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李白在泰山上寫了一首詩
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苟且過的生活,
都記在這裡。
圖片來源:2016年冬天雪後開哥隨手拍自泰山
1/
四月是最殘忍的季節
荒地上長著丁香
把回憶和慾望摻合在一起
又讓春雨催促那些遲鈍的根芽
——艾略特《荒原》節選
如今,已經是四月,感嘆艾略特的敏銳。但我並不認同這敏銳中滲透的似有似無的絕望和哀傷。或許是我敏感了,也或許是我曲解了艾略特的內心。
好在,那些根芽儘管遲鈍,它們卻依然在春雨的催促下,義無反顧的破土而出,生長,開花,最終必有結果。這是充滿希望和收穫的過程。
春天,畢竟是花開鳥鳴的季節,也是孕育結果與夢想的開端。在開端就以決然放棄的姿勢起步,目標和目的地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我喜歡那些在春風裡奔跑的人!我也喜歡做一個在春風裡奔跑的人。
在我心裡,李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2/
四月上太山,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迴。
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想像金銀台。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李白游泰山,總共寫了六首詩,這是其中的第一首。題註: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意思是說,他是沿著唐玄宗泰山封禪之路,一路遊覽上去的。
腳下是真真實實的當朝君王踩過的御道,走在上邊,李白一定想起了12年前在長安懷才不遇近乎顛沛流離的日子。
往事不堪回首,卻並不影響李白登山賞景的心情。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絕壁,飛瀑,松濤,石門,李白用他一貫奔放張揚的風格,把泰山的雄奇、偉麗表達的酣暢淋漓,細細品味,確實給人如身臨其境的感覺。
讀著這些詩句,會自然想起李白的好朋友杜甫,想起他寫泰山的千古絕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兩人的詩歌對照來看,眼前立刻呈現出一座豐滿、立體的泰山。李白的近景特寫,杜甫的遠景素描,讓泰山全景展現,生動自然。
3/
登上泰山之巔,回顧前塵舊事。李白還是有了歸隱山林求仙問道脫離俗世的心緒。
詩歌的後半部分,是李白海闊天空的想像,藉助想像,李白依然在抒發他的心情。
海上的仙山,天上的金銀台,飄飄下凡的仙女,仙女盪人心魄的笑容,潔白的手臂,饋贈的流霞仙酒……這些想像出來的神仙境況,讓李白稽首再拜,自愧並不是仙界的人才。
感慨之餘,李白心神蕩漾,巔峰之上環顧,必是深刻領會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蘊,與曠達的心胸相比,宇宙何其渺小!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納宇宙於胸間,脫俗世於身外,那是何等逍遙自在的生活。
此刻,李白沒有想到半年之後,親臨泰山封禪的君王就下詔招他進京。否則,他這首詩歌的後半部分就也許永遠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4/
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
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輝。
當榮君不採,飄落欲何依。
——《感遇四首·其二》
走在泰山御道之上,漸行漸高,想起12年前長安落魄失意的情景,李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這首詩吧?
以菊自喻,感嘆君王的不賞識,懷才不遇的憂傷與無奈都濃濃的浸透在字裡行間。當榮君不採,飄落欲何依。那個時候的心情,全然註定了此刻的心境,所以才有詩尾看上去洒脫,實際上也是無奈的表達: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然而,世事難料。
這一年秋天,李白時來運轉。
5/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這首詩寫在同一年秋天,記錄的是李白接到唐玄宗詔書宣他進京時候的心情。此刻的心情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欣喜若狂。
在這種驚喜異常的氛圍感染下,秋天肥美,白酒香醇,開懷暢飲,起舞高歌,李白心中夢寐以求的願望終將實現,唯有痛飲歡歌才能抒發那一刻由驚喜到釋然的喜悅心情。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你這頭髮長見識短的婦人,我終於可以不再被你輕視,我終於可以一吐心中塊壘,今天與你決絕而去,西入京師,去實現我心中宏偉遠大的抱負。
李白在那一刻,有願望即將得以實施的躊躇滿志,也有對輕慢他的女人毫不留情的刻薄怨懟。這時候的李白,內心情感可算五味雜陳,想不到我李白終有今天!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曠然小宇宙,當榮君終采。
這一刻,李白意氣風發,俾睨天下。那個輕慢他無能的婦人,終於被他一腳踩在腳下。
6/
十月,李白來到了長安,他不僅得到了當時神一樣的大V賀知章的青睞,也得到了唐玄宗隆重異常的接待。
或許,在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風光日子裡,李白早已忘記了四月寫在泰山的這首詩。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
幸陪鸞輦出鴻都,身騎飛龍天馬駒。
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璋紫綬來相趨。
就像接到詔書那一刻對輕慢自己婦人的刻薄,李白在被唐玄宗禮遇之後,同樣抒發了對那些曾經輕慢自己的達官顯貴的鄙視。
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李白,是一個真實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被貼上浪漫標籤的詩人。
遺憾的是,李白這種風光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TAG:走讀生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