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朝和隋唐之間,中國為什麼有400年的苦難浩劫?
最近剛給小朋友寫完一套三國故事,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心中一直有一個巨大的疑問。從184年黃巾起義、群雄割據、三國鼎立、魏晉南北朝,到581年隋朝建立,中間赫然有400年!在這400年里,國家分裂(雖然有過短暫的統一)、戰爭頻繁、無數生靈塗炭。它夾在強盛的漢朝和隋唐之間,顯得特別卑微,許多歷史書都一筆帶過,不忍多說……
我不禁想問,這場折磨中國長達400年的巨大「浩劫」,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背鍋的宦官和黃巾起義】
最常見的答案說:是東漢末年宦官和外戚輪流干政導致的!
可是這個說法,有很大的疑問。因為宦官和外戚干政,從來就是常見的政治模式。之前有,之後也有,沒道理這一次就格外慘烈!具體到東漢,宦官和外戚輪流上台,從東漢的第4個皇帝就已經開始,歷經了100年、共有6次更替。可見,這種機制大致是沒有問題的!
有人說,因為宦官的勢力越來越大,越來越腐敗,最終不可救藥了嘛。可是在189年,外戚何進被殺死,袁紹便封鎖宮城,一舉將所有宦官都殺光了!!居然能這麼「輕鬆」地將宦官全部殺光,說明宦官的勢力還相當有限,離「權傾朝野」還相當遠。但更大的問題是,400年的浩劫才剛剛開始,宦官就已經死光了,如何承擔得起「背鍋」的大任呢?
還有一個答案說: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使社會混亂導致的!
黃巾起義涉及十幾個州郡、幾十萬人,確實規模浩大。但是,僅僅一年,起義就被平定了。雖然幾年後,各地黃巾軍再起,但相當分散,規模遠不如第一次。在這400年里,有數不清的戰爭,可是有多少次,戰爭的一方是黃巾軍或者「暴民」呢?簡直少到可以忽略不計!黃巾起義同樣也背不起個鍋。
那麼,到底是誰躲在這口大鍋的後面呢?只有重回歷史,去找尋答案……
【難題下的獨尊儒術】
快閃回到三國的400年前,在秦末的大起義中,漢高祖劉邦率領一幫真正的平民子弟(貴族極少,屈指可數),摧毀了幾乎所有貴族勢力,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平民政府——漢朝,史稱西漢。
西漢有兩個非常棘手的難題。一個是政府的合法性的問題?劉邦可以在短短數年內,從一個地方小官吏,起兵推翻皇帝,自己稱帝。那麼其他人是不是可以依樣畫葫蘆,來推翻你呢?
另一個是政府的後備人才的問題?在秦朝以前,貴族子弟接受教育,能識字讀懂公文,可以到政府做官。可是到了西漢,貴族階層在戰爭中被徹底摧毀,而靠戰功興起的開國功臣,都是平民出身,人數很少,也沒有教育子弟的習慣。因此,人才極度匱乏。
到漢武帝時,獨尊儒術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董仲舒在儒學中,融合陰陽五行的思想,提出天人感應,君權神授,解決了政府合法性的問題。
額外說一句,用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來解讀世界,在今天看來頗為可笑,但在當時恐怕是最合理,最「科學」的解釋了。直到2000年後的今天,仍然有人說某某心火太旺、腎水不足……可見它影響力,深遠得可怕。
獨尊儒術能夠成功,最最關鍵的舉措是建學校。核心的邏輯是:只有從學校畢業才能到政府當官,而學校里只教儒學。學校解決了培養後備人才的問題,而只教儒學,則使其他學說失去了發展的土壤。可以說,儒學抓住了歷史機遇!
