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坪溝的傳說

大坪溝的傳說

大坪溝的傳說

賈廣瑧

大坪溝有許多民間傳說,有的嚮往成仙,有的嚮往成佛,有的嚮往富貴,有的嚮往達道。這些傳說,有的是真人真事,有的是真人虛事,有的是真人不曾有過,有的是真事不曾有過,有的是親眼所見,有的是親耳所聞,也有的是移植別的地方的人和事,但不論這個事是怎麼來的,總是在大坪溝人們的口中相傳了好多年。有的傳說過百年了,也不曾有人懷疑過,於是我相信這些是真的。正如「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誰人能說長城不是秦始皇他老人家修的呢?最起碼錶達了大坪溝村古今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於是,我們把這些流傳了上百年的傳說編在了一起,供大家茶餘飯後的一點談資,以便大家能夠健康快樂地生活。

舀飯的勺子要扣下

話說在金圪堆山下有一個大凹溝村,村裡住著一個賈姓老漢,他在金圪堆山腳下的土地里種了很多小麥,小麥長的很好,但不知哪裡來了頭老金色黃牛,經常去麥地里吃他的小麥,害得這個賈老漢每天都去看麥子。牛隻要看到他就跑,可是眨眼牛就不見了。那天,賈老漢守候在地里,下決心非要弄清這頭牛是誰家的,好去找他賠償麥子。恰好這頭牛跑出來偷吃小麥,賈老漢一把揪住牛的尾巴,不論老牛跑多快,死也不放手,一直跟到金圪堆的山下。有一石門開著,他拽著老牛的尾巴就進去了。他看到兩個白頭髮白鬍子的老頭正在下棋,這時老牛也不跑了,他厲聲問道:「這牛是誰家的?」其中一個老頭說:「我家的,怎麼了?」賈老漢說:「你家牛把我的麥子吃了,你說咋辦吧?」老頭不慌不忙地說:「不怕,吃了賠你好了,等我下完棋行不?」 賈老漢也不說什麼,只好在旁邊看著,等他們下完棋,老頭跟賈老漢說:「我的牛吃了你的小麥,理應賠償,你說怎麼個賠法?」賈老漢說:「你得賠我一斗小麥才行。」老頭說:「那行,不過我沒有小麥,但我有的是金子,金圪堆里全是金子,你能要多少?」賈老漢暗自高興,心想這回可算能討個便宜了,開口便說:「行!一兩金子吧。」隨後,老頭回屋裡取了兩塊金元寶給了賈老漢,賈老漢說:「我不要這 么多,只給我一兩就行了。」老頭說:「我看你是太老實了,哪有給多了還有不要的事呢?你拿上回吧,一塊你用去修個好房子,另一塊再置幾畝田,多種些糧食,你家人口多,有了那點田地,什麼也不要怕了。」

賈老漢高興的得不得了,一路小跑回了家。他什麼也沒有說,只是吃完飯上坑睡覺了。當他睡醒以後,仔細一想不對勁,自己是不是做了個夢?他急忙去抽屜里看,果真有兩個金元寶。賈老漢這時才想起自己是去了神仙住的地方,見到了神仙。他感嘆這是上天對自己這個老實人的一種恩賜吧。

從第二天開始,賈老漢就到大坪溝的所有村莊上買了木料、磚、瓦,準備修房子了。

不到半月的功夫,各種修房的材料準備好了,然後請了鄉親們來到了大凹溝,開始起牆。好幾十號人乾的熱火朝天,到了吃飯的時候,大家看到賈老漢的妻子只是做了一地鍋的湯麵飯,心想:你都修房了,還能這麼小氣摳門,這點飯哪夠吃?賈老漢的妻子分明是看到了大家的心思,急忙說:「不怕的,裡屋還有呢。」她只是在地鍋旁邊給大家盛著飯,無論大家怎麼吃,地鍋里的飯總也舀不完。大家趕著勁兒吃,心想裡屋定有好吃的,這鍋飯吃不完,那鍋飯怎麼上呢?非把你家吃個鍋底朝天不可。無論大家怎麼吃,鍋里的飯就像長了根似的,吃多少,長多少。當大家都說真的是吃不動了的時候,鍋里的飯也不知不覺完了。

