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浮生淺,百日紅

浮生淺,百日紅

明月天涯

五音Jw

00:00/00:00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以往生命的辜負。每個一笑而過的真理,都是最完美的詮釋。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有很長一段時間,「為什麼要活著?」這個問題反反覆復纏繞著我。

那時候,我想不出生命的意義,總覺著萬事萬物最終都會消散,早一些晚一些,留有遺憾或死得其所,又有什麼分別?

珍視的東西抓不住,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拳頭越攥越緊,她從指縫溜走,飄散空中。這世上沒什麼留戀的,不如早一點去了,大家都清靜些。

可偏偏我膽子小又有些懶惰,怯於改變,於是給自己找了個還算說得過去的理由。

「雖然沒找到生命的樂趣,但也無法論證死去比活著更好些,而人終有一死,也就不必提前費力從當前狀態躍遷到另一個狀態。」

後來在歐文亞隆《叔本華的治療》中看到這樣一句話:

「何必在打烊之前,就急著奔向出口呢?」

大師果然是大師。

不過這都是後話,那時的我雖然找了個矇混自己的理由,但「生命無意義」這個念頭依然揮之不去。心裡總有個結,自然過得也不甚開心。

偏偏我又是個被動的人,學不會主動找人插科打諢,天上地下一頓胡侃,心情也能舒暢些。於是就開始畫畫,畫得哀傷蕭索,一首《涼涼》送給自己。

有朋友見了就過來勸我,「教主啊,現實一點,人不能太文藝,文藝青年不快活。」

那我能聽么?!

文藝青年為啥文藝,就是自認為遺世獨立,不為世人所理解啊!

於是一邊渴望被認可,卻一邊隱藏自己,我點頭敷衍著朋友,轉而就投入了哲學與心理學的懷抱。

當時想法很簡單,想去裡面討個求生的法子,看看千百年來各位先賢是如何理解世界,了解自己的,查查自己到底出了什麼差錯,活得那麼失望。

於是作為一名CS博士生,我一路不務正業,從蘇格拉底、柏拉圖看到尼采、叔本華,從基礎心理學看到發展心理學、積極心理學、親密關係……

慢慢地了解到,其實那個「為什麼活著?」的問題,自身就體現了求生意志,那不是一個「Why」的問題,而是在詢問「How」,我真正想問的是

「要怎麼活著?」

後來我遇到了歐文亞隆和他的《當尼采哭泣》,後續又在《叔本華的眼淚》中更加了解了他的「存在主義」

這個主張像把柳葉刀,細膩卻凌厲,把我隱藏的情感,壓抑的願望,逃避的過錯,我的軟弱、怯懦,剖析得一覽無餘。

存在主義涵蓋以下四個既定事實:

1) 每個人必然都會面臨死亡

2) 我們必須按照自己的意願營生的自由

3) 我們終歸是孑然一身的孤獨

4) 人生並無顯而易見的意義可言

第一點死亡最為明顯。

從小我們就知道死亡將會來臨,而且無從逃避。有段時間,我想到死去,會下意識浮現出自己作為幽靈浮在世界上空的畫面,繼而又不免在科學面前陷入一陣恐慌。

為了適應死亡這個赤裸裸的事實,我們不斷挖空心思,設法否認或逃避死亡,但死亡焦慮人皆有之,時不常想到死亡就是不好的么?

不,縱使死亡的「事實」摧毀了我們的形體,死亡的「概念」卻能挽救我們免於崩潰,直接意識到死亡,才想得到珍惜生命,豐富人生。

第二點自由,多麼美好的辭彙。

然而從存在觀點來看,自由與焦慮難分難解。自由意味著我們生來死去的這個宇宙,並非出自永恆宏偉設計藍圖的美好結構。自由的意思是,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行動、自己的生活處境負起責任。

想想生活中多少看似高尚的犧牲之舉,其實是當事人為推開責任,早早主動放棄了自由。這一點在心理治療中更為明顯,一旦來訪者認為自己遭遇到的困難是外在因素引起的,治療效果必定不盡人意。

「有些人的願望阻滯不通,對於自己所感所欲一概不知。他們沒有意見,沒有衝動,沒有性向,唯別人的慾望馬首是瞻。這一類的人最煩人。他們極力剋制自己的願望,別人則因為要源源不斷為她提供願望與想像而心力交瘁。」

——歐文亞隆《愛情劊子手》

第三點存在孤獨,自我與其他人之間無有法逾越的鴻溝。

這並不是日常生活中不合群的人際孤獨,這種孤獨來源於自知,它更為深刻而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

