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文化,就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每個中國人都承認中國人缺乏公共教養,
但每個中國人都不願承認自己缺乏公共教養。
——題記
今天帶孩子出去踏青,
電梯里又瀰漫著一股尿騷味,
果然,在小區里看見很多新鮮的狗屎,
遠處依然有在遛狗的人,
和隨意亂拉亂撒的狗。
我只想說一個問題——公共教養。
什麼是公共教養?
就是一個人在公共場所或公共場合,
所應該具備的公共意識和公共精神。
這幾年,我們喜歡說教養,
但我們最缺的教養,是公共教養。
很多人從小身處的是這樣的環境:
從嬰兒時代開始,
在公開場合隨地大小便。
長成熊孩子,外出做客,
把別人家翻騰的亂七八糟。
等到長大後自己懂點事了,
在自家洗個澡,會被父母呵斥:
「用那麼多水幹嘛,浪費!」
但在外面洗個澡,又是一種態度:
「花錢了好好洗洗,不用白不用。」
在自家上個廁所,會被呵斥:
「手紙怎麼拿這麼多,浪費!」
但在外面上公共衛生間時,
立馬換了另一種態度:
「手紙又不是咱家的,你心疼啥。」
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我們,
又怎能擁有良好的公共教養呢。
前段時間,多家航空公司宣布:
乘客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了。
看到這條新聞,大家興高采烈:
「坐飛機終於不用那麼無聊了。」
但這個喜大普奔的事情,
卻讓我時常出差的朋友叫苦連天。
本來應該說她運氣非常好,
正巧撞上飛機解禁手機的日子。
但她旁邊和前排的乘客,
優哉游哉地捧著手機,
看視頻、電影、聽音樂,
旁若無人地自嗨著。
然而並沒有耳機,而是外放著音量。
累了兩天的她本想好好睡一覺,
結果卻被吵鬧得無法成眠。
下飛機後一個勁的跟我吐槽。
對比她之前的經歷一件事,
你就可以看出人的涵養差別有多大。
也是發生在飛機上,到北京的航班,
發餐食的時候,側前座一個外國人
和空姐輕聲說了一大串英文。
看得出來他非常生氣,但努力剋制著,
以至於臉有點發紅。
他說話非常快,噼里啪啦,但音量非常小,
小到基本上只有他和空姐兩個人聽得清。
出於八卦,她仔細打量了那個外國人,
白襯衫,西褲,髮型利落,側臉挺帥。
他們在說什麼聽不太清,
大概是給孩子選擇了特殊的餐食需求,
原因似乎是孩子對什麼食物過敏,
但是航班服務人員竟然給忘了。
空姐一直在道歉,但似乎也彌補不了了。
為了表示歉意,給小朋友拿來一盒餅乾,
又給大人端來一杯紅酒。
結果好死不死,一個趔趄,「嘩」一聲,
一杯紅酒全灑在外國男人的衣服上……
好好的一件白襯衫,染了一大片紅,
下了飛機要以這副尊容示人,天吶。
頓時連她都緊張起來,這不找死么。
「What"s wrong with you?!」
外國男人輕聲而憤怒,
手忙腳亂地擦拭衣服。
然後又是一大串急促的英語。
仍然聽不清。
空姐拚命道歉的時候,
他的嘴唇緊緊抿著,
眼睛裡是深深的氣憤、失望,
和「我怎麼這麼倒霉」的表情。
但他始終克制著情緒,控制音量,
絲毫沒有讓其他乘客感覺到被打擾。
朋友的眼神里除了同情他,更多的是佩服!
他在這麼生氣的情況下,
竟然還能全程克制住情緒和音量,厲害了。
你可以自己試試,
在氣頭上很輕聲地說一串話,
有多難。
缺乏公共意識的我們,
常常不自覺地侵佔和損害公共空間。
哈丁教授曾提出過「公地悲劇」理論:
在一個牧場,草地是公有的,羊群是個人的。出於私利,每個牧民都想通過多養羊以提高收益。於是悲劇上演——草地持續退化,直至無法養羊,所有牧民破產。
我們很多人還沒意識到,
公共生活其實也是我們自己的生活。
如果自己不主動維護公共秩序或公共文明,
最後每個人的生活質量都會遭到嚴重破壞。
講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表達——
我們要學著培養公共教養。
要培養公共教養,就是要意識到:
一旦進入到公共場合,
就涉及我和他人的關係,
涉及我的行為舉止對他人的影響,
所以要培養一種新的公共生活思維和方式。
第一、無需提醒的自覺
上班時,樓梯間經常產生垃圾和雜物,
每次拆完包裝產生的垃圾,
同事都會收拾利落,而不是置之不理。
有人不理解了:不是有保潔員嗎?
公司請來幹嘛的?你收拾了她幹啥呀?
對,清掃是保潔員的職責和本分,
但是自覺保持公共環境整潔是我的教養。
同理,上完廁所沖一衝,
不讓下一位捂鼻子皺眉頭,
也是對別人的尊重和教養的體現。
第二、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有次,帶孩子坐高鐵,
前面座位的乘客突然把座椅往後調到最大,
孩子正好在我腿上坐著,
頭就突然被壓了一下,
幸虧只是受點驚嚇,並無大礙。
但我是心有餘悸啊!
如果能在調整前,跟後排的人打聲招呼,
或者提前把座位調試下,不影響到別人,
是不是形象瞬間就很高大了呢?
第三、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有一年,余秋雨去德國體驗生活。
他找了一處房子,感覺很不錯,
便和房東老人商談租房合約。
老人說:先簽五天短約,你再決定是否長住。
五天到了,余秋雨住得很滿意,
便和老人商談長租,
一不小心,將玻璃杯碰倒在地,
哐當一聲,摔得稀碎。
余秋雨連忙道歉,
把碎玻璃連同其它垃圾掃入垃圾袋。
老人卻陰沉著臉說:「房子不租給你了。」
余秋雨很詫異:「我惹你不高興了?」
老人搖頭:「不是,是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
老人把垃圾倒出來,一一重新分類,
把玻璃碎片單獨裝入一個垃圾袋,
用筆寫道:「裡面是玻璃碎片,危險!」
裝完垃圾,老人對余秋雨說: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想到下一個人。
上廁所時,要想到下一個上廁所的人。
扔垃圾時,要想到下一個收垃圾的人……」
什麼是公共教養?
這就是公共教養。
公共教養就是在公共場合做任何事情時,
要懷有一份「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這不僅僅是教養,也是文化和愛的體現!
※任何一個偉人的離開,都讓在世的人們感到無所適從的恐慌和不安
※殺死妻兒的亡國之君,卻是一位兢兢業業的好皇帝?
TAG:閱微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