當然,獨尊儒術的實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漢武帝起,經過了大約100年,到漢元帝後,滿朝官員幾乎全是儒家學校的畢業生,獨尊儒術才算真正落到了實處。
【讀書人都是貴族】
在當時,能進學校是一件非常、非常「奢侈」的事。蔡倫發明「便宜」的紙是東漢以後的事,要真正得以流行,還要很長的時間。西漢就只能用竹簡、木簡,或者更貴的絲帛來寫字,普通人家根本無法承受。因此進學校、受教育是一個極少數人才能玩的「遊戲」。這群能讀得起書、玩得起「遊戲」的人,壟斷了政府當官的資格,成為新的貴族,也就是「讀書人貴族」。
當時選拔官員是採用察舉制,也就是推薦。理論上,這個制度的確能選出優秀人才,沒什麼問題。但時間一長,就慢慢變味了。讀書人越來越多,這個一年一次的推薦機會,就太珍貴了。於是,官員們大多隻推薦「自己人」,如學生、朋友、親戚等等。於是,許多州郡的推薦名額,就被少數幾個大家族給壟斷了。這些大家族被稱為士族。
士族世代在中央政府任高官,是「讀書人貴族」中的貴族。而其他讀書人,很難得到推薦機會,被稱為庶族或寒族。寒族從學校畢業後,要麼是給官員當僚屬,要麼隱居起來做研究,要麼結成團伙(黨人)、評論朝廷(清議)、做點出格的事,引起注意,以博取被推薦的機會。
也就是說,同樣是讀書人貴族,又分成了士族、寒族兩個階層。士族、寒族雖然一起在學校學習,卻有著不同的命運。隨著東漢末年學校大幅「擴招」,寒族的人數越來越多,這種不公平的矛盾就越發凸顯。
【儒學的分路口】
再看看儒學本身的發展。秦始皇焚書坑儒,毀掉了一些民間書籍,再加上戰亂,尤其是項羽攻破咸陽後,一把大火把皇家收藏的書籍全燒了。這使得到西漢時,許多書只能靠老儒生背下來,因此難免殘缺不全,互相矛盾。
因此必須要重新解讀這些儒家經典。這帶來一個好處,就是在重新解讀時,比較容易融入新思想。比如,董仲舒就在儒學中融入了陰陽五行的「新」思想。這種用新思想來重新解讀「舊」經典的學問,稱為今文經學。
今文經學要在舊東西上融入新思想,難免牽強附會,這是一大缺陷。但優點也很明顯,就是能與時俱進,不斷變化。因此今文經學是非常關注現世問題,是支持改革的。
可是作為一個學問,既牽強附會,又時常變化,就不得不讓人質疑了。到西漢末年,有人發現了秦朝以前、用篆文寫的古書。古書和「今書」的不同,就更讓人質疑了。隨後,出現了大量古書(後世證明大多是偽造),於是古文經學興起。它的主要思想是:溯本求源,尋求經典的本來意義,而不管時代的變化。
今文經學是學校的官方教材,一直到東漢都是如此,而古文經學則在民間流傳。
西漢末年的王莽改制,讓儒學遭到巨大挑戰。王莽是當時儒家學者一致認同的「新聖人」,按儒家的「天道」輪替,和平地取代了西漢。然後,他又按儒家的理想,進行社會大變革,結果卻是「前所未有」的大失敗。這場失敗可以說是儒學的一次「完敗」,刻骨銘心。
自王莽以後,儒家學者就閉口不再談「天道」,也不談改革了。今文經學不再談改革,就只是官場的敲門磚,沒有了活力。而「讀書人貴族」也失去了改造現實世界的宏偉志向,人生奮鬥的目標變得模糊。「與世無爭」的古文經學就更加盛行了。
【宗教籠罩下的東漢】
建立東漢的劉秀,是個從儒家學校畢業的學生。他上台後,更加強化了儒學的地位。公元56年,他「宣布圖讖於天下」,將讖緯之學官方化了。讖[chèn]是預示吉凶的隱語,也就是預言,發展到現代就是求籤。緯是緯書,與經書並列,是將孔子神化的一類書。說白了,緯書就是孔子創造世界的「《聖經》」。
公元79年,東漢召開全國經學討論會,即白虎觀會議。會議統一思想,將讖緯與原來的今文經學融合,成為了學校的法定教材。與此同時,基於儒學的國家祭祀體系也建立起來了,如封禪、明堂、郊祀祭天等等。可見這時,儒學的宗教氛圍非常濃厚,已經變成了「儒教」,並且是東漢的國教。
與西方做一個對比,儒教相當於「基督教」,儒家學校就相當於「修道院」,而讀書人就是「修道士」。東漢的政府官員清一色全都是「修道士」,可見東漢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是儒教的專政!其中士族相當於「紅衣主教」,是儒教專政中最核心的權貴。
如同西方的「中世紀」,在政教合一的體制下,「兩手都抓,兩手都硬」,思想上「不可置疑」,武力上也「無可匹敵」。因此這種體制,就像是一塊大鐵板,難以撼動。西方用了整整1000年才走出中世紀,中國又會如何呢?
