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確定的世界,學學孔子的智慧
現代人對《易經》有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工作、生活的壓力不小,因此,想從書里學一點「未卜先知」的方法。
對此,孔子的智慧,值得我們借鑒。
01
算卦高手
都知道,孔子「晚而喜易,韋編三絕」,並且,還發出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的慨嘆。可以想像,對嗜書如命的孔子來講,直到晚年,才有機會讀到《易經》,那功夫下得,恨不得把整個竹簡都吞到肚子里去!
因此,就產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學會《易經》以後,孔子自己算卦么?
答案是:當然算!
《孔子家語》里有一段記載,說「孔子常自筮」,就是經常自己算卦。
有一次,孔子給自己擺了一卦,得了一個「賁(bì)卦」。看到這個結果,孔子「愀(qiǎo)然有不平之色」,就是心裡不爽,並且,還直接表現在了臉上。
學生子張發現了老人家的神情有些不對,就忍不住上前請教說:「老師啊,我聽說,算卦的人,要是能求到一個「賁卦」,這可是大吉大利啊。但您卻似乎不太高興,這是為啥呢?」
孔子回答:「就是因為這一卦看上去太漂亮了,所以,才心裡不爽!人們常說,純紅的漆不用紋飾,潔白的玉不需雕琢。原因是,它們自身內在的美,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哪裡還要用其它的紋飾來畫蛇添足呢!但是,你看這個賁卦,上面是山,下面是火,火把山照得五色斑斕,這就不是一個正色、純色的卦!因此,這個卦,配不上我所追求的內在美德!」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老人家不僅對算卦的結果挺在意,而且,還有一點自戀。要不,他也不會因為覺得「賁卦」配不上自己,而「愀然有不平之色」了!
孔子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學生,名叫子貢。子貢眼看著孔子天天廢寢忘食地學習《易經》,以至於「居則在席,行則在橐(tuó)」,很是納悶,就問孔子:「您也相信算卦這事兒嗎?」孔子的回答是:「吾百占而七十當!」就是說,我算卦的準確率是70%!看來,算卦這事兒,孔子也沒少干。
《論衡》里還記載了另外一個故事。說魯國準備攻打南方的越國。對此,有人贊成,有人反對,說法不一。按照當時「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的老傳統,孔子師徒於是也擺了一卦,結果是一個「鼎卦」。
子貢對此的預測是「凶」,覺得這一仗打不得!原因在於,「鼎卦」的解釋裡面說「鼎折足」——鼎的腳斷了。行軍打仗,靠的就是士兵的雙腳,腿腳都出問題了,這仗還怎麼打!
孔子不同意子貢的說法,他的預測是「吉」!原因在於,攻打越國,以水戰為主。水戰用船,不用腳。因此,只管打,一定贏!
結果,老師說中了!
看得出來,歷史上的孔子,不但算卦,而且,還是一個高手!
02
「求其德」
第二個問題是,面對結果的不確定,除了算卦,孔子還有什麼高招?
從上面的第三個小故事,可以看到,對於同一件事情、同一卦,不同的人甚至可以做出完全相反的解釋,而對錯只能等到事情的結果出來以後,才能驗證。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算卦的對錯非要等到事情的結果出來以後,才能夠水落石出,那還用得著算卦么?!
諸位,孔子這個「聖人」可不是白當的!面對信息的不對稱性和結果的不確定性,他的高明和劃時代意義,在這裡才真正顯露出來。
孔子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話:
「《易》,我後亓(qí)祝卜矣。後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與史巫,同途而殊歸者也!」
大意是說,在對待《易經》運用的態度上,毫無疑問,老夫是把算卦這事兒放在次要地位的!但後世的人,對我有所懷疑,問題恐怕也正是出在我的這個態度上。因為,我看重的,是《易經》中「德」的一面;而史巫(註:負責占卜的官員)看重的,是它的占卜功能。因此,我與史巫,那可是分明如「涇渭」,「同途」而「殊歸」!
這是孔子對「算卦」這事的真正的「底牌」:面對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因果的隱蔽性,與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天天打口水官司,不如把精力轉到對自身的「德」的關注和修養、提升上去!
03
現代啟示
「預測」這事兒,什麼時代都會有,沒什麼稀罕的。每天的「天氣預報」,是預測;軍隊的沙盤推演,是預測;所謂「大數據」,直接的目的,也是為人的行為決策,提供前瞻性的預測。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在地震預測上,提早1分鐘發出警示,在股市大跌之前,提前1分鐘斬倉,這意味著什麼,你懂的!
但問題是,有太多的信息,你視而不見;有太多的預警,你充耳不聞!這裡的關鍵,不是黑天鵝起飛之前,是否發出了「徵兆」,而是面對鋪天蓋地的各種「徵兆」、各種「數據」時,你覺察「徵兆」、解讀「數據」的內在能力夠不夠。這個內在能力,簡單講,就是孔子所說的「德」。
在那樣一個「人謀鬼謀」的時代,在那樣一個科技極為不發達、占卜之風盛行的大環境中,面對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孔子能夠不為外界紛繁的信息所羈跘,毅然向內「求其德」,這無疑是一種天才的說法!
這就好像在面對達摩克利斯之劍時,絕大部分人只是關心如何躲避危險,卻很少有人會去考慮怎樣加固那根懸著利劍的吊繩,並且,對其可觀察、可檢測的牢固性,進行持續地跟蹤觀察!而這,才是在面對不確定的世界時,孔子「求其德」的解決方案,給現代人留下的巨大的路徑啟示!
本文來源:公眾號 @書釘,作者 趙強海,河南省天孚經濟文化研究所所長 高級研究員,與你一起,向上生長,遠離平庸。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