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歲男孩作詩《我不感謝媽媽》,最後神轉折,感人的同時更值得父母學習

6歲男孩作詩《我不感謝媽媽》,最後神轉折,感人的同時更值得父母學習

我是小愛

每天給我幾分鐘,小學初中不用愁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能寫出什麼水平的作文?

一年級、不滿7周歲的他就寫出了「我不感謝媽媽」的詩,曆數媽媽逼著他刻苦學習,對他嚴厲管教,「逼我寫練習冊」、「每天給我出捲紙」、「每天讓我寫生字」

但最後神轉折出現了……

《我不感謝媽媽》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每天罰我站牆角。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每天逼我寫練習冊。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每天給我上語文課。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每天給我出捲紙。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每天讓我寫生字。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教我每天背古詩。

沒有媽媽,

就沒有現在的我。

我不感謝她,

我還能感謝誰呢?

神轉折詩作的作者——瀋陽市實驗學校中海城小學二年級一班的楊錦麟

楊錦麟的媽媽陳萍女士是大學老師,平時注重孩子語文教育。

錦麟在5歲時就認識了2000多個漢字,《小牛頓科學館》就看了200多本,還有《不一樣的卡梅利多》等兒童書籍,四大名著等經典的兒童版也都翻過。

瀋陽師範大學教授、教育學博士張君:

經過媒體的傳播和挖掘,各種顯得超常的兒童被發現,我覺得這是一個令人欣慰和愜意的現象,引來眾人「圍觀」也在意料之中。

類似的事情越多,越能說明孩子們的個性得到了尊重和發揮,他們的特長有機會健康地發展和展示,同時也證明他們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圍觀」之後更應該思考的是:性相近,習相遠。

每個兒童的天性都差不多,關鍵在於發現和引導。

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個超常兒童都是「習得」的而非天生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就是要基於兒童的天性,在「習」上面下功夫。

兒童的天性雖差別不大但取向卻不盡相同,有的長於寫作,有的長於表演,因此發現每個孩子的「潛力股」十分重要,這是教育的最初起點。

當然,兒童成長有其自己的特殊規律,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我們在樂見大量超常兒童出現的同時,還要對其他兒童的成長留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學而思1對1 的精彩文章:

TAG:成都學而思1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