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小龍:你的中國詩詞大會讀詩指南之李白 | 【讀本推薦】

李小龍:你的中國詩詞大會讀詩指南之李白 | 【讀本推薦】

原標題:李小龍:你的中國詩詞大會讀詩指南之李白 | 【讀本推薦】



五點說明



一、我們的推薦盡量選取當下可以購買或借閱到的版本,古籍版本對普通讀者而言很難取閱,則不再涉及;海外的相關成果也基本不闌入。

二、我們的推薦僅止於文獻角度的描述,至於閱讀經典的方法以及深入的闡釋則不闌入,相信經典總會用各種方式照耀每一個人。


三、我們在推薦某一經典文獻時,將所薦之書依次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只是用有趣的方法排序,如果您不喜歡,可以默認為甲乙丙丁甚至天地玄黃之類。


四、我們無意軒輊所薦諸書,使用上述排序只是面對層次之不同。一般來說,排序越前,則對經典的解釋越單純;排序越後,則提供的闡釋可能越複雜多維。選讀任一層面的推薦,均有關興趣,而無關學力。因為或許有人想要知道證明過程,以及歷來之歧解,以便檢驗疏解之成色;但有人卻只需要知道一個明確的結論。


五、我們會在每一期推薦書單中,標出其中一種,作為這一期的「最佳讀本」——如前所言,這並非「最好」的讀本,因為本來也不存在這樣的讀本,而是在當下的文化環境及讀本資源中,其既不會因為堅持學術追求而繁瑣枯燥,也不會因為投大眾之所好而淺薄多謬。




1


《李白詩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復旦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初版,2002年重印。


推薦理由:此書的選編年代較早,所以選目及闡釋時不免有時代痕迹,不過,這種痕迹對李白這樣的大家來說,影響並不如《唐詩選》之類選本那樣大,因為無論用何種解讀視角來選,所選總是太白之詩,並不會太拉底選目的質量。此書共選太白詩二百三十餘首詩,並將詩作分為編年與不編年兩部分,編年部分又細分為蜀中時期、安陸時期、長安時期、東魯梁園時期、安史之亂時期等五部分,每詩正文之前列有題解,正文之下,有較詳之注釋,應該說注與解均較穩妥,至今仍是較好之選注本。


2


《李白詩選》(古典詩詞名家、古典詩詞坊),葛景春選注,中華書局2005年版,2009年版。


推薦理由:此書選詩二百九十九篇,占李白存詩的三分之一,依編年與不編年先後編排。每詩正文依宋蜀本為底本,底本異文亦保留;詩下先列題解,題解註明詩作的寫作背景、時間、交遊人物等,亦會涉及詩作的風格、藝術評價等,較為詳悉;注釋則以簡明為主,對個別難懂之詩句亦稍作串釋。



3


《李白詩選》(古典詩詞典藏本)錢志熙、劉青海選注,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推薦理由:此書是一本有個性的選本。一者,本書選目頗有以往選本未見者,可見選注者對太白詩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一者,所選詩歌的排列亦不取常見之編年方式,而是直接依歷來太白詩原本的順序,主要是太白詩編年不易,許多詩並無確證,故取消編年亦是直面原詩之一法;一者,就注釋而言,字詞部分非常簡明,而典故之注則極為詳盡,以其有關詩意;一者,每詩之後,又有千字左右之賞析,皆能出入諸家之評解,而自出手眼。唯一遺憾者,此選本所選僅一百六十五首詩,稍覺其少。



4


《李白詩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薛天緯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版。

推薦理由:此本以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為據,選詩三百四十三首,超過李白傳世詩作的三分之一,算是李白詩選中選詩較多的版本。所選之詩一方面考慮體現李白的藝術面貌,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比較完整地展現李白的人生經歷,所以,詩歌編排採用編年之法,編年基本依據注者參編的《李白全集編年箋注》,注釋較為詳盡。




5


《李白選集》(中國古典文學名家選集),郁賢皓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初版,2013年新版。


推薦理由:此書為詩文兼收本,共選太白詩三百二十首,大致為詩仙存世詩作的三分之一,賦表書序等文章十八篇。正文以王琦注本為底本,但在次序上則盡量編年,以見出李白生平之跡。此書之注釋較為詳盡,亦甚嚴謹,還對個別較難理解的詩句進行了串解,注釋之後並附歷代之評箋,揀擇亦精;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詩作之後,還有作者的按語,對詩作相關問題進行考辨。2013年新版又有修訂,對詩作個別篇目進行了調換,並對原選中個別詩作的次序進行調整,如將某些未編年作品重新編年,這當來自選注者從事《李太白全集校注》的工作吧。