【艱難走出「中世紀」】
我突然明白了,這場折磨中國長達400年的巨大「浩劫」,就是中國人試圖打破儒教專政,努力走出「中世紀」的艱難抗爭。
1、宦官的干政
宦官「干政」,可以說是最直接抗爭!
宦官大多出自平民(除了少量處以宮刑的罪臣外),而不是儒教「修道士」。宦官並不是只會「低三下四」照顧主子的傭人,而是負責宮中事務,甚至掌管軍隊的內朝官員。他們的實際執政能力未必比只重道德的「修道士」差,比如造紙的蔡倫就是負責供應宮中物品的宦官。
東漢末年(178年),在宦官的支持下,漢靈帝設立了鴻都門學。這所學校,不學儒家經典,而是以辭、賦、書、畫等文藝為主要內容,學生畢業後也可以當官。開辦非「儒學」的學校,可以說從根本上動搖了儒教「專政」的根基。這也就是「黨人」為什麼如此痛恨宦官,非要把他們趕盡殺絕的原因了。
順帶一句,偏文學藝術的鴻都門學,出乎意料地激發了中國人的文藝天賦。這使得魏晉以後,文藝得以蓬勃發展,遠超漢朝。
2、道教的革命
這時,佛教自東漢初年傳入中國,已有上百年,但一直水土不服。而中國本土的道家,受到了這個外來宗教的極大影響,發展形成了道教。184年,席捲全國的黃巾起義,就是道教對儒教專政的一次宗教革命!
有人說,不對啊,黃巾起義是披著宗教外衣的農民起義!要知道,黃巾起義的原計劃是「勾結」宦官,在京師洛陽起事,可見它的成員構成,絕不是只有農民那麼單純。而且,「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黃巾軍的政治目標是要奪取天下,而不是「打土豪,分田地」而已。
在人類歷史上,一個宗教的產生,是需要「天大」的機緣巧合的!你看全世界幾千年,有影響力的宗教,屈指可數。而黃巾起義是道教第一次「登台亮相」,毫無疑問,它的宗教意義要遠遠大於農民起義。
三國時期,張魯在漢中的「五斗米道」,就是用道教來統治天下的一次真實實踐。這就是為什麼曹操在赤壁之戰後,關中尚未平定,就急匆匆想越過關中,去攻打張魯的一個背後原因。
黃巾軍被平定了,張魯被消滅了,但道教並沒有滅絕,依然在民間流傳。到南北朝時,道教進行宗教改革,放棄了奪取天下的政治訴求,與儒學融合,成為影響中國的一個大宗教。
3、法家的努力
公元189年,董卓進京,廢立皇帝,各州郡起兵反對,從此群雄割據,天下混亂。最主要的原因,是新立的漢獻帝的合法性存疑,得不到大家的承認。但也說明,對於袁紹、曹操這些「群雄」,已經敢於挑戰「君臣」禮儀。儒教的「不可置疑」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
曹操的父親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算是宦官身世。曹操的思想偏法家,在統一北方後,他曾多次提出要「唯才是舉」,試圖打破儒教「修道士」的壟斷。
諸葛亮也是典型的法家思想,所以只能隱居隆中,得不到儒教「修道士」的認可。如果不是劉備三顧茅廬,他恐怕永無出頭之日。
曹操、諸葛亮雖然是一方的大Boss,都極力推崇法家,但依然無濟於事,無法動搖儒教「專政」的根基。因為所有學校都只學儒學,天下沒有「批量生產」法家人才的機制!
