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大婚沒錢怎麼辦?溥儀:我有辦法,把乾隆的這件心愛之物賣掉
這件稀世之寶就是乾隆金編鐘。
乾隆五十五年,大清王朝經過康熙、雍正兩位皇帝的勵精圖治,到了此時正是「康乾盛世」的最巔峰狀態。乾隆皇帝更是自稱「十全武功」,這一年恰逢乾隆八十大壽,乾隆決定好好慶賀一番。為了表示對康熙的尊重,乾隆也仿效康熙在六十歲時鑄造金編鐘,下令再打造一套更大的金編鐘作為自己舉辦萬壽慶典的祝壽賀禮。
為了讓這組金編鐘更加奢華精緻,乾隆著實費了很大一番功夫,乾隆下旨金編鐘由工部、戶部和內務府造辦處共同負責鑄造。具體的製作流程是這樣的,造辦處先是根據乾隆的要求讓畫師畫出金編鐘的圖樣,呈送給乾隆審閱;然後根據乾隆修改的圖樣製作模形,再呈送給乾隆審閱;乾隆審閱後再次製作模型,等乾隆最終確認後才能開始正式鑄造。
乾隆萬壽慶典時,這套金編鐘被放置在太和殿里,它由一萬多兩黃金鑄造而成,共有十六件編鐘,編鐘上瑞獸復為鈕,兩條蟠龍躍然其間。令人稱奇的是,金編鐘的大小都一樣,之所以敲擊發音不同,是因為彼此間的厚度不同,這是頂級國寶。此後,每逢皇宮重大慶典,比如皇帝登基、大婚等,都會奏響。
1912年清帝退位,按照民國政府頒布的《清室優待條例》,溥儀還是能以遜帝的身份居住在紫禁城的後半部分。皇帝風光不復當年,可排場依舊,「太監宮女還是有一大批,再加上親屬官員,有一千多人。這樣他的支出還是相當浩大的,還是用皇帝的規模支出他的經費。」
剛開始民國政府許諾,「大清皇帝遜位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可當袁世凱去世,這筆錢的數量就越來越少,為了維持生活,溥儀開始變賣故宮的寶物。由於《清室優待條件》中規定故宮的寶物,清室只有使用的權利,不可能變賣,溥儀只能暗地裡託人將寶物運出宮。
1922年,溥儀年滿16歲,按照大清祖制,皇帝需要大婚。可舉辦大婚是需要錢財的,怎麼辦?只能借款,然後用宮內寶物抵押,十六個金編鐘作價40萬元。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記載了這一抵押,「只這後一筆的四十萬元抵押來說,就等於是把金編鐘、金冊等十成金的東西當黃金折價賣,其餘的則完全白送。」那麼金編鐘的結局如何呢?請看下回分解。
參考資料:《我的前半生》、《清室優待條例》
※這位老人活到一百歲,死前:我是一條狗,叫了百年也沒能喚醒中國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