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楞嚴經》參習(135)

「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楞嚴經》參習(135)

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楞嚴經》參習(134)



「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楞嚴經》參習(13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前經文:【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本文:

下面一段是佛教阿難:



經:【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這一段經裡面,阿難尊者的疑惑也就是看到見性似乎是有礙,與世尊在此反覆辯論。上一次講到,阿難尊者誤以為見性在四天王宮往下看,好像這見性見量很大,好像沒有障礙;回到精舍裡面來,我們能見的見量很小,於是在這裡起了懷疑,是不是我們的見性被牆壁遮斷?還是在房間裡面這見性縮小?到房子外面它就放大,是不是可以放大,也可以縮小?或者是被障礙物所夾斷?前面世尊已經教給他方法,這是一種誤會、是一種錯誤的觀念。見性清凈本然,哪有大小、舒縮?大小、舒縮之相是物相,不是見性。所以佛告訴我們,「更除虛空方相所在」,見性無礙的真相就大明。

這些話都很要緊。『若復欲令』空性『入無方圓』,只要除器皿之方圓,空體本來沒有方圓之相,方圓之相是器,不是虛空。後面這句配到見性上說,也是這個道理,見性本來沒有大小,就像虛空本來沒有方圓是一個道理。虛空與見性雖然不變,但是它可以隨緣,雖然隨緣它從來不變。既然是知道不變,見性之體哪裡有舒展、有縮回來?或者被牆壁隔斷,哪有這種道理?

具體演義詳見附文:1??、2??、3??、4??



「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楞嚴經》參習(135)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附註:

參考資料——

1??、交光大師《楞嚴經正脈科會》

2??、圓瑛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3??、凈空法師《楞嚴經正脈科會》講座



附文:

1??、總結——「楞嚴大定」

在這段經文裡面是講「顯見無礙」,這些障礙都是眾生無始劫來虛妄習氣造成的,對於大乘佛法修行人來講,這種障礙是十分的嚴重。而破除障礙當然也不是很容易的,雖不容易並不是說障礙不能破除,問題是第一要通達理論,其次要曉得用功的方法。一生成就的人很多,人家能成就,我們自然也不例外,我們也能成就。我們之所以不能成就,實在是虧吃在不明教理,這是很大的障礙。因為不明教理,縱然是勤苦修學還是盲修瞎練。《楞嚴》是大乘經典,《楞嚴經》修學的目標是如來果地上的楞嚴大定,不是菩薩的定,是如來果地上的楞嚴大定,這個定也叫做性定。換句話說,是我們一切眾生本性本來具足的,不要向外求,所以這叫性定,大乘學者、一乘學者都是以這個為目的。我們修定,修什麼定?修楞嚴大定,絕不是修普通的小定。

楞嚴大定怎麼修法?依照這部經所講的方法就行了。所以《楞嚴經》,在大乘佛法裡面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幾乎沒有不讀《楞嚴》的。因為佛講修行的道理跟方法,一般大乘經典都講,講得很多,《楞嚴》的好處可以說把佛在許多經裡面所講的道理,在這一會裡面集中起來講;換句話說,專門來討論這個問題,我們要怎樣開智慧,怎樣才能成就楞嚴大定。因此這部經在當年,印度看作國寶。玄奘大師到印度十七年,印度人保密,把《楞嚴經》藏起來,玄奘大師沒看到,十七年都沒有看到,印度今天天災人禍有原因的,吝法。般剌密諦法師很了不起,知道這部經流到中國才有用處,放在印度倉庫鎖在保險柜里不起作用,不能利益眾生。把它偷出來偷渡到中國,送到中國來。教起因緣的特殊,這部經跟我們中國人因緣之深,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希望諸位對於這部經要特別的尊重。從這個裡面得到理論與方法,然後再去研究一切大乘經論,修學種種法門,你自然就得心應手。為什麼?智慧開了。要破除障礙,必須要把境界離開。

2??、修行初下手的最初方便

空,《大智度論》第三十一卷裡面講「十八空」,這是《般若經》裡面講的十八種空。空跟般若是一個意思,如何能把一切境界空掉?《大論》這十八種空,道理、修法明白了,《涅槃經》裡面二十種空不必講也就知道了,大同小異。可是修行初下手,最初方便是在觀想,無論大乘、小乘都是從四念處修起,小乘人多半在事相上修,大乘人是從性理上去觀察。唯有把事實真相都看清楚,才能夠不生執著,到了修觀純熟的時候,心地豁然貫通,這是我們常講的開悟。我們說得淺一點,到這個時候是身心世界、世出世法一起放下,才到無礙的法界,盡虛空遍法界事事無礙。

