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香之六事」——聽宗舜法師談香事

「香之六事」——聽宗舜法師談香事

我們既然講香事,什麼叫香事呢?

我們一般不提香道,因為在中國,儒家講仁義之道,仁者愛人,仁義才是道。道家講陰陽之道,一陰一陽謂之道。佛教,中觀正道,不二法門。除此以外還有什麼東西敢稱道呢?都是枝微末節。大道是什麼境界呢?茶能入道通道,通禪,香能入道,通道,通大道謂之道,無論從儒釋道三個角度來說,都是以追求終極真理為目標,這個才叫道。從這點來說,茶道不是道,香道也不是道。

日本人因為資源缺乏,對於難得之物都如奇珍異寶對待。日本不產沉香,過去只有財力雄厚的武將才有能力搜集一些昂貴的香木。根據日本記載,日本的第一塊沉香是從海上飄來的,被人發現後供養天皇。據資料記載此香「長3900px,重11.6kg,錐形,是日本最大的香木。」為一段有1300年以上歷史的黃熟香,香木的切口處放著三張付簽,分別寫著足利義政、織田信長、明治天皇三位風雲人物「某年某月截取幾寸幾分」的記錄。日本不產沉香,得到這個已經算是最貴重的寶貝了。茶也一樣。茶道、香道、書道、花道、劍道,但凡他覺得好的,都叫道,這可以理解。

在中國,這都叫事,是一件事,賞心悅目,生活情趣之事,不是什麼大道,也不要去神秘化。莊子說,道在屎溺間。道在哪啊,大小便裡面,莊子早就說了的話,道哪都在。用佛教的話說,法性身遍一切處,這都是道,頭頭都是道。同樣,頭頭也不是道,否則,你咬一顆青菜就是在咬佛,因為那一棵青菜也是佛的法性身啊。

明白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再講香事。我根據自己的理解,以學香事十五年的經驗總結,所謂的香事,其實只有六件事。

1

第一,辨香之事分辨香,不是說,產地,加里曼丹,越南,好,貴,這得兩萬五,不是這個,要按照我們剛才《俱舍論》講的,好香、惡香,是福業所得還是惡業所得,是對身體有利還是對身體有害,這是叫辨香。

2

第二,選香之事你得選合適你用或者合適這個佛事的香來焚。不能湊合。在我有條件的時候,我可以請的起兩百塊錢的香供佛的時候,我就不能隨便湊合,到市場上買最大的一盒一百塊還要砍價,買了那麼大一盒三個月都燒不完。你的能力根本不需要燒這種劣質香。可能你更應該拿這一百塊錢買十支香,十塊錢一支,燒十天,一天一支。用貪圖便宜這種下劣之心辦供佛之事,怎麼可能福業增長呢?所以一定要會選,我的心意恭敬虔誠,哪怕一百塊錢一根香燒一次,我的心意已經夠了,燒完完了,而不用劣質香天天燒,燒一百天,給PM2.5再做貢獻。

3

3

第三,合香之事,自己要懂得搭配,要會把不同的香合在一起,這個比較難,好在古人的很多方子都在,我們都可以去學。日本香有一個特點,就是合香,不是純檀香,純沉香。只有中國人才做純沉香,純檀香。而且就是中國人現在才這麼做,古人也不是這麼做。因為純沉香純檀香太浪費材料。加上古人調配各種香在一起像藥物一樣,君臣佐使,有一個配比,這裡面只要加了一點沉香就都叫沉香,賣得很貴,其實不完全是用沉香做的。而且用香也要看地方,比如寺院裡面燒一些味道比較重的香可能沒問題。但是要是在民居裡面你要是燒味很重的香就不合適。什麼東西在什麼地方燒,還是要看情況的。比如熏香偶爾熏一下屋子還可以,但是你要天天點還是有點嗆人,因為寺院空間大,不怕,但是你真要是天天拿那個來供佛,肯定不行。

4

第四,焚香之事要會焚,會焚香可不是那麼簡單。你們說燒嘛,把香拿來往香爐里一燒不就行了么,當然沒有那麼簡單。比如老山白檀,白檀香,在焚以前,都要把它切割成一片片的薄片,透著光可以看過去的,一絲絲的,油分重的都可以滲出來。這就跟修行一樣,一點點切,一點點割,這是很虔誠的一個修行啊。這就是香材的準備,焚香之事也不容易。焚香不是一根香往那一插就叫焚香,沒有這麼簡單,用什麼香爐,怎麼個拿法,燒的時候唱什麼偈頌都有規定。

5

第五,賞香之事就是欣賞這個香,不光是味道,而是還要欣賞香煙的美感和各種焚香的樂趣。香事活動的香道具太多了,有些東西沒有香道具就做不出來,比如香煙的美,裊娜多姿,像香的舞蹈,這就要在香的特殊器皿當中才行。

6

第六,忘香之事。學佛人五蘊皆空,一切都要放下,到最後這一步,就像禪宗的《牧牛圖》,人牛俱忘,你不執著於這些東西,超越他,放下它。飯我也吃,我不能不吃飯,就像禪宗說的,終日吃飯卻好像沒有咬到一粒米。要這樣,你就能體會到忘香之事。否則你就天天在那裡念,那天那個人說這個香三萬賣給我我覺得貴,現在漲到五萬塊錢了,太后悔了。經常有這樣的,我們身邊一天到晚聽到有人講這些事,這叫什麼?不會忘。

所以,整個香事是六個部分。辨香、選香、合香、焚香、賞香,最後忘香,真要學香道就要學這六件事。

宗舜法師簡介:佛教禪宗曹洞宗第四十九代傳人,中國佛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茗心茶文化研究會|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9)九、住邪命戒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第二略義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