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中國規模最大的戰役:武漢會戰
中華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了侵華戰爭。到了民國二十六年,北線從平津、山西開始,南線從上海開始對中國實行了大規模進攻。當時的中國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國民政府表示「唯有犧牲到底」。從此日本也認識到了中國這塊骨頭不好啃,便加大了對中國的進攻勢頭。
淞滬會戰後,我國將首都遷到重慶,並進行了南京保衛戰。在南京保衛戰中,後來成為五大主力的74軍軍長張靈甫只是305團團長。雖然官職不高,但是愛國之心不低。他率領部隊在淳化鎮附近構建新陣地,阻擊日軍掩護王耀武51師退入南京,雙方展開肉搏戰,張靈甫的左臂中彈負傷不下火線,在戰役中張靈甫率部死守華嚴村以一團之力與日18師團血戰一晝夜,最終也因傷勢嚴重,渡江後不久暫別部隊回到西安養傷。因作戰有功,張靈甫被提升為153旅副旅長兼305團團長。
南京保衛戰之後,我國將大部分兵力部署到長江中游。日軍為了將中國徹底擊敗,隨即於1938年6月發動了武漢會戰。
為了讓中國投降,日軍在這次戰役中調集了華中派遣軍和華北方面軍約十四個師團三十萬人馬,用於一線的步兵多達150個大隊,500架飛機和第3艦隊的120餘艘艦艇,是侵華戰爭日軍以來最大規模的兵力集中,總指揮官為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
根據武漢的地理位置,日軍有三條主要進攻路線,一是以華北方面軍攻取河南直抵長江北岸,二是沿長江北的大別山簏由華中派遣軍第第二軍四個半師團自東向西突破,三是沿長江南岸由華中派遣軍主力第11軍五個半師團溯江西犯,其中第三條是日軍主攻路線。
為了迎戰,中方調遣了110萬軍隊,又加上蘇聯援華飛行大隊全部參戰,幾乎調集了所有能動員的部隊。蔣介石親自坐鎮武漢指揮。為了激勵士氣,宋美齡五次趕赴武漢前線,差點被日本人炸死。第一方向由第五戰區李宗仁部23個軍負責,同時加強中央軍嫡系兵團組織了蘭封會戰,會戰失敗後為防止日軍機械化部隊在河南平原上的高速突破,蔣介石下令炸開了花園口黃河堤壩,使河南安徽淪為一片澤國,華北日軍不得不停止進攻北撤避水。
第二方向由桂系李品仙第四兵團和孫連仲第三兵團兩翼負責,其中國軍名將宋希濂的71軍利用大別山有利地勢在富金山一線節節抗擊,遲滯了日軍在江北的挺進速度,使武漢免遭過早夾擊。
第三方向上沿長江南岸的各要塞和各城市,由陳誠為總指揮共27個軍組織抵抗,第二兵團司令張發奎國軍節節抵抗,日軍則依靠長江上的艦隊和空中優勢逐步進攻,馬當、彭澤、九江等要塞逐步落入敵手,歷經二月苦戰後 ,武漢岌岌可危。
比較出彩的是第三方向的陸上作戰,薛岳指揮的第一兵團布防鄱陽湖沿線,負責阻止日軍從東南和正南方向突進武漢,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也是這麼想的,以106師團秘密迂迴,試圖通過南潯線德安附近繞道武漢的南方,結果被薛岳發現予以圍殲,史稱「萬家嶺大捷」。
至1938年10月底,日軍沿長江兩岸進犯的部隊經過苦戰和付出慘重代價後,分別擊破當面國軍,從東、南、北三個方向逼進武漢外圍,為防止國軍主力陷於合圍,軍事委員會下達了放棄武漢、各部分別撤往湖北西部和湖南北部的命令,成立第六和第九戰區繼續抗敵,歷時四個半月的武漢會戰結束。
TAG:史海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