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終極之問》-孔子說—聖人之所以為聖人

《終極之問》-孔子說—聖人之所以為聖人

以藝術闡釋禪法

以禪法指導人生

孔子說:

「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輸現成的知識,而是喚醒內在的靈性。」

(接上文)

人並不是宇宙間最高明的動物,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應該時時反省,不僅凡夫該反省,聖人也該反省。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就是由於他懂得反省、善於反省。而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在於他缺乏自知,不懂得反省。

此話深刻,聖人有自知之明,凡夫則不知天高地厚,反而自以為是;聖人每日三省自身,凡夫則往往以拯救天下為口號,整天忙著諄諄教導別人怎麼做人。

其實,我這個聖人的頭銜是後來人封的,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是什麼聖人。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文獻記載中有一段關於聖人的對話。當時有人問我,您是聖人吧?我說我不是聖人;那人又問,商湯王、周文王他們應該是聖人吧?我說商湯周文他們的境界比我高多了,可離聖人境界,恐怕還有些差距;那人又問,向上三代堯舜禹,他們應該是聖人吧?我說堯舜禹功蓋天下、德被蒼生,我們無以望其項背,可是若論聖人境界,恐也不夠;那人又問,再往前找,伏羲、黃帝、倉頡諸祖應該算是聖人了吧?我說,伏羲、黃帝、蒼頡諸祖,使命天授,啟人倫之始,開文明之先,德如厚土高天,可若論聖人,恐怕也差點成色。那人就迷茫了,這麼說,人間找不岀真正的聖人啦?我對他說,好像聽說西國天竺出了一個佛,也許,可能,大概應該是位聖人吧?

您老謙虛,您老嚴謹,小吳佩服!孔老夫子,據我所知,您老人家一生述而不作,並沒有留下自己專門的著作,後世流行的四書五經等儒學經典,都是您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根據您的言行整理的。本來真正微妙玄奧的思想就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弟子和再傳弟子畢竟和您這個導師不在一個靈性層面,其理解能力和揀擇能力稍遜一籌,我懷疑這些經典是否能完整準確地表達您的思想。

有這個問題,但這個問題還不是最要害的。

還有更要害的問題?

你想啊,我在世時周遊列國,推行治世的主張,到處碰壁,遭遇種種冷臉,受到種種打擊,以至於被形容凄凄惶惶如喪家之犬,為什麼?不就是我的許多思想不能為各國權貴所接受么?好么,我去世了,忽然又被發現抬出來了,甚至被抬到至高無上的地位,你不覺得這裡面有蹊蹺么?

我也一直疑著這個問題。

我深知,我之所以被歷代統治階層認可推重,除了我的思想有利於凈化社會提升文明外,很大程度上是被發現有安撫人心,維護穩定,鞏固政權的作用。為了強化和突現後一個作用,我的言論和思想在整理、編輯、發表、流傳的過程中,要砍多少稜角,經多少增刪,動多少手術,遭多少閹割,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難想像。沒有歷朝統治者的認可放行,想出版傳播恐怕也難,更別說推崇了。

噢!難怪後來許多人並不認可您,認為您是站在貴族立場,為維護奴隸制統治階級服務的。看來後人是誤解了您。

也不完全是誤解。我雖發心為安定社會,為廣大百姓謀求一個和諧太平的社會環境,少吃一些苦,可我畢竟要靠說服各國君主施行仁政來達到這個目的。為了讓權貴們接受我的建議,我就不得不在許多地方做出一些變通與妥協,你想讓我在殘酷的奴隸制時代,向奴隸主們提出民主平等的改革主張,那現實么?可能么?那不是找死么?

所以您才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下級絕對服從上級的奴化思想?

你們錯解了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君要有個君樣,臣要有個臣樣,父要有個父樣,子要有個子樣。還有仁義、忠恕,都是雙方面的要求,君應該什麼樣?一個恕,一個仁,仁慈、寬容、有胸懷,這是君該做到的;臣應該什麼樣?一個忠,一個義,忠誠、守信、講原則,這是臣該做到的。如果你覺得君不夠格,不值得你伺候,你可以辭官還鄉,既然選擇了當官稱臣,就要忠誠,難道不該這樣么?父父、子子也是這個道理,意思是說:父親要有個父親樣,才有資格要求兒子做得像個兒子。

《三綱》中有言:「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意思是說:父親是子女的表率,如果父親做得不像個父親,子女可以離開。 這也是對我這個論述的合理註解。另外,荀子講「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意思是,當君和道不合轍、父和義相衝突時,就該遵守道義,而不是盲目順從君與父。荀子是懂我的人。

未完待續,請看第三集

本文節選於趙文竹先生作品《終極之問》。上世紀末,《終極之問(上半部)》完成,並在《洛陽佛教》等刊物上連載。2012年,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17年冬,作者閉關近百日,完成《終極之問(下半部)》,此次草香廬微信平台為首次公開發表。

本書乃修行小說,借故事說理,其中情節皆為虛構,望大家莫作實法解。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文編輯:清 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香廬 的精彩文章:

《終極之問》-孔子說—當下的傳統文化現象
行善需要智慧

TAG:草香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