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是家裡的女主人?

誰是家裡的女主人?

邵珊老師

新祖父母課堂

每周一個小故事,討論隔代教育話題

小菲從18歲就離開家去外地上大學了,大學畢業後又在北京找到了工作,直到她結婚、生子,這十幾年她都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30歲的她第一次懷孕,心中充滿了忐忑,眼看快要生產了,就打電話問媽媽,能不能來北京照顧自己坐月子。小菲的媽媽在異鄉也一直思念著自己的女兒,覺得照顧女兒生產是自己義不容辭的事情,便興沖沖地從老家趕到了北京。

小菲媽媽覺得女兒的家就應該是自己的家,她一點兒也不把自己當外人。下了火車一進家門,她不顧旅途勞累,換上家居服就開始給她們打掃衛生。該洗的洗,該扔的扔,不一會兒整個家就舊貌換新顏了,看著被自己收拾得窗明几淨的女兒家,媽媽心中好不得意。

晚上女婿回來,看到煥然一新的家並沒有露出丈母娘期待已久的感激的笑容,而是埋頭在書房裡找著自己的東西,小菲媽媽趕緊過去告訴女婿,攤在桌面上的那些資料她已經整齊地碼放在書架上了。女婿沒吭聲,臉卻沉了下來。

這邊,女兒喊著著媽媽:「媽,您把我的衣服都收哪兒去了?」

「我都疊好放在柜子里了。」

「誰讓您放的,我放床頭就是為了隨時可以換,您趕緊給我找出來吧!」

「這床頭放一大堆東西多亂呀,還怎麼睡覺啊!」

「怎麼不能睡呀,我每天都這麼睡,睡得好著呢!」

「你這樣的生活習慣不好,得改過來。」

「媽,我已經三十歲了,不是十三歲!這是我的家,這個家的女主人是我!」

小菲的媽媽聽了這句話一下愣在了那裡,眼淚刷地一下掉了下來。這個家她不再是女主人了,她居然是來幫忙的客人,她已經沒有了做主的權利了。女兒的一句話讓她滿腔的熱血瞬間化成無盡的委屈,她真想一走了之,可剛走到門口又停住了腳步,想想算了,還是忍過這個月再說吧。。。

邵珊老師點評:

理性正視關係的變化才能保證一段

新關係的良好開始

關係是會變化的,這是一個事實。很多母親再次和孩子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中間她們已經有十多年沒有在一起生活了。女兒在離家獨自生活的這十幾年裡,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並且她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在這個新的家庭里,她是女主人,您是客人,您是來幫忙的,很多事情是要徵求孩子意見的。

很多母親面對這一事實一時轉不過彎兒來,也從心底里不願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她一直還把女兒當成十幾年前的那個聽話的小女孩,把孩子的家當成自己的家,自己依舊是那個處處可以做主,說話可以算話的女主人,結果是吃力不討好,反倒被兒女嫌,這真是讓她們傷透了心。與其這樣,我們不如看清事情的本質,理性面對關係的變化,找准各自的位置,在邊界範圍內做事,即使收拾房間,也只是收拾公共區域就好,像書房、卧室這些比較私人化的區域留給他們自己收拾,這樣雙方的衝突和傷害會相對小一點。

對子女來說,可以潛移默化地灌輸父母建立邊界感,但說話一定要委婉,用父母可以接受的方式,並給父母一段適應的時間。既然你們是主人,不僅有行使主權的義務,同時更有照顧客人情緒的責任,不能主意都要你拿,權利都是你掌控,活兒卻都是老人干,輪到盡義務、負責任的時候,自己又像一個沒有斷奶的孩子。

在這個問題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權利和義務要一致。

「媽媽,我其實特別愛你,可我不知道怎麼表達。」

「沒關係,媽媽也很愛你,我們一起學習。」

微信號:mamisik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學堂center 的精彩文章:

TAG:媽媽學堂c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