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號」上的東方夢想
原標題:「皇后號」上的東方夢想
波士頓傾茶事件,是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索。資料圖
俞飛
1784年2月22日,總統華盛頓52歲生日那天,幾個美國商人合資購置的一艘木質帆船「中國皇后號」,裝滿大量純正的美國土特產,駛向古老的華夏帝國。「船長和水手們意氣風發、精神飽滿,自豪地作為第一批使者,在上帝的眷顧下,將合眾國的商業版圖擴展到遙遠的東方和我們從未涉足的國度。」
「中國皇后號」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划出了第一道水線,建立起東西方最古老與最年輕的兩個大國之間的直接聯繫。
獨立戰爭背後的武夷茶
在北美十三州獨立之前,正是來自東方的茶葉引發了美國的獨立戰爭。
1664年,英國佔領新尼德蘭,易名為紐約。喝中國茶的風尚也因此傳遍整個北美殖民地。許多城市出現了英式茶室。報紙廣告上也推銷起上等進口中國茶。
1740年到訪波士頓的英國人班尼特觀察到:「女士們熱衷飲茶,沉迷於個中雅趣,仿效倫敦淑女的優雅,家務置之不理。」
到了18世紀70年代,大多數殖民地民眾成為忠實的茶葉愛好者。年茶葉消耗量600萬磅。每人每天飲用1.6杯茶。中國茶從過去的溪水變成了滾滾洪流,湧入北美。毫不誇張地說,正是中國茶引爆了獨立戰爭。
1651年英國的《航海條例》規定,殖民地只能和英國展開貿易,以此保護英國壟斷殖民地對外貿易。英法7年戰爭結束後,財政捉襟見肘,金融危機肆虐。英國針對北美殖民地,陸續頒布一系列重稅法案《印花稅法》和《湯森稅法》。後者對輸入殖民地的一切物品課以重稅,首當其衝的就是來自中國的奢侈品——茶葉。
苛捐雜稅引起民眾強烈反彈。出於無奈,英國於1770年廢除了《湯森稅法》的大部分項目,但對高達120%的茶葉稅卻予以保留。
1773年英國政府為傾銷東印度公司的積存茶葉,通過《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給予其在北美銷售茶葉的專利,免繳高額進口關稅,只徵收輕微的茶稅。
條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販賣「私茶」。在此之前,新大陸的茶葉進口被走私壟斷,波士頓更是個橋頭堡,當地富商漢考克號稱「走私茶葉大王」。他和知識分子亞當斯聯手組建立茶黨,希望衝破壟斷,直接從中國進口茶葉。
1773年11月,裝載342箱武夷山茶葉的東印度公司船隻開進波士頓港。12月16日,波士頓8000群眾集會,要求茶船開出港口,遭到拒絕。當晚化裝成印第安人的青年闖入船艙,將3隻船上342箱茶葉(價值18000英鎊)倒入大海。
兩年後,獨立戰爭打響。美國擺脫殖民統治,建國成功。美國獨立戰爭或許也可稱之為「茶葉戰爭」。
美國人追捧「中國製造」
早年輸往美國的中國貨物絕非只有茶葉。隨之而來的還有精美的絲綢、漆器、茶几、陶瓷製品。
歷史學家弗蘭克指出,北美殖民地的中國工藝品無所不在,風靡一時。馬薩諸塞州小漁鎮馬布爾黑德的克雷提船長1695年去世的時候,留下了十幾把中國漆椅和多件瓷器。35年後鎮上居民諾爾登給繼承人留下23件中國小瓷像。
美國富人總是覺得自己在文化上低人一等,急於仿效外國上流社會的精緻生活。喬治·華盛頓早在1755年就訂購了第一套中國瓷器,他告訴倫敦的代理人,「選擇合於時髦品味的器件,發來上等貨色」,後來又補充道,「請擇時興物件採買,否則勿送」。接下來的幾年,他和妻子在弗農山莊收集了大量中國瓷器。
美國學者學會的領導人湯姆森強調:「從中國移植到這裡的植物與我們的水土氣候相宜,稻米、松葉蕨和紫雲英長勢良好,可滿足我們最熱切的期望。我們還可以嘗試移種其他植物……引入東方,特別是中國的物產,美國可能會有超越預期的光明未來。假使我們夠幸運,能夠成功引進中國的產業、生活藝術、農業進步和本土植物,假以時日,美國或許能和中國一樣,養育比任何國家更多的人口。」
