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部電影鏡頭的運用有多重要,跳出定勢思維

一部電影鏡頭的運用有多重要,跳出定勢思維

作為攝影師、編劇和導演的尼爾·奧斯曼給出了更多關於電影鏡頭的思考。

你為每個畫面選擇的鏡頭真的合適嗎?你是否在使用變焦時發現自己不願移動攝影機,想要依靠變焦來構建圖像?或者當你使用定焦鏡頭,但是還想知道在用廣角鏡頭拍主鏡頭、使用標準鏡頭拍中景和使用長焦鏡頭拍特寫這些套路外是否還有其他選擇?在本文中,尼爾·奧斯曼會鼓勵大家更多地思考關於鏡頭的選擇和它將如何影響觀眾。

標準鏡頭

讓我們從標準鏡頭說起。什麼是『標準』鏡頭?標準鏡頭的焦距等於所記錄圖像對角線的長度。視角角度是大約53度,和人眼視角大致一樣,至少是人眼能看到細節的角度。如果將標準鏡頭拍攝的照片列印出來,放在真實場景前方,使觀察者到照片的距離等同於照片的對角線,那麼照片中的物體將和實際物體看起來就會大小相同。

如果鏡頭焦距比標準鏡頭長,就會稱為長鏡頭(也就是所謂的長焦鏡頭,而「長鏡頭」在技術上並非都是指長焦鏡頭,它還表示為一種拍攝手法),而短於標準鏡頭的是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

一張35mm膠片負片的對角線是43.3mm長,但萊卡發明者奧斯卡·巴納克讓這個數值大大增加了,所以在攝影界50mm被普遍認為是標準鏡頭。

但電影攝影中事情有點不同。SMPTE(電影和電視工程師協會)或者SMPE幾乎在一個世紀前就決定了電影的標準鏡頭應該是鏡頭焦距等同於圖像對角線的兩倍。他們認為這將給觀眾席中央的電影觀眾提供自然的視野,所謂觀眾席中央指的是處於屏幕和投影儀之間的位置(後者通常裝有兩倍於標準鏡頭長度的鏡頭)。

長焦鏡頭

Super-35數字影院感測器的對角線約為28mm,其標準焦距是56mm。當然,20世紀20年代的SMPE委員會生活在一個電影只能在影院放映的世界,未能預測未來有如此多的設備能夠觀看電影。

如今,我正在從與屏幕對角線大致相等的距離觀看電腦顯示器,但如果將手機放在與它對角線等長距離處讓我覺得靠臉太近了使人不舒服。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他們之於大塊電影銀幕的距離還是短於銀幕對角線的,但是可能比小影院銀幕和各種電視的對角線距離長。

攝影標準

要在有各種觀察距離的今天取中間值的話,我認為電影應該回歸到一個常規的焦距等於對角線的攝影標準,也就是一個Super-35的感測器焦距應是28mm。

我發現圍繞這個長度的鏡頭是在拍攝現場最有用的。我進行手持拍攝的優先選擇通常是32mm,或者任何POV拍攝模式。它很適合用來拍攝廣角鏡頭,因為它壓縮了點東西,裁剪掉不必要的信息,同時還能容納進許多景象。這也適於拍攝中景和中景特寫鏡頭,讓觀眾感覺參與到對話中。當我必須用單個定焦鏡頭拍攝《小美人魚》里一個關鍵的海洋場景時,我迅速選擇了32mm,因為我只要重新擺姿勢就能拍到廣角鏡頭和特寫鏡頭。

《小美人魚》(1989) 劇照

我相信標準鏡頭可以作為廣角鏡頭和長鏡頭之間的有用標記桿。就像剪輯師的每一步剪輯都是有理由的,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一名電影攝影師也應該有理由選擇其他鏡頭。選擇比標準焦距短的鏡頭,可以擴大空間,使場景更為宏偉,增強視角,使平面更開闊。選擇長於標準焦距的鏡頭,長焦會壓縮畫面,適用於人像特寫,營造那種壓迫、逼仄的感覺。

《敦刻爾克》(2017) 劇照

我曾與一個DP合作過,他堅持每個場景只用一個鏡頭,並用該透鏡捕捉每個鏡頭。這可能聽起來極端,但我強烈建議這種做法,這樣會讓你更深入地思考視角。

當然,攝影機機位的限制總是會影響鏡頭的選擇,但如果拍攝地不是太過狹窄,那麼總會有發揮創意的餘地。因此,重要的是選鏡頭的理由要恰當。

我們都處於這樣的情況,認為選擇更長的鏡頭能使一個鏡頭不那麼死氣沉沉,這偶爾是有用。較窄的視角和較淺的景深有助於掩蓋背景中的缺點,讓人覺得更具「電影感,」但這並非永遠的救星。

更長的鏡頭更具電影感嗎?

就我個人而言,當我聽到詹姆斯·卡梅隆對《異形》的評價時,我才意識到更長鏡頭會更具電影感的概念是謬論,他說他更喜歡廣角鏡頭。不管你對他怎麼評價,他的作品是真的具有電影感。

《異形2》(1986) 劇照

如果過度使用長鏡頭會讓電影變得寒冷、疏離,甚至像是在偷窺。雖然一般觀眾不知道鏡頭如何作用,但他們潛意識會覺得他們離那些動作很遙遠。

拍攝近景如果使用較短的鏡頭可以變得非常吸引人,但也很容易變得滑稽、搞笑,變得像漫畫。電影諸如《天使愛美麗》和《神秘兵團》(1999)就使用這個手法達到了很棒的效果,增強了這種卡通式或漫畫般的風格。

《天使愛美麗》(2001) 劇照

《神秘兵團》(1999) 劇照

同時也應考慮人物的面部對此的需求。一些演員面部比較平,使用廣角鏡頭會彌補這種缺陷。有的人鼻子較大,使用稍長的鏡頭會使鼻子不那麼突出。

如果是全景攝影,請考慮力量動力。比如,廣角鏡頭有助於使一個距離鏡頭更近的主導人物顯得更為高大,從而映襯他身後人物的弱小。相反的,如果主導角色是在背景里,長鏡頭能通過壓縮視角使他們顯得更為高大,《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里盧克和黑武士打鬥的場景用的就是這個手法。

《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1980) 劇照

部分內容來源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朝日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朝日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