銷商、分銷商,採用買斷式款到發貨的銷售模式。同一個地區設立不少於兩家經銷商,不要求經銷商獨家代理海天味業,但要去經銷商設立海天味業事業部。

2015年-2017年,海天的預收賬款為11.19億、18.09億、26.79億,占營業收入的9.91%、14.52%、18.37%。海天佔用下游經銷商、分銷商的資金,並且比例逐年升高,表明它對下游話語權持續走高。

看一家企業對下游的話語權,預收賬款佔比必須重點分析,即對下遊資金的佔用情況,佔用的比例越高,說明產品暢銷,對下游強勢。

而本案的海天味業,不僅能夠佔用下游經銷商的資金,而且還能給經銷商制定月度銷售目標,對經銷商進行考核。這說明什麼?說明話語權的強勢,已經到了相當牛X的地步。

除此之外,如果你是海天的經銷商,儘管也可以銷售其品牌的調味品,但是你必須成立專門的「海天事業部」,並由海天派去的專業團隊對經銷商進行指導和管理。

其實說白了,就是海天味業將經銷商納入了自己的管理體系。這樣的現象,已經不僅僅是話語權強,而且還透視出海天對渠道銷售有極強的把控力。

醬油,從商品屬性上來講,屬於「快速消費品」。這個領域的生意,總體來看,有三件事最重要:

1)渠道;2)品牌;3)產能。

03

調味品行業財報密碼——渠道

預收賬款、存貨周轉率

調味品這門傳統生意,產品都是標品,只要產能能跟上去,單點複製不是問題。那麼決定體量走勢的,就是渠道。渠道搞不好,產品造出來了也賣不出去。

渠道這東西,就是好比流通管道,產品的產能如果大規模擴張,製造出來了,但如果在流通環節發生堵塞,就會發生貨品積壓、跌價風險,嚴重的甚至會危及企業存亡。

強大的渠道銷售能力,造就了很多明星企業,比如空調領域的格力電器、飲料領域的娃哈哈、生活用紙領域的恆安集團,海天則成為調味品領域的代表。

所以,渠道兩個字,可以說是研究傳統調味品行業,乃至食品、消費品行業的重要密碼。

接下來,一個問題來了:渠道的好壞,如何透過財務數據做分析?

答案是:預收賬款+存貨周轉率。優塾投研團隊將預收賬款和存貨周轉率結合,來搭建一個四象限分析渠道的模型:

回到本案,2015年-2017年,海天味業預收賬款占營收的比例為9.91%、14.52%、18.37%,存貨周轉率為9.99、9.40、10.41。

它的預收賬款佔比逐年上升、存貨周轉率先也在上升,渠道規模和運轉效率一直處於成熟期。

到2016年,海天味業的渠道已覆蓋全國市場,有近30萬個終端網點,3000多家經銷商成員。

這可能是中國調味品行業最廣泛的營銷網路之一。在中國內陸的省份中,絕大多數省份的銷售都過億,從黑龍江的佳木斯到新疆的塔什庫爾干,再到海南的三亞,隨處可見海天的產品。[1]

到2017年,其銷售網路已經滲透到全國絕大部分縣市,覆蓋範圍比2016年增長了10%以上。

04

傳統食品行業增長點

高產能和規模化

醬油,雖然在每個中國人的餐桌上都能見到,但是它的加工流程,門道很多。從原材料到出品,大概分4步:

第一步:原材料把關,除雜質,選飽滿優質黃豆;

第二步:培養有益微生物進行油發酵,確保風味,鑒定發酵液;

第三步:技術人員檢測色、香、味等營養指標;

第四步:用設備尖刺成品的形象、內在品質等。

其中,第二步驟尤為關鍵,培養有益微生物的過程叫做「制曲」,它的優劣、好壞,決定最終產品的收得率和品質。

比如,傳統的作坊式生產不容易控制制曲過程,外界環境容易干擾菌種的生長。

若想準確的控制菌種生產環境,確保產品的收得率。就必須在生產線上下功夫,採用科技技術,用機器替代人工,將「不可控」轉化為「可控」。

為此,海天從德國引進了10條自動化全封閉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只需要四五個作業工人,每小時卻最高可灌裝48000瓶醬油,領先同業。

海天對技術、設備上的投入,歸根結底是對產能的投入。而這些,都體現在財報中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兩個科目中。

固定資產代表現在的產能,而在建工程、研發投入代表未來新增產能,即未來營收的增長點來源於研發投入和在建工程。

2015年-2017年,海天的固定資產為32.64億、38.3億、36.5億,在建工程為7.87億、5.82億、6.15億,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為2.79%、2.67%、2.75%。

近三年來,海天的固定資產呈上升趨勢,在建工程呈下降趨勢,研發投入呈小幅下降趨勢。在建工程和研發投入佔比都有小幅的下降趨勢。

05

食品行業財務密碼

品牌效應護城河

優塾投研團隊研究過的消費品行業中,代表公司安琪酵母、涪陵榨菜等,它們的成長曆程,近乎相似的一點就是:從小規模到大體量,都經歷了批量砸廣告費初期和伴隨體量提升的品牌效應的成熟期。

2010年-2017年,海天的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例為10.59%、11.17%、10.23%、10.70%、10.70%、10.87%、12.52%、13.42%,預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3.11%、12.89%、23.32%、20.67%、20.60%、9.91%、14.52%、18.37%。

2010年-2011年,預收賬款在下降,銷售費用率上升;

2011年-2015年,預收賬款佔比下降,銷售費用率下降;

2015年-2017年,預收賬款佔比上升,銷售費用率上升;

以上數據,濃縮為一個思考題:像海天味業這樣的龍頭,銷售費用和預收賬款的波動卻較大,是什麼原因?

