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風不度玉門關(十一):易儲

春風不度玉門關(十一):易儲

原標題:春風不度玉門關(十一):易儲


馬援的捷報傳來,有一個人卻高興不起來,那就是太子劉強,郭后被廢后,他已孤立無援,如今東海王有了堅強後盾,使他更加惴惴不安。


埋首在如山的書簡中、忙於整理《太史公書》後編的班彪,聽說了這個消息,也直起身來,長嘆一聲。一旁的班固以為他只是寫書寫累了,忙走過來為父親捶背,說道:「案牘勞形,父親還須保重身體。」班彪苦笑著說:「你不懂,有人創造歷史,有人寫歷史,有人看歷史。多數人只是看歷史,我們寫歷史也不過是已有之事,而真正的歷史是在博弈未來。已有之事累身,未來之事累心。」見班固似懂非懂,他說:「為父要出門一趟,你先整理一下孝宣皇帝的資料。」

他說罷就往外走,剛到大門口,就看見班超興沖沖地跑過來,一邊叫著:「馬伯伯打勝仗了,等他回來,我一定要請教。」班彪心不在焉地答應著,登車駛往太子侍講郅惲家中。


郅惲的宅第樸實無華,還略有些寒酸,班彪遞上名刺,說明拜訪之意。一名老僕人接過後,入內轉告郅惲,郅惲尋思道:「我與朝中官員素無來往,請回吧。」老僕人說:「來人並非官身,自稱班彪。」郅惲哦了一聲:「原來是班先生,快請。」


班彪施禮說:「郅先生高節,未曾拜訪,失敬失敬。」郅惲起身迎接,也說:「班先生大才,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坐定以後,郅惲見班彪似有心事,就開門見山的說:「我從無私交,班先生今日到訪,有何要事?」班彪猶豫了一下,壓低聲音說:「儲君是國家根本,我為太子之事而來。」


郅惲沉默不語。班彪故意問他:「據先生所知,自古可有廢后不易儲的道理?」郅惲搖了搖頭。班彪又問:「自古廢太子在朝者可有善終?」郅惲嘆息說:「沒有。那日我在君前進言,已經儘力了,陛下決定的事,沒有人能改變。」

班彪和緩語氣說:「既如此,不如為太子謀條退路,做個富貴王公也未嘗不可。」郅惲打起精神,頓首說道:「請先生教我。」班彪連忙還禮,接著說:「先生讀過《太史公書》,知道吳太伯的故事嗎?」


郅惲當然知道,他說:「周太王有三個兒子,太伯、仲雍、季歷。季歷最為賢能,又有個好兒子,所以太王有意立季歷為嗣。太伯、仲雍主動避讓,出奔吳地。」


班彪點點頭說:「太伯去周立吳,尚不失諸侯之位,實乃家國之幸。不如規勸太子,循老子守柔之道,退一步海闊天空!」


郅惲怔住了,他實在捨不得這位模範太子,但胳膊擰不過大腿,良久,他扼腕嘆息:「也罷。就依班先生所言,我去勸勸太子。」班彪隨即告辭。


郅惲端正衣冠,駕車緩緩前往太子宮,馬蹄聲格外沉重。君臣見禮後,劉強舒了舒緊皺的眉頭,問道:「先生,今天還要講詩嗎?孤真的是無心聽講。」郅惲說:「那就溫故而知新吧,太子還記得大雅中的《皇矣》嗎?可否誦讀一遍?」劉強勉強讀了起來:「……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維此王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

「停。」郅惲突然說道,「太子可知道這一段是什麼意思?」太子略感奇怪,說:「唔,說的是太伯季歷兄弟友愛,使周朝發揚光大。」郅惲又問:「太伯又是怎麼做的?」太子答:「乃奔荊蠻,以避季歷。」


終於進入了正題,郅惲頓首:「臣有罪,臣請太子效法太伯,辭讓儲君之位!」劉強又驚又怒,指著郅惲說:「好啊,先是張太傅離我而去,連你也……」郅惲抬起頭來,已是淚流滿面:「君父之命不可違,太子久處疑位,上違孝道,下危自身。當年像殷高宗這樣的明君、尹吉甫這樣的賢臣,都不免因為後妻而廢逐長子。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太子還是早做決斷。」劉強泣下沾襟,有氣無力地說:「先生請回吧,讓孤一個人待會兒。」


事已至此,無可奈何,劉強一夜輾轉未眠,起身寫了一封簡短的奏書,說自己才疏學淺,難當大任,情願讓出太子之位。幾日後朝會,劉強讓自己的近臣代為上書,表明此意。


劉秀看完奏書,又給三公九卿們過目,故意說道:「唉,太子如此謙讓,手心手背都是肉,這讓朕如何抉擇?」大司徒戴涉出列,哽咽著說:「太子居位多年,從無過失,又如此謙和仁愛,實屬難得。陛下切不可廢長立幼啊!」其他人則含糊其辭,不說贊成,也不說不贊成。劉秀只好說:「大司徒所言也不無道理,容朕三思。」


劉強也不傻,他接著上了第二道、第三道奏書,言辭懇切,哭著喊著要辭職。劉秀大可對群臣說,不是我要廢太子,是他自己不想幹了。於是在建武十九年的六月,正式下詔:「春秋之義,立子以貴。東海王陽,皇后之子,宜承大統。皇太子強,自執謙退,願備藩國。父子之情,重久違之。其以強為東海王,立陽為皇太子,改名庄。」

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名字也要避諱,「陽」這個基礎字實在避無可避,只好改名。這卻苦了天下姓庄的人,莊子改叫嚴子,連劉秀舊友庄光也要改叫嚴光,也算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而太子和東海王互換爵位,也成為歷史上的一樁奇觀。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22716148&ver=793&signature=*lT2pV*aEFglYLoxl*7ytd8tuHUckBT8auGkW3Ezd9VXV0wlxGEj0JDNaLU1JRD2tA5dhaCOTgts7JU5EgJECb4VhEx3hZAwZjTLCh4GHiGLrYc2Hhuq3Ef1u9KSfBzc&new=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另眼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見塵霧

TAG:另眼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