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致癌?星巴克躺槍?我們還能愉快地喝咖啡嗎?
上個周末
福控君的盆友圈被一篇名為
《星巴克最大丑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我們喝進嘴裡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
的文章霸屏了
很多人都被這個戲精蠱惑
到底發生了神馬事呢?
文章內容大概就是說
星巴克咖啡含有致癌物質
丙烯醯胺
首先申明
這丙烯醯胺可不是今年才流行
最早在2002年4月,瑞典有個很厲害的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加上一個很牛的機構——瑞典國家食品管理局,強強聯合,發了一篇報告,其中提到:馬鈴薯和穀物類食物經油炸或高溫焙烤後會產生丙烯醯胺。
這個發現就厲害了
吸引了全球對含有丙烯醯胺食品
安全性的關注
丙烯醯胺究竟是什麼?
丙烯醯胺是一種化合物,被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列為了「人類可能的致癌物2A類」,就是說這個傢伙對人類有潛在致癌性,也就是可能致癌,但不確定。
食品中的丙烯醯胺怎麼來的?
文獻報道:食物中的還原糖(例如葡萄糖)的羰基和氨基酸(主要是天冬醯胺)的氨基,在烘烤、油炸、焙烤等高溫加熱的條件下,發生美拉德反應而生成。
咖啡豆怎麼又中了招兒?
咖啡豆原本是個綠寶寶,它乖巧可愛懂事,根本不含有丙烯醯胺的,是我們將它放進機器高溫烘焙,把它烤焦了,變成糊香糊香的咖啡豆時,每公斤咖啡豆就製造出了300微克的丙烯醯胺。
當然,這也不是咖啡特有的,薯片、黑糖、餅乾、炸薯條、大麥茶、油條、生煎包、羊肉串,統統都有!
這裡提到的高溫有多燙?
當焙烤、油炸等加熱過程超過120℃,食品中就可以產生丙烯醯胺。
溫度越高+加熱時間越長=丙烯醯胺越多
咖啡到底能不能喝呢?
當然能!
咖啡里的丙烯醯胺實在不用擔心
原因主要有兩個
丙烯醯胺目前被定義為「人類可能的致癌物2A類」,也就說到底致不致癌,試驗結論不明確,科學界並沒有達成一致。
另一方面,所有不談劑量來講致癌都是耍流氓。顯示丙烯醯胺促使癌症發生的動物試驗中,使用的劑量是很高的。真要達到這個量,得持續每天都喝幾十杯高濃度咖啡,絕不可能達到。
福控君引用了2015版《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對支持喝咖啡的表述:有強烈證據支持每天喝3~5杯咖啡是健康飲食,甚至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
不過
《指南》中還有一些忠告
1
不要從奶油、牛奶和糖分中獲取增加的熱量;
2
同時反對超市中流行的超大杯能量飲料;
3
建議孕婦每天飲用咖啡限制在2杯以內。
咖啡即使好喝
福控君也要勸大家千萬不要貪杯喲
記住兩字要訣
適量!適量!適量!
指南建議:每日上限不要超過5杯(或者5袋速溶),如果把咖啡當水喝,攝入過多咖啡因,大腦反而從興奮轉為抑制,人就可能變成抑鬱了。
今日份的科普
大家都記住了嗎
GIF
END
資料來源:福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編輯整理:福田疾控
運營服務:晶報社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