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花動一山春色

清明:花動一山春色

清明:花動一山春色

很少有一個節日,像清明這樣特別:風清景明,慎終追遠,這是一個悲愴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這是一個輕盈的日子。

是啊,我們總是在清明時節,自覺不自覺地想起一些人一些事,甚至是一首歌的旋律。於是我們準備了鮮花、米酒、清明餜,帶上孩子,一起去祭奠,告慰心中那深沉的哀思。

表哥張健平回杭居住已經二十多年了,但每年清明節都要回江,給養父養母掃墓祭奠。有人告訴他,在自家陽台上祭拜一下就行了。表哥沒有聽從,他說我8歲來到爸爸媽媽身邊,是他們陽光雨露的哺育,才有我的茁壯成長。現在老人走了,如果清明節也不能回來看看他們,我能心安嗎?

我心安處是故鄉。時間會沖淡一切,幸好有清明節這樣的節日,幫助我們留住記憶,記住來的方向。

清明節是輕盈的,更是美麗的。「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宋.秦觀)。清明節是春天的第五個節氣,幾番朗日酥雨交替,終於驅走了冬天的蕭索冷清,駘蕩春風吹醒了小草,吹醒了山花,吹醒了柳條,吹來了鳥鳴,催動了人心。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擁抱春天,感受生命的美好。

清明到了,杜鵑花開了,一年的韜光養晦換來了清明節的繽紛爛漫。蕊靠著蕊,瓣貼著瓣,密密匝匝,美不勝收。徜徉在一片無邊無際紅色的花海里,人們心旌搖動,胸口鼓動著春天的氣息。德國詩人保羅.策蘭走過一片桑林時,「聽到」了桑葉正「喊出它最稚嫩的聲音」。走過清明節的山崗原野,你也可以聽到杜鵑花的聲音。一葉知秋,一花知春,每一朵杜鵑花,都收藏著一個春天的童話。

離不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我們奔波在樓房與樓房之間、街道與街道之間,堅定而徒勞地尋找著自己的位置。有時,我們以為已經和那片熟悉的土地切斷了聯繫。謝謝清明節,又把我們帶會那裡,去祭奠,去培土,去獻花,去種樹,去仰望頭頂上的每一朵流雲。原來我們並不絕望,我們還有一片血脈之地可以投奔。

清明節還可以去踏青、放風箏、折柳插柳,還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清明餜。離清明節還有七八天,母親就提著籃子去地里剪艾草了。新鮮的艾草帶著昨夜裡急雨的氣息,帶著濕漉漉的泥土的膻味,帶著山野鄉間的質樸。

洗凈,燒熟,搗爛,加入米粉,揉捏成團,包入菜餡,拿到蒸籠或飯甑里蒸。不一會兒,稻米和艾草的芳香就充滿了房子的角角落落,又從大門小門和窗戶飄散開去,繚繞在左鄰右舍的房樑上,勾留著來來往往行人的腳步:「好香啊!什麼東西?哦,清明餜!」

用三根手指頭撮著輕輕送入嘴裡,咬一口,滿口香,軟糯中帶一點青澀,青澀中帶一點溫和,溫和中帶著綿長的記憶,一個家庭、一個村莊的記憶,甚至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記憶。

時光流逝,只有艾草香沒有被帶走,一點一點地,滲入了我們的靈魂。艾草的味道,便是清明的味道。當我們的味覺漸被味精雞精的麻痹,再也吃不到那股曾經讓我們熱淚盈眶的味道時,來,嘗一口清明餜的味道吧!

清明又是忙碌的。四月清明又穀雨,春收春種大忙時。「清明種瓜,船裝車拉」,有播種才有收穫;「清明時節,麥長三節」,麥子長得快,正需要重視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明前茶,兩片芽」,茶要好,人要勤;「清明穀雨農事忙,深翻草子育壯秧」,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地里長出來的。

清明到,花動一山春色,人勤春來早。

作者系浙江省江山中學教師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上八點 的精彩文章:

【屐痕處處】世外灰坪

TAG:晚上八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