6


《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華書局1977年版,2015年新版。

推薦理由:相對於後世千家注杜的盛況,太白詩的註疏情況極為寥落,宋元僅楊齊賢、蕭士贇兩家,至明亦不過朱諫、胡震亨兩家而已,又或為選注,或極簡略。然至清代,在杜詩集大成之《杜詩詳註》產生半世紀後,亦產生了王琦這部同樣堪稱集成性的經典注本。其書吸取此前楊、蕭、胡三家注李之成果,並及蘇軾、陸遊、楊慎、查慎行等人見解,採摭繁富,詳引博據,郡國州縣之沿革,山川泉石之名勝,亭台宮寺之創建,鳥獸草木之名狀,尤加詳考,不厭繁複。而且,其注釋既有傳統的字音訓釋、名物辨析、典故溯源、史事引證,又有詩旨抉發、詩藝評析。故此書非但為太白詩之經典注本,亦為古代詩注之名著。



7


《李白集校注》,瞿蛻園、朱金城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初版,2016年新版。


推薦理由:此書是建國以後第一個李白集的新整理本。正文以王琦本為底本,分別以宋刊本、元刊本等為參校本,並輔以唐宋以來各總集參校;注釋以楊、蕭、胡、王四家為主,而其使用王注最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本之注實是對王琦注本的重新整理與規範,當然,由於注者功力深厚,在注釋部分不僅是為王注補加書名卷數,還多有駁正與發明。評箋部分則旁搜唐宋以來詩話、筆記、考證資料及近人研究成果,為讀者之讀解提供幫助。




8


《李白全集編年箋注》,安旗、薛天緯、閻琦、房日晰注,巴蜀書社1989年版,中華書局2015年版。


推薦理由:此書以王琦本為底本,用唐宋以來之各本校,並參校總集所收。詩題之下有題解,述詩人之行蹤、本篇之作時、人事背景、詩旨提示等,注釋亦以楊、蕭、胡、王為主,並及瞿、朱之注,其「集說」一欄,多依瞿、朱「評箋」一欄,酌加損益,則其注與評更多在於輯錄與整理。本書最大之特點在於全書編排次序,用編者的話來說,「李白詩文集,千餘年以來只有分類本,而無編年本」,故此為第一個編年本——其實此前所薦之選本,大多為編年本,分類本反是特例,因為編年對於了解一位詩人更有意義;但其全集之整理又當別論,李詩不易編年,早有定論,選本即可挑選最確切的編年詩入選,亦可直接採用學界成果分列編年與不編年,全集卻無法迴避為每首詩編年的難題,應編而未編則疏於考辨,不應編而強編則未免牽強,故李詩迄無編年之本,良有以也,而此書有此勇氣,復益之以精深之功力,確為李詩之學術積累貢獻良多。


9


《李太白全集校注》,郁賢皓校注,鳳凰出版社2016年版。


推薦理由:此書是最新的太白詩整理本,正文以宋蜀本為底本,校以眾本,在校勘上因此前諸本已經校得很精細了,而此書則更為規範。每詩之前有解題,解釋詩題中所涉之人、地、事,並梳理詩作的相關情況;注釋用力甚深,既需梳理彙集舊注,又結合注者自己多年深研及學界的新進展,進行全面的註解,尤其多使用地下出土資料相參證,甚見功力;評箋的部分前之瞿朱本及安編本均有收錄,此本稍為加詳;最後還有按語對全詩進行分析討論。總之,全書體例規範,態度謹慎,注釋詳盡,是很好的新注本。



10


《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詹鍈主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推薦理由:此書的題名較長,但也都能落到實處。其校的部分與此前數書相同,以宋蜀本為底本,校以各本,所不同者是,此本校記不避其繁,非常清楚,另幾種整理本則常常就簡——校記究竟當詳還是當簡,各有異見,然而,從提供異文以及各版本面貌的角度看,還是詳式校記更好。此書之注釋多彙集此前楊、蕭、胡、王、朱等諸家,亦不避其繁,從資料彙集角度來看,其實亦較得當(雖然有學者指責這種做法說如果杜甫集也按此法,恐怕八十本都容納不了,但問題就在於,這並非杜集),甚至也吸收了瞿朱注、安旗注及郁賢皓先生《李白選集》的成果;詩後集評的部分也是有見必錄,資料豐富;很多詩後還設備考一欄,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考辨。所以,雖然此書亦有前後不一或輯錄失當的問題,但仍是迄今為止搜羅資料最為全備的李白集。


- 全文完 -


作者介紹


李小龍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文學與中國古典文獻學。著有《中國古典小說回目研究》、《墨子譯註》、《武林舊事校注》、《論語全解》、《西湖夢尋注評》、《夜航船》等。



本文章由京師文會出品,轉載需同意


WEN



HUI


jingshiwenhui


?

顧問


主編


圖文編輯


馮浩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師文會 的精彩文章:

聶石樵、過常寶:學蔚醇儒姿 文包舊史善 ——聶石樵教授訪談錄 | 【京師學案】
佛經翻譯與東方文化:辛島靜志對話陳明 |【京師論壇】

TAG:京師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