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月宮一號」中固體廢物的處理和再利用

「月宮一號」中固體廢物的處理和再利用

「月宮一號」實驗系統由一個綜合艙和兩個植物艙組成。艙內共種植了35種作物:植物艙一主要種植小麥、土豆、芋頭等作為主食的作物;植物艙二主要種植大豆、油莎豆、黃瓜、西紅柿、草莓、青椒、葉菜等作物。綜合艙主要用於乘員工作休息、水處理、固體廢物處理、黃粉蟲飼養、蘑菇栽培等。「月宮一號」艙內固體廢物包括乘員及黃粉蟲糞便、植物不可食部分、餐廚垃圾等,其處理和再利用與系統閉合度密切相關。因此,固體廢物處理是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中重要的單元。

「月宮一號」艙內的固體廢物採用高溫好氧發酵處理,處理後的產物可以作為有機肥施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可以通入植物艙,作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固體廢物的處理及利用過程如下:首先,篩選高溫好氧微生物菌群,該菌群可以降解植物秸稈中的纖維素,降解效率越高產生的二氧化碳越多,有機肥腐熟程度越高,也對植物種植越有利。所以微生物菌群的篩選對實驗的順利開展至關重要。另外,微生物接種比例要保持在合適的水平,一般接種菌劑比例在5%到10%之間。其次,按照堆肥適宜的碳氮比(一般30:1或35:1)計算乘員糞便和植物不可食部分合適的混合比例。其中,植物不可食部分主要為各種植物的秸稈和根類,進入發酵設備之前,首先將其移入綜合艙內的儲藏室晾乾,再用植物粉碎機進行粉碎(為了保證發酵良好的通氣性,一般粉碎粒徑為2-20 mm)。最後,將固廢混合物加入到固廢轉化器中,調節初始含水率50%-70%,溫度50-60oC,並定時攪拌和通氣。

圖一 月宮艙內處理固體廢物的固廢轉化器

月宮365實驗共計365天,每天都會有新產生的固體廢物進入到固廢轉化器中,隨著實驗的進行,固體廢物也在不斷被降解。由於秸稈富含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完全,因此固廢轉化器中的物料會不斷積累。當設備中的物料達到設備體積的一半時,部分物料,送至發酵箱中進行二次發酵,直至完全腐熟。二次發酵過程也需定時攪拌以及通氧,避免因厭氧發酵產生NH3、H2S等有害氣體。發酵結束後對產物進行腐熟指標檢測,包括堆肥的常規物理指標(顏色、氣味、顆粒度、含水率等)、植物毒性檢測(一般為發芽指數GI)、碳氮比、pH和電導率等。

物料完全腐熟後,用離子色譜檢測發酵產物浸提液中的營養離子濃度,與Hoagland營養液中的各營養元素的含量進行對比,計算髮酵產物合適的添加比例。之後將腐熟的物料與蛭石混合後,作為基肥加入到植物種植槽,待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再進行相應追肥。固廢發酵產物中除了富含氮、磷、鉀等大量元素外,還含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各種微量元素,以及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糖、氨基酸和有機氮等;同時發酵產物還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比如抗旱性、抗病性、抗倒伏、耐鹽性等。利用發酵產物作為有機肥種植植物實現了固體廢物的再利用,提高了物質循環效率,也提高了整個系統的閉合度。

圖二 月宮艙內採用發酵產物種植的小麥

圖三 固廢發酵產物種植的奶油生菜

再過幾年,我國自主建設的空間站將會建成並投入使用,屆時航天員會長期生存於太空中;而再過15到20年,我國將實現載人登月,進而建立月球基地。人類在太空和月球長期生存離不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其中的固體廢物處理也必不可少。目前「月宮一號」開展的科學實驗對我國未來的深空探測生命保障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前進的動力!

圖文:劉佃磊,博士研究生

編輯:姚智愷,碩士研究生

【版權信息】本文屬於月宮一號團隊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本微信公眾號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環境生物學與生命保障技術研究所 "月宮一號" 劉紅教授科研團隊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全國空間基地生命保障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團隊

創建並維護。帶您了解載人深空探測生命保障系統科普知識和最新研究動向。

如有幫助請點贊

環境生物學與生命保障技術研究所主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宮一號 的精彩文章:

TAG:月宮一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