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odel X 「自動駕駛」失效,華人工程師命喪高速@Tesla車主,為了家人和他人的安全,請謹慎使用

Model X 「自動駕駛」失效,華人工程師命喪高速@Tesla車主,為了家人和他人的安全,請謹慎使用

點擊「大奧村阿鐵」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著電動車科技,無人駕駛技術的出現,讓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第一時間去體驗這些新科技,但是近期出現的多起無人車撞人事件和自動駕駛帶來的事故也不得不讓我們去反思是否對於科技的依賴性是否太過了。

3月30日,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證實,一名38歲的華裔男子,使用特斯拉汽車的"自動駕駛"功能後,失控撞上加州公路上的隔離欄。

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昨天證實,一名38歲的華裔男子Walter Huang,使用特斯拉汽車的"自動駕駛Autopilot"功能後,失控撞上加州公路上的隔離欄,送醫後不治身亡。

據報道,38歲的黃偉(Walter Huang)是蘋果公司的技術工程師。3月23號上午9點30分,他駕駛一輛特斯拉Model X汽車,在加州山景城101公路上,失控撞上隔離欄,車子起火燃燒,隨後一輛馬自達汽車和一輛奧迪轎車,又從後方撞上特斯拉汽車。

遇難者的家屬和朋友還透露,38歲的Huang在生前曾多次抱怨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技術存在問題,在行駛時總是轉向101高速公路上的同一個障礙物。

家屬表示Walter Huang抱怨這一問題有7到8次,還曾將Model X開到經銷商那兒,向經銷商抱怨這一問題,但在經銷商那兒他們不能重複這一問題。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目前正在對這一事故進行調查,在家屬提供車主生前多次抱怨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的問題之後,他們也已開始調查車禍發生時是否處於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模式。

按照特斯拉的說法,當時失事汽車使用了自適應巡航(Autopilot)控制,跟隨距離被設定為最小。在駕駛過程中,車載電腦檢測到駕駛者的手未放在方向盤上,曾多次提醒駕駛者恢復手動操作。但他在撞車前6秒,都沒有把手放到方向盤上。

特斯拉認為,在撞擊發生前,駕駛者大約有5秒的反應時間和150米範圍的無障礙視野,但行車記錄沒有顯示任何操作,因而導致車輛直接撞上了隔離的水泥墩。

特斯拉公司重申,支持使用"自動駕駛"的立場,並表示"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是其他汽車的10倍。此前,特斯拉汽車也曾經在"自動駕駛"狀態時發生車禍,美國國家交通安全委員會正在對這起事故展開調查。


Autopilot究竟存在哪些技術局限性

這已經是特斯拉第二起自動駕駛致死事件。2016年5月,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死亡事故。事發前,車主joshua Brown同樣是打開了Autopilot功能並放棄了對車輛的控制,最終由於沒有觀察到前方出現的卡車而出現事故身亡。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等部門事後在經過6個月的調查後,認定特斯拉Autopilot系統不存在缺陷。

2016年的事故,是全球首例引起廣泛關注的Autopilot致死事故,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的調查結果雖然沒有發現該系統存在設計缺陷,但是同樣也指責了特斯拉在宣傳Autopilot功能時使用了「自動駕駛」等誇大辭彙,從而容易使一些膽大的司機誤以為這個系統就是無人駕駛,從而放棄了對車輛的控制。

該事故之後,特斯拉升級了Autopilot程序,即當用戶雙手離開方向盤一定事件後,系統會通過儀錶盤閃爍提醒圖表,發出警示音等措施提醒司機接管車輛,而如果司機仍然拒絕接管車輛,Autopilot功能就會解除。與此同時,特斯拉在全球各地對其進行宣傳時也採用了自動輔助駕駛等辭彙,避免引起誤解。

業界認為,特斯拉最新版Autopilot 2.0系統在縱向控制方面的表現更加成熟,與輔助轉向有關的功能還有完善空間,畢竟從駕駛員的反饋那裡我們也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

同時,受制於功能限制,目前的Autopilot2.0無法直接移植到城市環境使用。雖然它可以順利開啟(一次2分鐘、一次3分鐘),但城市中有走向複雜的車流,需要通過沒有車道線的紅綠燈路口,車與車間距更近,都暴露出系統對城市駕駛習慣還需要學習。

而從技術來分析,我們也能得知,眼下的特斯拉Autopilot功能,依然存在著依靠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的應用場景,所以,諸多的事故之後,為什麼特斯拉會一直強調:「駕駛員在開啟Autopilot系統時,並沒有將雙手放在方向盤上,以隨時應對緊急情況。」

因此,在完全自動駕駛實現之前,還是不要盲目信任所謂的「自動駕駛」系統,才是最好的選擇。現在奧克蘭大街上以Tesla為代表的電動車越來越多,如果你朋友就是這類車的車主,請儘快提醒他們對自動駕駛的謹慎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奧村阿鐵 的精彩文章:

TAG:大奧村阿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