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年年祭離殤

清明――年年祭離殤

一、清明節簡介

清明節,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每年的陽曆四月五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二、清明節的來源

史料記載,兩千多年以前,也就是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後來,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的隨從,但是獨介子拒絕接受封賞,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無奈之下只好下令放火燒山,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都燒死了。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為了紀念介子推,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因為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時間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一起過。到了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就慢慢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三、與清明節有關的詩詞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四、清明節的習俗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把風箏放上藍天之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其習俗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人們通過清明掃墓來紀念先人,緬懷先烈,寄託哀思。

插柳

古代人認為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最後小編在這裡提醒一下大家清明出行時一定要記得帶傘。因為「清明時節雨紛紛」,而且武漢的天氣可是說變就變的。

文|策劃部:曾慶紅

編排|網路部:管玉林

審編|網路部:李現忠

~ ~ ~ ~ ~

可於本文末留言評論、建議、發表觀點等

僅在微信打開本文才能評論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口學院社團聯合會 的精彩文章:

春天來了,一起出遊吧!

TAG:漢口學院社團聯合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