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發燒,捂身汗,燒就退了?

孩子發燒,捂身汗,燒就退了?

天冷換季,孩子很容易發燒感冒!很多老一輩在寶寶發燒時都信奉「捂汗法」,會通過蓋棉被等方式將身體「捂熱」,企圖讓身體出汗,帶走熱量,以圖快點退燒。這種錯誤觀念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導致很多新手寶爸寶媽不知道其危險之處!

其實每年都有因為發燒捂汗而死亡的病例發生。

在臨床上我們稱之為「捂熱綜合征」,因給孩子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而引起,也稱蒙被缺氧綜合症。這種綜合症可出現機體器官多系統受累,是兒科的一種急症。

由於孩子和大人不同,神經系統發育尚不成熟,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也不完善,汗腺沒有完全發育,主要靠物理對流散熱。所以捂熱綜合征常見於兒童,特別是1周歲以下的嬰兒。

一般都發生在寒冷季節,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雖然此時嬰兒的生理活動已開始,但呼吸、體溫調節中樞還不健全,對外界球境適應力差,若衣被過曖或蒙被睡覺,就會因溫度過高而出大汗、面色蒼白、高熱、抽搐、昏迷,甚至還有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發育;如嬰兒昏迷時間過長,驚厥次數過頻,則會引起智力獃滯、癲癇等嚴重後遺症。情況特別嚴重者,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引起捂熱綜合征的兩種誤區:

誤區一:發熱捂出汗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穿得多多。有的說,孩子發燒了很怕冷;有的說,穿得厚點是為了捂出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燒了。

發燒捂出汗,往往越捂越熱,容易造成捂熱綜合症,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小孩發高熱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手腳冰涼,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讓寶寶充分散熱,而手腳要保暖。

很多人認為寶寶發燒了就不能洗澡,洗澡容易著涼。其實孩子發燒了洗熱水澡更有利於散熱。如果洗澡不便的話,用溫水拭浴也是退熱的一個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

誤區二:穿的、蓋的越多越好

寒冷季節小兒睡覺時不給脫去棉衣、棉褲,還加蓋過多的棉被,甚至還將被蓋過頭。外出時里三層,外三層,用繩捆,頭戴冒,再加圍巾。

如何正確給發燒的嬰兒散熱?

1、喝溫水

這是必需採取的措施,也是常識。發熱會消耗人體大量水分,適當喝溫水防止脫水,有助出汗,體溫下降。

2、脫掉不必要的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溫熱,背部出汗,則需要減少衣物,否則體溫會過高。

3、溫水擦身

解開寶寶衣物,用37℃的毛巾全身擦拭,有利其血管擴張將熱量散出。但整個過程千萬要注意不要再讓寶寶著涼!

4、保持空氣流通

如房間有空調,可設置於25℃~27℃之間,或用風扇搖頭送風。這樣可令寶寶感覺舒適,更有利退燒。但不在寶寶四肢冰涼、打冷顫時這樣做。

5、使用退燒藥

當嬰兒腋下溫度超過38.5℃時,可遵醫囑使用退燒藥水、栓劑、退熱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麥子媽媽 的精彩文章:

吼完孩子,應該怎樣做才能「解救」他們呢?
寶貝,媽媽吼你不是因為不愛你!

TAG:小麥子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