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里的不誠無物
文章是要言之有物的,必須有真切的畫面、樸實動人的情感或清晰明白的道理,再以一股酣暢之氣娓娓道來。所以我給學生講作文,都要「懸一塊金匾」,上書「不誠無物」——若無文字背後之誠,多麼華麗的文字也算是無物。這個「誠」是藏在文字背後的,是真切的畫面、樸實動人的情感或清晰明白的道理。
關於「文字背後之誠」與「文字表面之物」的關係,我想借一個學生的例子來說明。
她叫若馨,讀四年級,跟我寫作一年多,即使在語言上有時表現得很蹩腳,我卻從不擔心她,倒因為她言之特別有物,便對她一直大加讚賞。她上周在課上寫的作文,實在不通,但我卻完全懂了她腦袋裡的意境,暗自稱絕,答應要為她的意境重新組織語言,叫她體味學習。以下是我為她「翻譯」的文字:
雨休息時,江邊划過一行小船。遠遠聞到一股氣息,那是船被浸上了兩三天江水的味道,也許,船里從未乾過。
雨又開始下了,太陽未來得及躲避,從雲層後頭,射出幕布一樣的光束,打在江面上,自江面反射的光芒透過這一行小船,印出了幾個黑點。
飛鳥銜枝,枝上或貼著一朵半開的花,便可知江邊一面的春梅已開。船上漁網的腥味兒,雨濺濕泥的土味兒,落花滴水浸在老梅樹根上的霉味兒,全因南方的長雨。
南方一下起長雨,便不再有雷聲與閃電。早晨未起時聽見姥姥悠長的叫喚,就知道又下起長雨了。
下樓走過院子,院西是一個楠樹,唯一的一棵楠樹。出了院子,總能看到一團霧,雨停之後,就總有一團霧。你得像盲人那樣走著,走向江邊。從江邊到對面的山上要走兩座橋那麼長,看上去,霧把橋擋住了,下一步不知道向哪裡走。
圖片里是她本來作文的樣子。她是完全用畫面作文的學生,有時候畫面來得太瑰奇,筆杆子跟不上,就成了這個樣子。可是她在文章里想像的這十幾個畫面,可謂意境卓然,筆尖細膩,一時間的聲光色味,都有了生命。對於這樣的作文,我會褒獎欣賞。而對於全然不會用畫面去寫作的學生,我則會不厭其煩地質問他:「你讀小說時腦袋裡呈現的是畫面還是文字?」他要是回答「文字」,我便繼續質問:「那你讀書是不是特別慢?」他會說:「是的。」我再向班裡問:「誰讀小說時腦袋裡全是畫面?」七八個舉手的都是平素就閱讀頗多的孩子。也可以說,這些用畫面讀書的學生是已經得到讀書樂趣的了。我還會質問不用畫面寫作的學生:「你寫這些東西時腦袋裡有畫面么?」他一定會回答沒有,因為心中有畫或無畫,在文字里是一目了然的。
畫面感,是「誠」的第一部分,我特別在意用這種美術的思維對學生進行訓練。至於「誠」的第二、第三部分作文含義,以後再舉例詳解。
TAG:鍾秀夢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