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萬別在中午發美食

千萬別在中午發美食

知道我愛寫老家事,發文愛配老家的圖,熱心老鄉、讀者們時不時就給我往來發美圖,有老家風景,有村裡牛羊雞狗等,發的最多的卻是家鄉的美食。也許今兒會收到一籠莜麵山藥粉大餃餃,明兒沒準就是一盆油炸糕,要麼大清早就是一碗疙瘩子,最那啥的是,快中午了,肚子正餓的沒著沒落的,忽然就收到一盆發來的燉牛骨頭……弄得我恨不得把手機屏幕里的好吃的拿出來舔舔。呀,撩撥的真是越看越饞,越饞越咽口水,在這方面,其實我可沒出息了,尤其面對家鄉美食,自律極差,真是控制不住想吃的慾望。

過年那幾天,我更是天天能收到大家發來的好吃的,有位朋友回老家過年,一日三餐,每頓飯這邊她母親將飯菜擺上炕桌後,那邊他就給我拍個圖發來,那種感覺就像我也回到了老家,坐在炕頭上,任性的看著母親圍著鍋台忙碌,任由她把操練了大半輩子的廚藝展示給我們。那些家鄉美食,讓我這個飄在外的人,喚醒了記憶中故鄉的味道,家的味道。

我有個小群,5個同學,平時大家誰也不說話,各忙各的,猛然有一天,有位同學就說:「我想起小時候去你家喝過的那頓粉餄烙了,真的,再也沒吃過那麼好吃的粉餄烙了,香的」。我知道,她是想家了。那碗沒有肉臊子的粉餄烙在她心裡留下了印記,是因為恰好是她小時候最飢餓的那天中午,母親留她在我家裡喝了一碗粉餄烙。這碗粉餄烙她惦念了幾十年。

呼市的餄烙面

故鄉,真是我們精神上的底蘊,累了,乏了,心總有回歸之處。

今兒中午,又有老鄉給我發來幾個饅頭,我問哪來的饅頭?他告訴我「朋友圈收搓的」,看來,真是彼此心意相同。雖然那幾個饅頭蒸的鹼大有點黃,但是看了饅頭,我們立馬就討論到了就著鹹菜吃饅頭,想完鹹菜圪蛋,就聯想到等著燴菜出鍋,山藥、寬粉、肉片片、豆腐,吃飽還能泡碗菜湯湯水,還是家常便飯最能撩人胃口呀。

腦袋裡想著吃,午間辦公室同事在泡麵,聞著這股泡麵味兒,恍惚間鼻端聞到的是一股豆面味兒。對,沒錯,豆面味兒,羊肉醬,這種醬還是家做面醬。挖一筷子肉醬放在剛煮出的豆面上,葷、素油和蔥花凝在了一起泛著黃油色,在熱騰騰的豆面碗里化開、轉圈兒、暈染、拌勻……呵,說的自己口水又快流下來了。

這種豆面的味道,是兒時的味道。小時候在大娘娘家吃過,也只有她才能做出這個味道來。

大娘娘住在我家房後的石窯里,說話和做飯一樣,都是慢慢悠悠的,大概真是慢工出細活吧。經她手做出的飯菜味道確與常人不同。小時候吃食緊缺,但就是她拌個鹹菜圪蛋攪拿糕,也覺比我母親做的好吃一些。尤其是擀豆面,薄如紙的豆面能鋪半炕不壞,刀工寬窄均勻,熬的肉醬還香。去竄門遇上人家吃豆面了,我和弟弟明明剛剛吃完飯,一見豆面就開始嚷嚷「餓了,餓了」,母親是個老實人,伸不出手打我們,回家肯定教訓我們半天,以至於每次去之前都千叮嚀萬囑咐的讓我們不許喊餓。

1999年我高考完後,整個人面黃肌瘦體重不足90斤。60多歲的大娘娘顫顫巍巍在窯里給我擀了豆面,羊肉醬是一點干羊肉熬的,掛在涼房裡半年多的干羊肉一直沒捨得吃。我失魂落魄的端碗喝豆面,喝完整個人一下通透了,才發現案板的豆面上落滿一層聞腥而來的蒼蠅,抬手一揮,嗡聲一片。那時候,才覺大娘娘確實老了。那碗豆面,也是我這輩子最記憶深刻的豆面。

