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的砝碼》第91回

《歷史的砝碼》第91回

雲貴平定

最要命的是,洪承疇一合眼,什麼塘報、本章、兵馬、錢糧之類的東西,就全部湧入腦海,魂牽夢縈,以致語言顛倒、神情恍惚。

其時,洪承疇已是六十四歲的老人,鬚髮皆白,牙齒已空,他自己也說「凡內外諸大臣未有如職年之最老者」。他早該含飴弄孫了,卻還在為清廷效忠,這樣的一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令人感慨,卻難以使人敬重。

洪承疇內外交困,終於挺不下去了。自順治十四年(1657)六月起,他以「有罪、無能、老疾」為由,一再上疏,請求解任。曾多次「優旨慰留」的順治帝,此時也感到洪承疇身上的價值已所剩無幾,便順水推舟地回復道:「覽卿再奏,病勢轉加,深軫朕懷,軍務殷繁,以難靜攝,著解任,回京調理。」

順治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洪承疇向清廷報告,說他正在整理行裝,「等候北行」。就在這時,膠著相持的局勢突然明朗:十一月十日左右,南明內訌,雲貴大亂;十一月十五日,洪承疇收到孫可望寫給他的第一封降書。

原來,雲貴內亂爆發於孫可望與李定國之間,孫可望加害李定國未成,挑起戰端又歸於失敗,全軍瓦解,不得已向洪承疇「請兵報仇,以復滇雲」。

洪承疇驚喜之餘,不禁生出幾分懊惱,因對南明內部矛盾不甚了解,誤判敵情,喪失信心,差點功虧一簣。他決定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將孫可望的「願附在清朝」歸於自己的招撫之功。此時的他,馬上向順治帝表示「病已痊癒」,請求延緩解職離任、回京調理。順治帝復旨同意,命他「留原任管事」。

留住經略五省之職後,洪承疇抓緊招降孫可望,對其嚴加掌控,以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清朝內外大臣一致攻擊他「以守為戰」「特恩招撫」成效甚微,他便以孫可望之口現身說法:「連年湖南、廣西以守為戰,節節嚴密,遂自內變,而決計投降。」

孫可望既降,西南形勢大變,洪承疇通過他很快掌握了雲南、貴州的山川地形、氣候風物、民情軍情,向順治帝上呈進軍雲貴「密疏」。

清廷基本採納了他的建議,分三路大軍進剿。

終於,雲貴平定,局勢漸穩,順治十六年(1659)八月,洪承疇覺得自己已無繼續留任之必要,再次以年老體衰,「右目久已失明,左目今已全昏聵」為由請求解職。清廷立即批准。

順治十七年(1660)正月二十日,本以為經略五省、揚鞭西南將手到擒來的洪承疇,苦撐七年、心力交瘁,完成了清廷賦予他的最後「使命」,從貴州省城起行,返回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昊文藝 的精彩文章:

曾經衣時尚:女學生流行服飾變化
小說 沽上典當行

TAG:昊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