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明節原來是這個意思

清明節原來是這個意思

文:穿越君 讀史 特約作家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關於寒食節的由來,故事發生在2492年前的晉國。

晉文公(公元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出生在,他是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登基,一直到死。

重耳文治武功卓著,春秋五霸排名第二位,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驪姬之亂時,重耳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公元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晉殺晉懷公而立位。

相傳,在外流亡期間,重耳為躲避後母驪姬的迫害,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逃亡國外。

一天,當他們逃到魏國時,無親無故,餓的吃不上飯,重耳又生了重病,眼看要奄奄一息,嗚呼哀哉。在絕望之際,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謊說是野兔肉,煮給重耳吃,度過了這次難關。重耳病情康復後才有人把實情告訴了他。

19年後,重耳做了晉國的國君。

他讓有功之臣各自敘述自己的功績,大封功臣。但是介子推並沒有稟報自己的功績,因此被落下了。

介子推回到家裡對他母親說:「獻公有九個兒子,現在只剩個公子重耳了,自然該輪到公子重耳了。這是形勢造成的,那些人自以為是他們的功勞,多麼狂妄啊!」於是他就帶著母親隱居去了。

不過也有人為介子推抱不平,在宮門上貼了一張無名帖。晉文公一瞧,上頭寫的是:

有一條龍,奔西逃東;

好幾條蛇,幫它成功。

龍飛上天,蛇鑽進洞;

剩下一條,流落山中。

重耳又想起舊事,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卻沒有找到。

不封賞介子推,重耳心裡總是過意不去。

重耳為表誠心,親自登門去請,聽鄰里說,介子推已背著老母親躲進了綿山。

於是重耳派人上山搜尋,結果還是沒有找到,

在無計可施之時,有人提出放火燒山逼介子推現身。

重耳也覺得此計可行,

豈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倆也沒出來。

後來在一株枯柳旁發現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燒死了。

當時,介子推的脊樑堵著大柳樹的樹洞,洞內發現了他留下的一塊衣襟。

上面用鮮血寫著一首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

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

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憶我亡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

勤致清明復清明

重耳看後十分感動,放聲痛哭,將他母子二人安葬在綿山,改綿山為介山,建廟紀念。

為了銘記介子推,晉文公重耳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定為「寒食節」,這一天嚴禁煙火,只吃冷食。

到了第三年寒食節,晉文公重耳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發現那株枯柳死而復活,此時正是二十四節氣的清明,於是給那株柳樹賜名「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日。規定從寒食到清明,人們都要祭奠介子推。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是由寒食節演變而來。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我們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在2644年前,勞動人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根據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

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淮南子》一書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

不過這時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劉邦祭祖墳前壓紙的傳說

大約1769年前,秦末,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幾經大戰後,取得天下。

劉邦本名劉季,出生於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豐縣的一個農戶家裡。出身社會底層的劉邦當上皇帝以後,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

當回到家鄉後,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的難過,部下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

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爹娘在天有靈,現在風颳得這麼大,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墓。

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在墓碑上看到他父母的名字。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

古代,只有貴族有墓,老百姓並沒有墓。

秦漢時期,封建等級不再那麼嚴密,老百姓葬後開始有墓地,那時貴族的墓地稱「墓」,有碑。平民的墓地叫「墳」,只是一個土包。開始時,墓祭是貴族活動,百姓不舉行墓祭,只舉行家祭。自劉邦以後,清明墓祭逐漸形成風俗。

寒食節主要祭祀介子推及其母親,劉邦祭祀的是自己的父母,且祭祀故事廣為流傳,因此,民間的百姓,多與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有人祭掃。

唐朝時期,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的前10天或後10天。有些地方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於是唐玄宗頒布政令,規定了假期的問題。

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後來放假五天,到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

宋代的寒食節也放假七天。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2007年12月7日,國家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改為三天。

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此時,清明節日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春分後十五天,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日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射柳、鬥雞、蠶花會、植樹、放風箏。

清明節與寒食節吃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及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是一個極富特色的節日。

大眾收藏

親近藝術 感悟生活 享受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前秦宰相王猛:我打下整個北方,卻未能再回到故鄉
十個數字看懂中國文化!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