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可一世的滴滴最終敗於自己的傲慢,網約車市場迎來新一輪洗牌

不可一世的滴滴最終敗於自己的傲慢,網約車市場迎來新一輪洗牌

2018年以來,滴滴「一統江湖」的形勢陡然生變,原以為在「大局已定」的網約車市場風雲再起,進入了犬牙交錯的局面,沉寂已久的網約車領域又有了新的入局者,去年聲言要進入網約車領域的美團,三月份正式向滴滴發起宣戰。

與此同時,三月份以來我收到滴滴推送的消息次數已經要超過10086了。這種情況在「優滴大戰」之後已經好久沒有出現了。

滴滴似乎慌了,細細一想,確實是要慌一慌的,因為滴滴現在似乎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兩難境地。

1

「醜聞」纏身,陷「中年危機」

最近,滴滴有兩次刷屏記錄,但卻都不是什麼光彩事兒。歸根到底都是滴滴自己「作」的!

第一件就是在3月23有網友在微博貼出了他和同事測試滴滴打車「大數據殺熟」的情況,發現同樣出發點,同樣目的地,價格不一樣,已構成價格欺詐。

而這一爆料引起了全網吐槽,雖然有人也認為這種問題十有八九是美團在輿論造勢,但網友表示確實之前被滴滴噁心到了,不吐不快,紛紛在各大平台吐槽自己被滴滴「看人下菜碟」了

滴滴官方給出的解釋大概就是基於路況、賬戶優惠券,以及網路狀況定位等一系列客觀因素導致滴滴的價格會有誤差。然而對於這一回復網友們表示並不服,然後再次「群起而攻之」。


而「大數據殺熟」風波剛過,就在昨日滴滴再次「10萬+」了,微信公眾號「孟婆說」發布了一篇名為《滴滴,今天我想和你談一談》的文章,文章中作者控訴了自己被滴滴司機性騷擾未遂後,投訴時滴滴客服不斷推諉責任,包庇車主,而非調查事實真相,置女性用戶安全於不顧的全過程。

其實這不是滴滴第一次陷入「性騷擾」醜聞了,網上隨手一搜,就能看到各種關於滴滴司機的對客戶進行騷擾的信息,《滴滴,今天我想和你談一談》作者開篇放的就是通過百度搜索關鍵詞「滴滴司機性騷擾」的相關結果數,數量驚人,有70多萬條。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看完關於滴滴司機性騷擾的新聞消息之後,心有餘悸,顫抖著把手機中滴滴的APP給卸載了的。難以想像,滴滴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約車平台,竟將用戶安全忽視到了如此地步。

No zuo no die,滴滴以「共享經濟」革命者的姿態進入大眾視線,但卻忘了把信用注入共享經濟和大數據之中。以上種種顯示,如今的網約車巨頭滴滴多年積攢的「好感度」正在被其霸道任性的「作死」行為消耗殆盡,逐漸成為了人人喊打的對象。

2

「員工」厭棄,紛紛倒戈

不滿滴滴的不僅乘客,還有他的「員工」—滴滴司機們。坐在滴滴的計程車上,經常能聽到司機對滴滴的吐槽,懷念以前的補貼,不滿現在的「壓榨」。

由於之前燒了太多的錢,現在坐穩了老大的位置之後就要想著怎麼把錢掙回來,於是滴滴不斷的抬高價格,但是很多滴滴司機表示,價格是漲了,但是錢根本不是給司機,抽成比例越來越高,名義上是20%左右,但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些抽成比例甚至達到40%。沒有補貼根本賺不到錢,現在的獎勵制度越來越苛刻,導致跑滴滴的司機們怨聲載道。

有位司機曾告訴我,他用常規功能打車,總計60元左右,司機到手也就30多塊錢,而用優享,要將近90塊錢,司機也只能到手40多塊錢,而優享的用戶肯定少於一般打車用戶。

據悉,滴滴目前的主要收入就是司機抽成、小部分收入來自廣告和對車企的營銷服務。資料顯示,滴滴2017整體虧3-4億美元,可見它現在沒有必要去取消抽成,基於盈利的壓力也不會取消抽成。所以滴滴司機所吐槽的「賺不到錢」問題,短期內滴滴解決不了。