除了大娘娘的豆面,小時候還饞隔壁三娘娘的「背鍋子」、小米稀粥。背鍋子就是發麵糖精烙餅,面的兩面用刀劃成菱形塊。家鄉人人都會烙,但唯有三娘娘的背鍋子暄乎好吃。尤其是弟弟,大家都笑話他:「就像個坐月子女人似的,就愛喝稀粥。」每次去三娘娘家竄門,每次鍋底都給弟弟留塊背鍋子、一碗小米稀粥,哪天沒去,三娘娘就會站在房檐腳底喊:「慧子,來,來喝稀粥來」。

老家背鍋子

2002年,我在包頭教書,三娘娘租住在和平村大院里,有天讓學生捎話喊我去吃飯。等我放學去了,三娘娘燉好了一鍋豬骨頭等我。六十幾歲的三爺爺在工地上壘石頭,一天能掙50塊錢,這50塊錢恰好是這鍋燉骨頭。吃完飯臨走,三娘娘給我揣了一塊背鍋子讓我明兒早當乾糧。那鍋骨頭,是我這輩子吃過最香的一頓骨頭,因為那時我的工資才掙350塊錢,實在窮。而背鍋子,我已經很久沒見到過了。

姥姥生前愛吃豆面,在金盆能洗金子時,每年清水河那邊姥爺家的親戚上來洗金子,都給姥姥往來背豆面拿蒿籽兒。姥姥病重時候,那時候我們已經都不在老家了。沒有地方買老家的純豆面,父親就從東瓦窯市場找到一種豆面挂面,還算純一點兒。拿給姥姥,姥姥捨不得吃,等病痛難忍時,下袋豆面,可惜那時候一頓只能吃下小半碗兒了。

很多事情,我不願意說,也不願意寫,因為,我怕引起父親優思,怕母親傷心。就算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支持我,仍然有父親在關注我。父親的手機微信只關注了一個公眾號,就是我的《守望故鄉》,他從沒和別人說過這是我女兒寫的也不在他的朋友圈發,只是每次看到我有新文發出,就逐字逐句的念給母親聽,文章太長,往往念到一半兒,母親就打起了鼾,只留父親一個人站在陽台,一支接一支的抽煙…..

前幾天,母親胃口不好,我們想著法的出主意給她掂對看看吃點什麼。和母親視頻我問:「吃的什麼?」母親說:「今天吃的稀罕飯,背鍋子,小米粥」。我問誰給做的,頭髮油浸浸的父親,一邊擦汗一邊說:「我哇,誰給烙了?」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明知扎心,可還是得拚命忍住。

每每我由於工作累、家裡事情多,母親身體不好等等原因,想放棄不寫時,都是讀者在陪著我,留言,發信息,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前段時間,工作壓力多,晚上又休息不好,結果嘴裡起泡,頸椎疼的整個人頭皮都是麻的,那時候,真的就是想放棄了,好想發個通告,告訴大家一聲《守望故鄉》至此關閉了,感謝大家一路陪伴。文已寫好,結果這時候有老鄉給我發來一條消息:「你的文章里有股調山藥絲絲味兒,出門在外的老鄉們愛看,看了心裡舒服。」這句話對於同樣身在外地的我來說,感同身受,身邊沒有親人朋友,與故鄉的維繫也就憑這一點文字了。不僅是讀者,我自己每每寫完,也跟回了趟老家一樣,暫時忘掉了工作的壓力,生活中的不快。

母親有次問我:「寫文章掙錢不?」我說:「掙了。」「能掙多少?」「有時候20塊,有時候2塊,有時候幾毛錢。」「那你寫兩年都沒你一個月工資高,你瞎下那辛苦作甚了?弄好你娃娃就行了,成天抱著個手機,謀點正經事哇,不要寫了」。母親啊,母親,你不知道,我的許多心事、愧疚、看法都是包含在了我的文字里的呀。沒處訴說,唯有此處最心安。

一個人對故鄉的惦念,其實不僅僅是親人、朋友,其實很大一部分有對故鄉美食的惦念。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可你控制不了你的腸胃,因為,故鄉的味道很頑固,一旦生根,你的胃口會隨時隨地「背叛」你的情感。

本文圖片均來自老鄉朋友

作者:山菊,原名王玲慧,內蒙古察右中旗人,現居瀋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守望故鄉 的精彩文章:

范俊來先生作品連載《復盤》

TAG:守望故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