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清明時節養生攻略

清明時節養生攻略

清明,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溫上升,中國南部霧氣少,北部風沙消失,空氣通透性好),因此得名。」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重要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是春季里最受人們重視的節氣,這不僅與掃墓習俗有關,更是一個尤為重要的養生節氣。我們說,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在這樣一個寄託哀思、乍暖還寒的清明時節,人們更應該注重調節飲食、起居和情緒。這個時節很容易「肝旺」,肝氣特別旺就會克土,這時對脾胃就不好,所以飲食上就要特別注意。

飲食宜清淡少吃發物

這時候是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好發的季節,如果這時節再吃發物的話,很可能誘發這些疾病的發生,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因此像羊肉、狗肉這些食物要適當少吃,飲食還要以清淡為主。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鵪鶉、鵝肉、蚌肉、螺螄、雞蛋、韭菜、芫茜、萵筍、淮山、蘋果、橘、馬蹄、梨、桃、櫻桃等。養生的湯品宜紅蘿蔔竹蔗水、胡椒煲豬肚、川芎白芷燉魚頭、韭菜滾狗肚魚、鮮土茯苓煲豬展、鹹菜滾黃沙蜆、貓爪草煲豬瘦肉等。

飲菊花茶散冬季寒邪

清明時節,天氣溫暖、陽氣生髮,傳統養生學認為「春與肝相應」,因此春養肝常保健。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藉此將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

肝鬱化火可服安宮牛黃

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現代人工作都很緊張,經常熬夜,導致肝火旺的人很多。工作特別累的人容易形成肝鬱化火的體質,很多人單純靠飲食來調節力量不夠,這時就需要服用一些力量大的苦寒葯。比如我們中醫比較有名的牛黃丸,如果確定屬於這種體質,這個時候吃是最好的。當然牛黃是一個急救藥,並非人人適合,一定要醫生經過辨證才可以服用。

心腦血管藥物需減量

現在心腦血管疾病也是好發季節,在冬天的時候血壓容易升高,從這個季節開始由於天氣變熱,血管舒張,血壓慢慢就趨於正常了,所以這時所服用的降壓藥物用量就要做適當的調整,包括一些擴張血管的藥物,就要看看是不是需要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