漢密爾頓對中國出口貨物的誘人利潤垂涎三尺。這些貨物包括「所有歐洲已有的,更有比歐洲供應更充足或歐洲完全未出產的物品」。他開出的清單上有絲綢和茶葉等傳統商品,還有「鑽石、珍珠、金、銀、銅、鐵、硫黃、陶土、肉桂、胡椒、靛藍、硃砂、血竭、龍涎香和其他許多貴重藥品和樹膠」。
「中國皇后號」遠航廣州
2009年11月17日,奧巴馬在上海演講時提及:「美國與中國的紐帶,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過去,追溯到美國獨立的初期。1784年,華盛頓組織了『中國皇后號』商船的下水儀式。這艘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華盛頓希望看到這艘船前往各地,與中國結成新的紐帶,希望中國開闢新的地平線,建立新的夥伴關係。」
獨立後的美國,還只是一個蹣跚學步的窮國。
到遙遠的中國去尋找財富,成了當時美國商界的迫切願望。獨立戰爭結束剛5個月而已,美國人就已急不可耐地開始了對華交往的歷史性首航。
即1984年2月22日開往中國的「中國皇后號」。
這艘木帆船,穿行大西洋,繞過好望角,跨越印度洋,駛入南中國海,行程1.13萬海里,歷時188天,於1784年8月28日緩緩駛進廣州黃埔港。帆船自豪地鳴炮13響,升起星條旗,代表由13個州組成的美國向華夏帝國致敬。
29歲的船長格林,後來成為首任美國駐廣州領事,他在旅行日記中寫到:「雖然這是第一艘到中國的美國船,但中國人對我們卻非常地寬厚。最初,他們並不能分清我們和英國人的區別,把我們稱為新公民,但當我們拿美國地圖向他們展示時,在說明我們的人口增長和疆域擴張的情況時,商人們對於我們擁有如此之大可供中華帝國商品銷售的市場而感到十分高興。」
短短4個月時間,船上貨物包括32噸鉛、50噸木材、500碼羽紗、12桶洋酒、1箱海狸皮、30噸西洋參,全部售罄。
運回美國的貨物有:紅茶、綠茶等數百噸,瓷器四五十噸,還有絲綢、桂皮、牙雕、漆器、漆扇、雨傘、紫花布、印花布、手貼牆紙等。
次年5月11日,「中國皇后號」回到紐約,轟動全美。中國商品被搶購一空。一隻繪有中國飛龍圖案的茶壺,被華盛頓總統看中,如獲至寶地珍藏起來。這把茶壺現已成為美國國家博物館的珍藏品。新澤西州的博物館中,至今還可以看到當年從廣州十三行訂購的印有「中國皇后號」字跡的瓷器。
首航中國的成功,為獨立的美國經濟注入一針強心劑。華盛頓總統宣布,對華通商予以優惠和保護;美國國會給全體船員授勛;紐約的報紙長篇報道遠航;街頭更是出現推銷中國紅茶、綢緞和瓷器的大型廣告。
美國朝野掀起了一股「中國熱」,駐法大使傑斐遜還專門向法國外交部寄送了一份首航報告。
「中國皇后號」第二次開赴中國時,起錨前收到華盛頓總統開來的訂單,要求為第一夫人採購「白色大瓷盤、白色小瓷碗和好看的薄棉布」。一紙訂單,透露出二人對中國瓷器、紡織品的情有獨鍾。
史料記載,「中國皇后號」利潤高達150%。「全美各地,無論多小的村莊,哪怕只有一條能通行五人帆船的小溪,都在開始計劃前往遠東的貿易。」
在通往廣州的航線上,從幾十噸到300噸的美國木帆船穿梭于波浪之間。學者斯蒂華特在一本研究美國地名的著作中提到,23個州都有以廣州命名的城鎮或鄉村。
對華貿易通過種種方式影響著美國,大量資金注入造船業和航海裝備的製造、航海人員的培養,幫助美國迅速成長為海上強國。南北戰爭時期,美商赴華貿易每年所得利潤高達3000萬美元之巨。美國第一代富豪中,因對華貿易而顯赫一時的不勝枚舉,他們積累的巨額財富對獨立後百廢待興的美國意義重大。
1792年,美國在中國的貿易額便躍居第二位,僅次於英國。拿破崙戰爭影響了歐洲的對外貿易,美國成為中國第一貿易國,美商在廣州開辦的柏金斯洋行、旗昌洋行,名噪一時。
把什麼賣給中國
所有西方商人都面臨著一個困擾他們數個世紀的終極問題:把什麼賣給中國?