許多人的友誼會破裂或婚姻會失敗,就是因為她/他利用別人作為抵抗孤獨的盾牌

對一個人至死不渝、死心塌地,並不像一般意義上講得足以證明純情摯愛。這種畫地自限、容不下一粒砂的愛,智能「食愛而活」,既不知付出,也不知有對方,註定自掘墳墓。

愛是一種生命之道,是「付出」,而不是「陷入」,是廣結善緣,不是作繭自縛

最後一點,意義

若硬要論意義的話,萬事萬物確實都是沒有意義的,至少在現在的認知層面,我們需要接受這個事實。

但為了活著,人總要追求意義,意義帶來價值觀,從而使得行為有規範可遵循。意義得自於有意義的活動,越是刻意追求意義,意義越是渺不可得。以正襟危坐、唯理事尚的態度探求意義,無異於緣木求魚。

心理治療中認為,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則意義不求自來。

最初看看到這個觀點時,我有些驚訝,意義怎麼會和守信用扯上關係呢?後來我理解,「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大概是強調要活得真實吧。

於是我又列出了「遲到」的另一個危害,關於「遲到」的問題也困擾了我挺久了,哪天有時間一定要好好梳理下這個有趣的現象。

GIF

心理學中包含很多種主義,很大程度上我接受「存在主義」,慶幸能在這個階段遇到它。

它基本回答了困擾我的問題,也讓我看到二十多年來自己是多麼沒有信念,多麼軟弱。

我熱愛讀書,卻太過沉溺,貪戀身為旁觀者的安全,委身於書本中的世界,把看到的、想到的理論誤認為做到的、體驗過的真實

我曾故作孤勇,認為「萬事萬物都會消散,我無欲無求,不懼死亡」,如今明白,那並不是堅毅勇敢或通透洒脫,只是缺少生命體驗,不懂得敬畏死亡,不懂得生命可貴。螻蟻尚且偷生,何況生而為人?

懂得了珍惜生命,可到底要怎樣生活呢?

在接收到的種種觀點中,目前我最認同尼採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的主張。

這個主張的大致思想是,這個世界是由一個巨大的事件集合組成的,各個事件隨機出現,那麼在一個超長的時間維度上來看,排列組合總有窮盡的時候,這時我們從頭來過,進入下一個輪迴,所有發生過的事情統統重走一遍,從而無休止的重複下去

我們度過人生的方式,必須是在有機會一再以相同方式度過人生時,能夠抱持肯定的態度。

那是人生嗎?

好,再來一次吧!

——查拉圖斯特拉

二十多年來,我從未真正品嘗和抓住當下的片刻,也不曾對自己說:「就是它,這個時刻,這一天,這就是我想要的!讓我留在這一刻,讓我一直深埋在此處。」

我一直相信人生最美好的部分還有待追尋,現在只是美好未來的序幕,我總是垂涎著未來,而一旦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出現挫折時,便喪失鬥志,轉過頭深深緬懷著過去。

抓緊當下吧,在乎當下吧。二十多歲的年紀多去經歷事情,去承擔責任,退一萬步講,經歷豐富些,到離場的時候,「死亡焦慮」也會少一些。

我不喜歡「佛系」這個概念,可能它只是一種供人吐槽的娛樂文化,但常掛在嘴邊總是會潛移默化影響的。

我不認為它流行起來是一件好事。

雖然當下處於一場看起來難以應對的困難中,若不想放棄仍要堅持初衷,這幾年會過的有些艱難。

但生活不就是這樣么?

對當下不滿,那就努力做出改變,有難度才夠勁兒,有不確定性才更迷人。

就像封面圖中所展示的。

這是一幅我很喜歡的畫,它是個合成作品。

背景是受浮世繪影響頗深的著名畫家梵高的《星空》,鼎鼎大名,解讀繁多,無需贅述。

前景則是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里》。在神奈川附近的海域中,海浪高高翻滾,好像下一秒瞬間就要撲下來,每一朵浪花都像一隻尖牙利爪。船和船夫都隱在浪里,焦慮緊張,擔驚受怕,同時也英勇拼搏,直面大自然威力,和巨浪鬥爭。而在遠處,在滔天巨浪後面,屹立著的是小小的寧靜的富士山。

以前常想「浮生淺,終須別。」

現在期盼能做到,「浮生淺,百日紅」

我喜歡自己的這種改變。

百日紅,又名紫薇,盛開於夏季,花期長達整個季節,不肯放過任何停留的一天,永遠保持怒放的狀態。

GIF

狗年吉祥

後記:

其實這些想法在新年的時候就打算寫一寫了,順便許個新年願望啥的。

「可偏偏我膽子小又有些懶惰」,一下子就拖到了4月份。所以,愚人節這天,我鄭重寫下狗年心愿。

爭取認真過好每一天,年末時,能有精力和心情,帶爹媽去泰國轉悠一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鹿計劃 的精彩文章:

TAG:深鹿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