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甘肅省蘭州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廟,有一間最靈,你去過幾個地方

甘肅省蘭州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廟,有一間最靈,你去過幾個地方

城關區玉佛寺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暢家巷,是甘肅省著名的漢傳佛教寺院,被列為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玉佛寺屬漢傳佛教曹洞宗。該寺由當地曹姓大戶捐資創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其前身為稍門寺白衣庵,後因供奉緬甸敬請的五尊大型漢白玉佛像,更名為玉佛寺;經歷任住持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弘化一方的道場。

城關區嘛呢寺因其建於甘肅省蘭州市五泉山內,又稱五泉山嘛呢寺。此寺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後毀於火災,清光緒年間在原址重建,佔地面積四千六百三十七.七五平方米,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文化大革命」期間寺院停止活動,五泉山被佔用。一九八二年落實了宗教政策,歸還宗教界並批准開放為藏傳佛教寺院,嘛呢寺現有大小殿堂共二座,主要供奉觀音、文殊、地藏菩薩等。

城關區莊嚴寺在蘭州市城關區舊城中心鼓樓西側,莊嚴寺,原名濮陽王廟。建於公元1301年(元朝大德五年),相傳其後殿神座下即濮陽王墓。公元1783年(清朝乾隆四十八年)東河村人張廷輝瞻湛集貨修前後兩殿,畢大椿書「德尊三畏」額。莊嚴寺原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由山門、朝房、過殿、大殿、後殿,並建有東、西配殿、廂房、鐘鼓樓及跨院,構成完整的三院落及官園等四組建築,為蘭州珍貴的文化遺產。

永登縣紅城感恩寺,俗稱大佛寺。它是一座漢式建築的藏傳佛教寺院,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寺為魯土司五世魯麟所建,開建於明弘治五年(14 92年),竣工於明弘治七年(1494年),歷時三年。寺在永登縣城南80里紅城鎮西南隅。次年弘治帝敕名「感恩寺」。1963年文物普查時的寺院十分凄涼,早已停止了宗教活動,住寺的一位喇嘛已在當地生產隊入戶勞動。當時紅城市面相當蕭條,已失去當年商阜的繁榮,沒有飯館和旅社。

浚源寺位於甘肅省蘭州市五泉山,始建於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原名皇慶寺。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按元代遺址重建,易名為「崇慶寺」。清乾隆、同治年間兩歷戰火,光緒時又重加修補。清末民初隴上名士劉爾炘再次募銀整修,並更名為「浚源寺」。該寺殿宇巍峨,布局嚴謹,充分體現我國發族建築的風格。現存的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東西配殿及金剛殿等。

大法幢寺於肅州城北二公里處討賴河畔北崖梧桐灣,佔地一百一十於畝,寺院坐北向南,依崖傍水,祁連雪峰盡收眼底。周遍林木蔥鬱,流水潺潺,風景秀麗,氣象萬千。該寺也是原中國佛協常務理事、甘肅佛協副會長、大法幢寺方丈融照大和尚駐錫之寺。二00七年年底完成卧佛塑造、殿堂裝飾、佛像貼金工程,四壁繪製釋迦牟尼佛故事壁畫,梧桐落葉,綠柳迎風,殿堂廟宇掩影於內,鐘聲清悠,梵音吭吭,香眾遊客流連其間,誠為酒泉一大景觀。

金塔縣塔院寺位於金塔縣城東南2.5公里處,明清時期列為肅州八景之一,被稱為金塔凌虛,明朝詩人戴弁曾為此塔題詩,詩云「不省何年締構功,一峰突兀白雲中。高臨北極天光迥,低壓南山城勢雄。風送鈴聲來碧落,雨收虹影入晴空。何當平地丹梯上,盡日徘徊興莫窮」。詩中對塔院寺的高大、雄偉、秀麗、神秘做了準確生動的描述。根據此詩推算塔的始建年代應在元明之間,但由於考證不實,至今尚無定論。

石洞寺新建工程歷時五年,於1995年底基本竣工。在釋照慧主持的精心策划下,信徒們付出了艱辛勞動的同時,在紅砂岩壁上打開了一個三位一體的石洞。主洞由山崖石壁人口,依山體由西向東鑿進,洞深30米,寬8米,高6.5米;接主洞底兩側分別按南、北向鑿開陪洞兩個,北洞深24米,寬6米,高6.5米;南洞深25米,寬7米,高6.5米。從緬甸運來玉石佛1尊,佛像高1.9米。

敦煌雷音寺原名解脫庵,亦名觀音堂。位於古絲綢之路的重鎮-甘肅敦煌市南4公里處鳴沙山下,月牙泉邊。佔地面積300畝的新寺院對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陳列館等設施進行了改造、維修和擴建,重現了唐式佛教寺院風格,其擴建後成為敦煌最為重要的漢傳佛教宗教活動場所。2013年9月30日,雷音寺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以莫高窟172窟經變壁畫的建築結構布局為藍圖的敦煌雷音寺建成。

安寧區報恩寺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沙井驛,背倚鳳凰山,面向黃河。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歷代祖師,弘法安僧,度眾無數,然經世事變遷,歲月滄桑,惜毀於文革。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古剎重興在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晉去旅行 的精彩文章:

這家主人真牛,依山傍水蓋個院子成4A景區,比喬家大院大19倍

TAG:晉晉去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