3??、證入境界

我們從唯識學上來看,唯識要試驗的,從哪裡試驗?就從我們自己身上試驗,我們自己這個身心就是唯識的試驗場所。我們見性隨阿賴耶的緣、隨末那緣、隨前六識緣,還隨相應五十一心所之緣。心心所各有四分,那個四分裡頭有三分都是與見性有密切關係的,就是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因為這三分都有能見,有能見就是依見性為本體,離開見性,它們什麼都沒有。它隨這些緣,它自己變不變?它不變,它是清凈的,它是不生不滅的,它不染污的。生滅是什麼?八識有生有滅,五十一心所有生有滅,見性不生不滅。

我們再舉一個比喻,見性好像電一樣,這是假設的比喻,電實在還是有生有滅的。我們現在看起來電好像是不生不滅,燈是有生滅的,我們一開它就亮,好比生了;一關上的時候,好比它就滅了。燈之明暗是不是電有生滅?不是的。光的生滅是燈的生滅,不是電的生滅,我們可以這樣講法。這就說明見性隨一切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是真的;凡是隨緣要隨著變,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所以在唯識裡面講,九十四種有為法都是生滅的,這個裡面有心王、有心所、有色法、有不相應行法,全是生滅的。生滅就是虛妄,就不是真實的;不生不滅是真實的,絕不是虛妄的,那才是自己。可是今天有幾個人認識自己?禪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是你真正的自己,真正自己是不生不滅,在什麼地方?就在現前身心之中。所以我們這個身心是兩個部分,有一部分是生滅是假的,有一部分不生不滅是真的,是真的自己。世間人說靈魂是自己,還是錯的,靈魂還有生有滅。佛法裡面見性,尤其是禪宗明心見性,見什麼?就是認識了這個不生不滅是自己,這叫見性。見性之後的人他就會用他的見性,用他的真的,不再用妄的,所以他身心自在,圓融無礙,只要證入這個境界,那他就是不生不滅。證得不生不滅,也叫做入般涅槃,那個入般涅槃不是說死了之後才入般涅槃,沒有這個道理,入般涅槃是活著入的,不是死了之後才入。入就是證入,涅槃就翻作不滅、不生不滅,這是佛法裡面最高的境界,也是學佛終極的目標。曉得自己沒有生滅、沒有生死,沒有輪迴,這才在大宇宙裡面得大自在。

用什麼方法才能入這個境界?《楞嚴經》就是教我們這個方法,給我們說這個道理,教給我們這個方法,達到這個境界。自古以來依照《楞嚴經》修行成功的,就是明心見性的,太多了。這部經的好處,就是文字不長,說理透闢,理論與方法可以說比哪一部經都說得詳細,而文字又不多,只有六萬字。六萬字在今天出版物裡面,小冊子一本。所以我們想真正在大乘佛法里有一點成就,《楞嚴經》不能不讀,不能不熟讀,不熟不能起作用,為什麼?日常生活當中提不起觀照的功夫。古德常說的,「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文字要不熟依什麼?沒有依靠。文字熟,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想經裡面這句話,馬上用上;要不熟的話,不熟就用不上。熟透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時用得上、處處用得上,用上這就叫修行。天天這樣用、時時這樣用,用上個三年、五年養成習慣,不必去用心自自然然就會,自然而然就證入,功夫熟,熟透就是證入。先開始用是作意的用,還是有意的,有分別、有執著的用,這是初學必須經過的過程。到後來自然熟了,不執著、不分別也用,這是功夫成熟,熟了才能證入,才能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個時候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通達。

4??、修習要領——「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在修習上,古德給我們一個要領——「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這是講我們怎樣用見性去見色,怎樣用聞性去聞聲,古德提出這個綱領教我們做功夫,就是教給我們修行。但離妄緣,妄是指什麼?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是妄緣,離了妄緣就是性起作用。我們一天到晚起作用,就是見性跟妄緣混合起來起作用,混合起來起作用的時候把妄緣去掉就純真。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眼見色,這一念分別都沒有,所見的境界相是見性見。心裡一動心,「你是張三、你是李四」,這叫妄緣,為什麼?見性裡面沒有張三、李四,阿賴耶識裡頭有,末那識裡頭有,第六識裡頭有。不但見性裡頭沒有張三、李四,見性裡頭也沒有佛、也沒有菩薩、也沒有眾生。我分別這是菩薩、那是釋迦牟尼佛,這是妄緣。

見性見就像明鏡照外面境界相一樣,它沒有分別,照得比誰都清楚,裡面就是沒分別,這個叫見性見。這叫自受用,自己這個受用多清凈。分別是什麼?他受用。人家要問,這是什麼?你告訴他這是阿彌陀佛的像。這不就是分別了嗎?其實這不是我分別,是他分別,我隨他分別,我不分別。這叫什麼?叫他受用,這叫不壞世間相。你們認定這叫阿彌陀佛,我就跟你們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你們執著、你們分別,不是我執著、不是我分別。這就叫「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一切言說、一切境界相都隨順眾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離世間覺。