「美國與其說是到東方去銷貨,無寧說是去購貨。東方在經濟上是自給自足的,不需要西方任何東西。這樣造成的交換問題乃是美國商人所必須應付的一件最頭疼的事。他能夠帶什麼到亞洲去交換他所需要的產品呢?」
美國人開出的第一項貨單是西洋參。「中國皇后號」帶去的主力商品也是「242桶,30噸」西洋參。美國人自己不吃西洋參,這完全是一個為大清國民「私人定製」的保健品。不過西洋參質量不如中國人蔘,難以人工種植,價格賣不上去,還得另想高招。
第二大主打產品,非毛皮業莫屬。清代廣州街頭,隨處可見兜售美國毛皮的小販,連北京紫禁城的小主和娘娘、朝中的達官顯貴也都成了美國毛皮的大主顧。
從1792年至1812年間,美國商船運往廣州的海獺皮一年最高達1.8張,海豹皮數量不下250萬張,利潤10倍有餘。美商大力發展廣州毛皮貿易,不外乎「一次航程包含著三次賺錢的機會,從美國運出小刀、氈子等廉價物品,到西北海岸換取印第安人的貴重毛皮;然後駛向廣州出售皮貨,購入茶葉;返航後,茶葉又以高價在美國或歐洲市場上出售」。
美國作家埃里克·多林在《美國和中國最初的相遇》一書中表示,這也是美國人第一次遠赴加州。美國人甚至誤打誤撞,發現了南極洲。費正清在《美國與中國》一書中感慨,「我們橫跨太平洋的擴張過程,是以廣州貿易、捕鯨業和西北海岸的毛皮業開始的」。
兩年內,美國人就在南極周圍的群島上殺死了32萬隻海豹,亂捕濫殺,海獺在美國人視野所及的區域絕跡。到了鴉片戰爭前,無論是海獺還是海豹,運往廣州的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同樣的厄運也降臨在檀香木上,美國的海獺皮商人在途經夏威夷時發現那裡盛產中國人喜愛的檀香木。很快,夏威夷的檀香樹悉數砍光,幾近絕種。美國人上島砍樹僅僅3年,湯加的檀香樹遺迹再找也只能去廣州了。
有趣的是,如今聞名全球的中國山寨,那時也初出茅廬。來到廣州的美國商人,驚訝地發現中國畫師水平高超,要價便宜。微薄的酬勞,就可以讓他們大量仿作美國名家的繪畫。心靈手巧的中國人批量生產藝術品,簡直易如反掌。
美國商人紛紛將本國畫家的原作交給中國畫師,讓他們臨摹,再把這些複製品帶回美國,高價出售。廣州畫師精心複製的自由女神像、清教徒登上北美大陸、列剋星敦戰役、華盛頓羽化登仙等主題尤其受歡迎。
這波藝術品山寨風潮,催生了一批著名的中國畫家,如史貝霖、林呱、庭呱等。他們從西方畫家那裡,刻苦學習西方繪畫技巧,通過複製品在美國佔領了藝術市場。
山寨畫作還引發了一場知識產權官司。美國最著名的畫家斯圖爾特將作品——華盛頓總統肖像畫賣給費城商人斯沃德。結果此人聘請廣州畫家臨摹了一百份足可亂真的仿作,讓畫家大為惱怒。他把船長和中國畫家告上美國法庭,請求法院禁止在美國銷售這些山寨作品。1802年費城法院宣布美國畫家勝訴。可這全然阻擋不了中國價廉物美的複製畫作進入美國的家庭中。
責任編輯:鄭少東
TAG:法治周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