人們收工回家以後,賈老漢的妻子心生疑雲,也感蹊蹺。她問賈老漢,賈老漢平時就木訥些,此時更是不說什麼,但他心裡像明鏡似的,一副英雄氣概油然而生。他只是說:「你明天不用做那麼多,只做一鍋的飯足矣。」最後他又交待妻子:「吃飯時,你只管親自給他們舀。等不舀飯的時候,勺子要扣下放,不要讓他們放錯了。」老婆如此這般答應了。

接下來的幾天,人們還是那樣的出力流汗,吃飯還是那樣的拚命死灌,都想著:一定要把你家吃窮不可,讓你的七間樓房只能修到半拉。如此看來,自古村裡的人就有那種「恨人富笑人窮」的劣根性。事情的發展不是他們想的結局,一口小地鍋的飯頓頓支撐了下來,地鍋里的飯一直舀不完,吃了早飯吃中飯,吃了中飯吃晚飯,大家吃的還是肚圓汗流。

就在賈老漢的七間樓房快要修成了的時候,一次吃飯時,賈老漢的妻子給大家舀完第一輪飯後,有點別的事急著去辦,他告訴大家舀了飯後一定要把勺子扣下放,不能口朝上。可但是,但可是,真能把人氣死,真是樹林大了什麼鳥都有,人多了什麼性也有,總有一些毛手毛腳的人,還不怎麼聽話。幹活的人中有一個人只顧搶飯吃,忘記把勺子扣下,舀完飯隨便把勺子一扔放到了檯子上,如果勺子的口朝下也罷,可沒想到勺子的口朝了上,結果地鍋里的飯說時遲那時快,「吱」的一聲功夫,飯就沒了。

賈老漢看到後無比痛心,她妻子回來後也是急著沒有辦法,趕緊又給大家做了點飯,總算把這頓飯給支撐了下來。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賈老漢的地鍋不起作用了,每頓飯足足得三個地鍋才能管夠大夥,自然,賈老漢也花費了不少的金錢用在吃飯上。等房子修好了,一塊金元寶也花完了。

賈老漢的七間樓房現在依然屹立在大凹溝的半山坡上,它也是全村唯一的一個有著挑檐結構,梁如缸粗,檁似矩方的不凡建築,樓上樓下石板鋪地,鋥光瓦亮。那些石板是如何運上去的?就現在的科技水平這麼發達,想運上去也不是個容易的事。這座建築如今看來還是讓人嘆為觀之的。

後來的故事,也就步入了正規。賈老漢用另一塊金元寶置了田地,又供著孩子們上了學堂。開始的時候,人們問他是怎麼發跡的,他只是一笑了之。後來的多年裡,他駕不住人們貪婪的眼光,於是,他告訴大家,是他意會了神仙的意思,做人做事一個理,少說多做,不要張揚。舀飯的勺子要扣下,吃飯不是勺子的功勞,鍋里沒有了你舀個球?好生活是埋頭干出來的,你張口向天要,你要個球?

再後來,鄉親們也常去金圪堆山下等牛,但總是沒有見到,方園的地里連根牛毛也沒有見到。後來的人們總算是得了一條真諦:舀飯的勺子要扣下。

賈廣臻,中共黨員,十里鄉大坪溝村人,現任晉城市聯通公司總監。筆名西秦,取姓的頭,名的尾,意為 :因1962年所生,適逢舉國饑荒,母親沒有足夠的奶水供我,所以儘管長了個大腦殼,可腦仁只有一半大;後來在沁水一中上學,因為常是飢腸轆轆,所以文化也沒有學成,只有常人的一半能奈,由於這樣的原因,我懂得了做人的後果,所以只好夾著尾巴做人,但是夾也沒有夾好,還露了一半,所以一半頭顱一半尾巴就是全部的我。後來學著別人寫了點東西,小說散文報告文學都有點,出了八本小書,常按在柜子里,只怕別人看到笑話。

《十里文苑》公眾平台:讓十里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十里;

《十里文苑》公眾號用文學告訴你一個精彩而神秘的十里;

支持原創首發,薈萃名人精品,扶持文苑新人。

文學顧問: 何炳耀

主 編: 田 雨

編 輯: 賈粉平 楊田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里文苑 的精彩文章:

TAG:十里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