4、玄學的叛逆
種種直接對儒教專政的抗爭,全都失敗了。但思想上的抗爭,沒有停下腳步。魏晉時流行玄學,玄學的主旨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就是深,意思是:不斷地深入思考,才能發現問題的本質。這種探索精神本身,便是對儒教的深深質疑。
正是在這種探索精神下,崇尚「自然」的道家受到重視,無神論也開始出現,讖緯之說越來越站不住腳。公元267年,晉武帝司馬炎下令廢除讖緯,標誌著轟轟烈烈的去神化運動興起,孔子走下神壇。當然,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直到宋朝,歐陽修還提出要刪去經書中的讖緯內容。但從此,讖緯之學衰落,許多相關的書籍被徹底禁絕,沒能流傳下來。
三國以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魏晉名士的放蕩不羈了。他們身居高位,不好好工作,卻嗜酒如命,還嗑藥(五石散)、裸奔等等。這些明顯不符合儒家禮儀的狂放行為,為何卻在「修道士」中備受推崇呢?這是因為「僵化」的今文經學,無法提供值得奮鬥的人生目標,便轉而走向「叛逆」。西方的「修道士」也曾有過這種虛偽腐化的階段。
魏晉名士還喜歡清談。清談不是簡單的聊天,而是具有強烈宗教氛圍的討論和思辨。清談有一定的儀式,有一定的討論主題,大多是哲學問題。這就使得,世界觀非常有深度的道家思想,常常成為清談的主角。而既有深度,又邏輯嚴密的佛學思想,也在隨後加入,成為另一個主角。
於是,在思想上,儒、釋、道開始趨於融合。
5、科舉的融合
曹操想「唯才是舉」,但無濟於事。他的兒子曹丕,改進察舉制,提出了新的人才選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也就是,派專門官員(中正),按出身、才能、道德把人才分為九品,據此進行升降官職。這個制度原本是想給寒族一些機會,但在真正執行時,「上品無寒門」,反而大大加強了士族的地位。
士族位居高位,卻沒有政治理想支撐,一心熱衷於「誤國」的清談。而寒族的人數龐大,負責具體事務,他們的政治影響力越來越大。
公元317年,西晉滅亡,南遷到長江流域的東晉,偏安一隅。大量北方士族也隨之南遷,他們與當地寒族的鬥爭非常激烈。到422年,出身寒族的劉裕廢除東晉,自己稱帝,標誌著寒族經過100年的鬥爭,取得了勝利。
而北方的情況不同,由於少數民族的崛起(史稱五胡亂華),展開了極其動蕩不安的民族大融合。
這時,蔡倫的造紙體現了「四大發明」的偉大意義。由於紙非常便宜,廣泛流行,讀書的成本大大降低。普通平民也有條件進學校,接受教育了。平民、寒門、士族之間的區分也越來越不明顯,不同階層趨於融合。
同時,儒學在剝離了讖緯後,表現出良好的包容性,佛教、道教非常盛行,儒釋道走向融合。
隋朝建立後,於605年正式設立了科舉制度。在科舉制度下,不管平民、寒門、士族都一視同仁,只要通過考試,都可以入朝為官。而考試的官方教材,也變成了儒釋道融合後的經典。
這樣,政府的官員來自所有中國人,政治理念也集合了中國人的智慧。政府也就成為代表全部中國人的政府,不再是少數貴族的專政。直到1000多年後,西方才參考科舉制度,建立了現代的「公務員」考試製度。
至此,中國用400年的代價,走出了儒教的「中世紀」,中華民族再次繁榮、偉大復興!
註:
以上觀點,是我在給小朋友寫《曉蕾姐姐講歷史故事》的過程中,對這段中國歷史體會的匯總。
這個話題又過於宏大,而我閱讀的史料有限,對兩晉南北朝的了解也很粗淺,很可能許多地方認識不足。
非常希望朋友們就這個話題進行討論。歡迎留言說說您的看法。
※漢朝時期科學技術就已經發達成這樣了
※輪迴?中國封建兩千年,這兩個王朝各影響了千年,興亡都極為相似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