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回大地話養生 春季飲食要「五多五少」

春回大地話養生 春季飲食要「五多五少」

春天,陰退陽長,寒去熱來,草木萌發,萬物披新。根據中醫學「天人相應」的觀點,人們應注意以下4個方面的調養。

精神調養春天是一個「天地俱生」的季節,人應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在精神調養方面,著眼於一個「生」字。就是說人們要讓自己的意志生髮,而不要使情緒沉悶、抑鬱,應做到思想開朗、積極向上、心胸開闊、樂觀豁達,一定要讓情志生機盎然。由於肝應於春,在志為怒,故春天精神調養最主要的就是遇事戒怒,盡量排遣不良情緒的干擾。為使情志暢達,春天人們應多出戶外活動,投向大自然的懷抱——郊遊、遠足、踏青,在花的世界和綠色的海洋中,陶冶情操、修身養性。

飲食調養根據中醫學「春夏養陽」的理論,春天可吃些蔥、姜、蒜、韭,不僅能祛散陰寒、助陽氣升發,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由於春天人體肝氣易亢,肝旺可傷脾,因此,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講:「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可適食大棗、蜂蜜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少吃過酸或油膩、糯米團餅等不易消化的食品。還要多吃如芹菜、菠菜、白菜、油菜、萵筍、綠豆芽等蔬菜和時令水果,補充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的不足。春天氣溫日漸升高,飲食應注意清淡,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體內積熱,邪熱化火導致瘡癰癤腫等疾病。

起居調養早春陽氣漸生,陰寒未盡,溫差幅度較大,而且多風,風速越快,人體散失的熱量也越快、越多,人也就更覺寒冷,故著裝要注意保暖,適當捂一捂,切忌減衣過速。仲春以後,氣溫逐漸升高,皮膚血管擴張,人難免發生「春眠不覺曉」的「春困」現象,要注意早卧早起,切忌抱頭昏睡。春天宜勤開窗透氣,多眺望綠色植物,沒事多伸伸懶腰,這些都對身體有益。為與自然相協調,在冬去春來之時,在庭院或陽台,可種些花卉,擺上盆景,使居室身披綠裝,既可美化環境,又能促進健康。

運動調養生命在於運動。春歸大地、陽光和煦、暖風輕拂、空氣清新,正是運動的大好時機,人們應多開展諸如散步、快走、慢跑、騎自行車、舞蹈、放風箏等運動,也可練噓字功、梳頭功、升發陽氣操、舒筋活血操等,以順應春陽的生髮。在鍛煉時須注意,經過冬季這樣一個運動「低潮期」,人體肌肉鬆弛,關節、韌帶僵硬,中樞神經、內臟系統功能相對較弱,故要循序漸進,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防止外傷。另外,運動後還要加強保暖,避免傷風感冒。由於春季氣候較為乾燥,運動中又要大量排汗,所以此時鍛煉應注意水分的及時補充。

春季飲食最好遵循「五多五少」:

多水少油

季節更替帶來多風、乾燥的氣候,加劇了身體水分的流失。頭痛、便秘、體重增加等癥狀都是因春燥上火所致。最簡單的排毒方法就是多喝水。每天清晨起來,喝點蜂蜜水,將有助於清洗腸道,排毒祛火。

多彩少單

即多吃五顏六色的食物,少吃顏色和口味單調的食物。在人體中,五臟各有所愛,如心愛紅、苦;肝愛綠、酸;腎愛黑、咸;肺愛辣、白;脾愛黃、甜。人們在飲食中,應當照顧到各臟器的愛好。

多主少副

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春天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反覆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極易下降,易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此時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成熱量,提供身體基本所需。此外,春季應注重調養脾胃,而米飯同菜中的大魚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能很好地保護腸胃。

多菜少果

即多吃蔬菜,少吃水果。春季以養肝為主,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功能,肝和心都喜歡它,蔬菜也能使肝臟儘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若缺少它,肝臟代謝就差。但水果寒涼易傷脾胃,要適量吃。

多奶少肉

即多喝奶類,少吃肉類。春季是萬物復甦、陽氣生髮的季節。一年之計在於春,牛奶是全營養食品,春天多喝奶能滿足人體生長、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是各類人群春季養生的首選佳品。肉類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容易發胖,誘發「三高」等富貴病。

為更好的服務客商及農戶成立玫瑰信息平台,提供玫瑰相關產業產品供需信息,幫助廣大玫瑰企業及農戶更及時準確安全的了解發布相關玫瑰信息。笑迎八方來客共商發展,攜手共進,合作共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陰玫瑰甲天下 的精彩文章:

春天來了,如何叫醒昏昏欲睡的年輕人?春困雖不是病但需如何改善?
肝氣疏了,女人才有「顏面」 玫瑰花疏肝理氣

TAG:平陰玫瑰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