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與香道——香之十德
中國用香的歷史悠久,春秋至漢魏時期是香文化的初發展的階段,人類使用天然香的歷史久遠,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香料植物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由於地域所限,我們黃河流域不太適合香植物的生長,種類不如後世繁多。對於香木香草的方法有熏燒,有佩戴,有煮湯,澤蘭就多用作煮蘭湯,還有熬膏,蘭膏,還有入酒等一些方法。在《詩經》、《尚書》、《禮記》、《周禮》、《左傳》、《山海經》里都有記載。
對香木不僅使用而且還有很多詩歌來記載,比如在《離騷》裡面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餐秋菊之落英,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後來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活躍,到了秦漢時代,東南亞和南亞歐洲的許多香料傳到中國,這個時候,沉香,蘇合香,雞舌香在漢代已經成了王公貴族的奢侈品。在西漢的初期,在漢武帝之前,熏香就已經在貴族裡面流行起來了,長沙的馬王堆就出土了陶制的熏爐,還有熏燒的香草。原本在兩廣流行的熏香方法也傳到了東南亞,在東南亞蘇門答臘也發現過西漢初元四年制的陶爐。最著名的就是博山爐,它是模仿神仙所居的仙山,在西漢至魏晉的七百年間一直廣為流行。伴隨香爐的廣泛使用,熏香的風氣普遍,向皇帝奏事的官員,也要事先燒香薰衣,甚至奏事的時候還要把雞舌香(丁香)含在口裡,免得口氣熏到皇上。
無香不成禮,香在古代社會可謂美好而尊貴,人們對它的愛中有著敬且惜的意味,跟玉有一比。玉器在古代被視為國家神器,具有純潔美好而高貴的形質;儒家更是重視玉的精神,認為君子如玉、美德如玉。因此古代的社會精英們對玉的情感自是非同一般。「憐香惜玉」成為非常生動傳神的一種美好情感的表達。遺憾的是,香和玉越往後越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內涵。
今天香道復興,但慢慢地不再是從香道的本質——恭敬、供佛培福報乃至除穢這個角度,而是變成一個鬥富、燒錢的行為。這其實已經把香、焚香引入了誤區。古人乃至佛教重視焚香,其實是與香之品德有重大關係。宋代詩人黃庭堅在他的《香十德》裡面是這樣描述香的品德,他說香有這樣的十種德性:
1
第一,感格鬼神。
香通神明。能夠跟鬼神進行交流,香是媒介。所以我們說心香一瓣,傳達你們的心意。我們漢地焚香時唱的《爐香贊》:「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誠意殷切的時候,諸佛就會現身。所以「誠」字擺在第一。不虔誠,沒有誠意,鬼神沒有辦法能夠感通。你心思裡面的壞想法也直接傳達到神明那裡去了,你不燒香還罷了,這一燒香把那點壞念頭都傳達到佛那裡去了。所以感格鬼神。告訴你誠第一,恭敬虔誠是第一的。如果你燒的時候不這樣想,而想的是燒錢啊,這一下幾千上萬就沒了。傳達的就都只是錢,銅臭的氣息。
香的第一個作用是用來傳達我們虔誠的心。在佛經里請佛都要燒香。所謂「香為心使」。有的地方甚至寺院說現在空氣太差了,燒香污染空氣等等,建議大家不要燒。我認為少燒是對的,但是說佛教要是連香都不燒也是不對的。燒香是一個重要的佛事。我們修福報要燒香,而且有一些非人(如乾闥婆)是以香為食,我們也算是布施給他們。有的地方太西化了,比如台灣的一些寺廟,太受基督教影響,就把這一切舊規矩都廢了,就認為供香沒有必要,供花就可以替代。這不符合我們佛教的以「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用來供佛培植自己的福報的目的,更何況燒香也是表達自己對佛的虔誠之意。
2
第二,清凈身心。
焚香能夠清凈身心。本身因為香最大的益處能夠愉悅我們的身心。芳香開竅,讓那些不通的地方,苦痛的地方,變得通暢。這不僅有身體的,也有心靈方面的。芬芳的物質能夠令我們心情愉悅,所以那些抑鬱,孤獨或者太自閉的人來說在家裡適合焚些香,很溫暖,很甜蜜,你覺得不是那麼一個人冷冷清清,有好處。
3
第三,能除污穢。
污穢不單指環境的骯髒,也有祛除邪魔妖孽的作用。這個大家知道,藏地專門有一些加持過的香,就是除污穢用的。
4
第四,能覺睡眠。
昏沉的時候焚香,能夠使我們清醒。有的時候打坐你點一支香,淡淡的,不是很濃烈的,離得遠一點,不要放在跟前,時而聞得見,時而聞不見,就會讓你保持警覺,提醒你。因為坐著坐著就昏沉了,但是這個香偶爾飄過來你聞到就會警醒,所以能覺睡眠。
5
第五,靜中成友。
安靜,當我們孤獨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以焚一支香,靜靜地欣賞香煙的裊裊升騰,體會香煙剎那間無常變化的感覺。香,就是你獨自一個人的朋友。
6
第六,塵里偷閑。
忙碌的時候也可以焚一支香。這個很複雜么?真不複雜,就看你有沒有心。你說你很忙,可以就用一分鐘,弄這一小截,也不要弄那麼長那麼大,備小小一個香座往這一放。現在各個香座一大堆,長的扁的瓷的,香爐都可以。你就焚一支香,這就是要你在忙裡偷個閑,不要被事物束縛住,弄得身心俱疲,在忙中間,找到一點閑的樂趣,所以叫塵里偷閑。
7
第七,多而不厭。
有的廟一燒燒一天,是那種特別大的盤香,香火不斷。真要好香二十四小時也沒問題,你不會聞著聞著感到厭倦了。
8
第八,寡而為足。
這和上面的話要對起來看。我們說燒一支香,一支也覺得很滿足,也不會覺得只燒這一根香是不是太少了啊。
9
第九,久藏不朽。
香能夠收藏很多年。大概多少年呢,這還真不好說,從法門寺地宮的香來看,法門寺地宮藏著供養唐代佛指舍利的香,沉香山,香木盒有一些是朽壞了,但是大部分還在,就是說一個沉香山至少存在一千多年是沒問題的。
10
第十,常用無障。
常常使用會少很多障礙。像沉香,我們從香道角度講是至陽的,南方離火之位,所生至陽之物,所以焚燒他的時候一些邪魔障礙都會害怕遠離,自然常用無障。也可以用於自己的身體,芬芳調和有治療的效果,這是大家都認可的。
這十個方面,是香事最核心的部分,跟多少錢沒有關係,具足這十種品德就是好香,如果不是,再好的東西都不會好的。還有非福業所得,什麼掠奪別人,搶別人,借勢力逼迫人家送你得來的啊,這些非福業正業所得的,都是壞的,再好的好香如果是這樣的來源我們也不能用,要講來源是不是正命正業所得。這十種品德是我們在焚香的時候應當體會的。它其實跟修行人乃至佛法的要義都是相通的。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茗心茶文化研究會|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郵票上的四大佛教名山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十三、不折伏眾生戒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