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節的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4天(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祀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土家族,苗族,瑤族,水族,京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則多藉此踏青郊遊。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盪鞦韆等活動。

《曆書》有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

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二十四節氣

地球公轉一周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即以月相29.5天為周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曆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曆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國家頒布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

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說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曆中節氣的設置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

稍微複雜一點的推算是按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

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古人眼裡的清明節

在古人的觀念里,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為國家法定節日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民族掃墓節。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明錄。

來源:教育大全

編輯:曾艷萍

審核:劉發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新視聽 的精彩文章:

「尋找最美永新」 ——永新縣風光攝影作品徵稿啟事

TAG:永新視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