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止有眼前的掃墓,更有詩與遠方
清明不止有眼前的掃墓,更有詩與遠方
古人都怎麼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
昨天我們介紹了清明節掃墓的來歷,是說掃墓為何在清明這一天進行的原因。但掃墓本身,則來源更加悠久。
中國古代對祭祀先人非常重視,可以明確的是,掃墓首先是要有墓,因此,掃墓不可能早於墓的出現。
那麼,墓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
根據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即已有墓祭,殷商時期墓祭之風漸為風行。
【戰國】墓祭開始流行
戰國時期,墓祭已較為流行了。《孟子·離婁下》記載有「墦間乞食」的故事:齊國有一男子,家境貧寒,娶有一妻一妾。此人每次出門,皆酒足飯飽而歸,並向妻妾有意炫耀與其結交的都是權貴之人。妻子對此懷疑,於是悄悄尾隨丈夫以查驗實情。結果發現,走遍了全城,也沒有一人停下來和其夫說話,最後只見其夫至東郊墓地,向祭掃墳墓的人乞討剩餘的祭品,一次不夠,又多次向其他祭者乞討,直到酒足飯飽。從這個故事可見,戰國時代墓祭之風的盛行。
【漢代】墓地上建祠堂盛行
漢代受「靈魂不死」的觀念及「孝」文化的影響,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莫不重視墓祭。如司馬光《文潞公家廟碑》說「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又如漢武帝時的朱買臣,家貧靠打柴為生,其妻離去而嫁於他人。一天「買臣獨行歌道中,負薪墓間,故妻與夫傢俱上冢,見買臣饑寒,呼飯飲之」。可見,雖家庭貧寒無力造祠堂者,仍要親自到祖墳「上冢」弔祭。
【唐代】墓祭成為清明習俗
至隋唐,墓祭之風極盛。唐代提倡朝官寒食拜掃祖墓。唐後期,外地官員返鄉拜掃親人墳墓已相沿成風,並逐漸演進成為重要的民俗。
根據《大唐開元禮》所載,唐時有拜掃和上墓之禮的區別,拜掃無祭而上墓有祭,唐代以後二者就合二為一了。每逢清明前後,百姓紛紛前往墓地掃墓以拜祭先人。唐詩多有反映此俗之詩,如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唐以後,墓祭成了清明節約定俗成的重要習俗並沿襲下來。
【宋明】傾家出動去掃墓
宋代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
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當時清明風俗:「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有歌者。哭笑無端,哀往而樂回也。是日簪柳,游高梁橋,曰踏青。」
《張好好詩》,唐代詩人杜牧行草墨跡,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籤、題跋印章。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
今天第二條即是杜牧名詩《江南春》。
清明節還有什麼習俗?
除了掃墓,清明節還有什麼習俗?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項目,大有潛力可挖。
【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讓中國孩子成為中國孩子
微私塾
每天一點國文
微私塾鼓勵孩子們接觸國學
致力於
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中國孩子
微私塾的理念是
國學並不艱澀難懂
只需每天接觸國文
每天讀一點國文
日積月累
孩子的國文水平自然會提高
微私塾|每天一點國文
微信ID:msishu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私塾
TAG:馬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