覺是什麼?自己沒有。自受用是清凈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自受用。對他受用那是隨眾生分別,你說這個紅色,好,我說紅色;你說這個綠色,好,這是綠色,是你分別。你說這個是紅色,我說不是,那不就要打架了嗎?那就都錯了,為什麼?清凈心中沒有這個東西,當然可以隨順。你說什麼都隨順、都對的,決定沒有錯。

如果自性裡頭有些許執著,那隨順便是敵對的、還是假的,還不是真心的;真心是空的,沒有,隨緣隨順,所以隨順眾生都是真的、都是誠實的,絕不是虛妄、絕不是欺騙人——隨緣而已。比如,圓相裡面現的圓空,這個圓空是實在的、真實的,沒有欺騙你。為什麼?空可以隨緣。你是個方的它就現的方空,那方空也是真的,也不是欺騙你的,還是隨緣。

真心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真心永遠不欺騙人。我們人人都有個真性,從來沒有欺騙過任何人,欺騙人的是誰?是第六意識、是第七識,它們兩個的把戲欺騙人。真性不欺騙人,阿賴耶與前五識也不欺騙人,現量境界,不欺騙人;欺騙人、造罪業的,都是第六識、第七識。這個就是古人所講的「但離妄緣」,要曉得什麼叫妄緣,妄緣不是外面境界,你要離外面境界,你到什麼地方去修心去?是小乘人笨,笨在哪裡?離境界,吃的苦頭太大,成就一點點;大乘人聰明,不離境界,他曉得妄緣不在境界。就像虛空沒有方、圓,你要離它幹什麼?性與相都沒有過錯,一切境界相它有什麼過錯?生佛不二,眾生跟佛沒有兩樣,有什麼過錯!佛有什麼可愛處?眾生有什麼可以討厭處?沒有。要離的是心中之妄緣,不是相裡面的妄緣,相裡頭沒有妄,相是依他起,在唯識三性裡面是依他起性。妄緣就是遍計所執性,這是妄緣,首先要離的是離遍計所執性,我們心就解脫。心解脫了,身就解脫,身就自在。身心解脫,境界就解脫,無論什麼境界裡面你都活得自在,你都活得很快樂。這正是經裡面所講的轉物,你的心能轉境界,「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同如來就是如來,你自己就成佛了。成佛是什麼?成就大覺。一切境界裡面再也不迷惑,一切法裡面都能得其真,絕不墮在妄境裡面。

這種的享受,實在說入那個境界才能體會到,我這樣說怎麼說總是不止隔一層,要隔好多層。可是佛菩薩都希望我們自己親證這個境界,我們就從經裡面學這些方法,懂得這個理論,理論上想得通,當然可以證得;方法明了便懂得證得的技巧,而且還不必要很長的時間就可以證得,但是要真干。真干就是古人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什麼?念是迷。迷不怕,怕的是什麼?不能回頭,一迷到底這麻煩大了。迷的時候豁然覺了就好,覺就是回頭,覺什麼?「我現在又用心意識」,這就是覺。所以要曉得自己是在用性還是在用識,一天到晚就注意這個問題。用六根根性,就是對的,是正覺;用六識這是妄緣,沒有離開妄緣。一天到晚心像鏡子一樣這是覺,那個心像照相機一樣是迷。照相機怎麼?落印象,這就是迷。要照得又清楚、又不落印象,正在照的時候就是乾乾淨淨,就是一塵不染。

禪宗達摩祖師剛剛到中國來,所做的功夫就是觀心,就是用這功夫。到後來我們這個功夫用不上,也就是眾生的煩惱太重,提不起覺,這才改變一個方法,叫「參話頭」。實在講,「參話頭」到現在也不行了,現在不是「參話頭」,現在是「念話尾巴」,哪裡曉得什麼叫「話頭」。「話頭」是什麼?一句話還沒說出,那前面是什麼?也不是容易事情。一句話說出來,已經變成「話尾巴」,哪裡是「話頭」?實在這些功夫統統都要細心,不細心就失去「照」,觀照失掉叫「失照」。那怎麼辦?這實在不得已才用「念佛」,一天到晚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你喚醒。阿彌陀佛其實也是迷,也不是覺,不過就迷在這一念上,不要迷得亂七八糟,不要迷得太多,就迷在這一句上,用這個方法來訓練。訓練到一切都不迷了,就迷在這一念,哪一天把這一念打掉,這不就大徹大悟了嗎?!功夫就到了家,用這個辦法。實在講在這一生當中,我們用這個阿彌陀佛還不能夠把它打斷,不要緊,帶著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個地方再把它去掉。總而言之,非去掉不可,不去掉不能成佛,這是帶業往生的道理。這是古人所講的:「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楞嚴經》參習(13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楞嚴經》參習(120)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佛說八大人覺經》學習(4)

TAG:沙門的世界 |