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拓寬品類相關。

前面我們分析過海天味業的品類擴張戰略,從醬油到耗油,再從耗油到醬料——每當它推出一款新的品類,前期都需要大量砸廣告投入,獲得消費者認可。當這種認可度上去了之後,銷售費用率自然就會下降,而當它再推出新的品類時,新一輪的銷售費用上漲就又開始了。

邏輯其實並不難:海天味業的間隔性推出新產品,與它的銷售費用率的波動趨勢保持一致。也就是說,判斷營業收入變動的密碼,從擴張新品類的節點、推廣新產品的節奏,能夠看出。

06

整個調味品行業

到底哪些才是好生意

你廚房裡的調味品,按照歷史沿革來劃分,基本可以分成三代:

第一代:單味調味品,比如醬油、食醋、醬、鹽、塘、腐乳等,是基礎調味品,歷史最久;

第二代:高效調味品,比如味精、酵母提取物,食用香精、香料等,一般從上世紀70年代流行至今;

第三代,複合調味品,比如沙茶醬、柱侯醬、魚香醬等,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流行;

之前我們分析過,在整個食品行業,調味品是最好的細分賽道。這個領域天花板高、規模和品牌的護城河寬,而且抗周期。在全球範圍內,這個領域的好公司,一抓一大把。

同時,在做對比分析時,如果把海天這樣的龍頭放在A股來對比,已經沒有意義。因為整個A股的調味品領域公司,已經找不出可以和它對標的企業。

如果要判斷海天味業未來的天花板,準確的對標應該是,和全球調味品行業巨頭、食品行業巨頭做對比。比如,日本的龜甲萬、英國上市的富氏食品、美國上市的味好美卡夫亨氏,還有國內的另一調味品龍頭李錦記,以及休閑食品領域的達利食品

我們選擇三家代表公司來做對比:味好美、卡夫亨氏、達利食品。

先看存貨周轉率,2015年-2017年數據:

味好美(MKC.N)存貨周轉率為3.59、3.52、3.64 呈上升趨勢;

卡夫亨氏(KHC.O)存貨周轉率為6.61、6.38、6.01,呈下降趨勢;

達利食品(03799.HK)存貨周轉率為10.94、10.79、10.11;呈下降趨勢;

海天味業(603288)存貨周轉率為9.99、9.40、10.41;呈上升趨勢;

存貨周轉率上,絕對值較高的為達利食品和海天味業,其中海天味業存貨周轉率在上升而達利在下降,且最近一期海天味業的存貨周轉率最高。這表明,下游對它的需求旺盛,出貨快。

再看品牌效應,2015年-2017年數據:

味好美(MKC.N),銷售費用率為59.56%、58.48%、58.42%,呈下降趨勢;

卡夫亨氏(KHC.O),銷售費用率為68.58%、63.81%、63.01%,呈下降趨勢;

達利食品(03799.HK)65.51%、61.66%、62.33%,呈下降趨勢;

海天味業(603288)10.87%、12.52%、13.42%,呈上升趨勢。

在品牌效應上,只有海天味業的銷售費用率在增長,但是這個費用率明顯低於國際上的幾大巨頭。一方面,反映出品牌的滲透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經營的謹慎度。

綜合以上信息,本報告研究邏輯如下:

1)在食品行業,之前我們分析過,包括糖果蜜餞、烘焙、膨化、堅果、餅乾、滷製品、調味料、食品添加劑幾大領域,其中,調味料領域是最好的賽道,其次是食品添加劑。

2)在調味料領域,包括醬油、食醋、醬料、調味粉幾大領域,其中醬油、醬料這兩個賽道,是最好的生意。

3)在醬油、醬料這兩大細分賽道里,海天味業都是值得長期跟蹤研究的產業龍頭。對海天味業接下來的研究,重點在於它的品類擴張節奏上。

4)綜合來看,國外相關產業的公司里,卡夫亨氏(番茄醬)、味好美(香辛料)也值得研究。

5)最後,需要做一個慣例的風險提示:目前海天味業的動態市盈率已經達到46倍,食品行業的另一賽道休閑食品巨頭達利食品動態PE為21倍,佐菜領域涪陵榨菜動態PE為31倍,食品配料領域的安琪酵母動態PE為30倍。

本案估值高低,相信看完數據你會有自己的判斷。我們只負責基本面研究,不負責你的交易體系。後續的思考,需要你自己獨立完成。

中國資本市場進程中

典型的財務魔術

案例已經看完,但我們的研究還在繼續。

作為IPO領域獨立投研機構,優塾投研團隊認為,公司研究能力、財務分析能力、行業研判能力,是每位金融人都需要終生研究的技藝。無論你在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只有掌握這幾大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安身立命。

我們站在投資機構角度,像醫生一樣,解剖IPO、併購的每項細節,將要點系統梳理,形成系統的研究框架。

我們是一群研究控,專註於深度的公司研究。

這四套攻略,濃縮了我們的研究精華,是優塾私密社群群友人手一套的指南,值得你閱讀。

每日精進,必有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財富雜誌 的精彩文章:

迅速稱霸東南亞,搶佔歐美市場!看這家手機公司如何從名不見經傳到全球前五
萬字雄文讀懂:中國的邏輯在哪裡?

TAG:新財富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