這也就不難理解,去年很多滴滴司機開始積極推薦其他網約車平台。當然有補貼的誘惑,而最終讓司機、乘客的倒戈的還是對滴滴平台形成的長期不滿。

3

「終於變成了自己曾討厭的模樣」

客戶不再信任,滴滴司機吐槽不斷,滴滴現在真真是處於「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的尷尬境地。這讓我想起去年下半年一篇刷文章《滴滴,終於變成了他自己曾討厭的模樣》,文章中對當時處於壟斷地位的滴滴進行了各種控訴加價、唯利是圖、掙黑錢……而裡面的許多觀點正在印證如今滴滴如今的處境。

文中提到:

「幾乎在一夜之間,『共享』已經變成了『空想』。本來是為了解決『打車難』、『打車貴』的滴滴出行,已經迅速變成了連他自己也討厭的模樣。」

它與傳統計程車的本質越來越一致,憑藉一個可以任意操控的調度平台,它已經成為出行市場的最大賣方,可以冷漠地把乘客拒絕在荒郊野嶺。除非你願意任人宰割。

「失去了競爭對手,滴滴將頭也不開回地變得平庸、邪惡,如果缺少政府的監管,甚至會迅速淪落為流氓。」

「作為一個企業,追求盈利沒有錯。但作為一個平台,讓交易雙方的利益都要受損,而只有平台掙錢,這樣掙錢的方式,叫掙黑錢。」

由此可見,滴滴通過「燒錢」打下「網約車江山」後的產生的後遺症正在加速爆發。而一家獨大之後的滴滴並沒有及時調整,並逐漸步其曾經競爭對手的後塵,「打車難」、「價格貴」「店大欺客」「醜聞」這些滴滴曾經批評其競爭對手計程車的特點,正被眾多用戶吐槽在自己身上。

這頭滴滴內部各種問題不斷湧現,那頭各大競爭對手也已經虎視眈眈,網約車市場重新迎來大洗牌,已是不可逆轉之趨勢,除了美團高德的入局,4月份「復興者」易到再次「亮劍」,並祭出一對王炸:全網比價,十倍返還」和「免傭金+階梯返利」

網約車(移動出行)是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行業,「用戶是上帝」幾乎是行業的共識,而以往通過「燒錢」得來的用戶根本不是真正的有效用戶,之前的網約車補貼大戰,讓用戶如同牆頭草一般,只盯著哪家便宜就去用哪家的服務,資本成了判定用戶價值的唯一武器。

顯然,易到已深知唯有深挖用戶價值與需求,做出用戶真正有用的剛需功能才是王道。這次,易到下調乘客端價格體系,推出「全網比價,十倍返還」活動。易到將同步在全車型下調打車費,乘客可在各網約車平台進行同級用車比價,如發現易到的乘車價格不是最低,易到將對高出的差額進行十倍返還。

針對車主,易到宣布推出「免傭金+階梯返利」計劃,在全國47個地市優選47萬車主,實行免傭金政策,並對車主施行階梯返利。自4月1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47地市的車主可於App報名申請「免傭金+階梯返利」計劃,所有報名成功的車主經易到考核後,即可免除當月傭金,並同時享受階梯返利福利,最高返利金額為月訂單收入的15%

與此同時,易到將在4月份上線車載智能大屏,集出行服務、娛樂服務和泛生活服務等於一體,圍繞用戶車內時間打造新出行場景。對於車主,可按照一定比例獲得車載智能大屏帶來的廣告收益,在接單服務基礎上獲得額外收入。

對於車主來講,這種「免傭金+階梯返利」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據說,目前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滴滴」司機們正在考慮轉入易到平台。

可以說,易到推出的「全網比價,十倍返還」和「免傭金+階梯返利」都是行業內的創舉,在此之前各大網約車平台都是依靠傭金盈利,而且此前沒有任何一家平台能否真正做到「全網比價」,相比紅包補貼大戰,易到打出了差異化優勢。想想近年網約車一直被吐槽的加價,打車貴等問題,易到此舉可謂戳中其他網約車平台的「七寸」。

在共享經濟、綠色經濟的大趨勢下「司機高收入、用戶少花錢」才是未來移動出行行業的「出路」,只要把司機價值和司機需求滿足了,才能從供給端服務需求端,整個產業才能健康發展。

網約車進入下半場,與其說易到是「復興者」我更願意他是「顛覆者」,他正在推翻以往的網約車運營模式,以一種顛覆的方式,創造出一種平台、司機、用戶三方受益的共贏模式,構建未來移動出行的新生態。

2016年,程維在接受採訪時曾斷言,「網約車競爭在2016年就結束了」。不過,現在看來,可能還為時尚早。網約車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而對於咱普通用戶來說,幾年前的便宜打車時代,也許會再次來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聚焦 的精彩文章:

TAG:財新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